楊 俊 才
(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8)
綠色施工節材措施在工程中的應用
楊 俊 才
(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8)
以西安某高層住宅項目為例,簡述了節材目標及施工準備、結構施工、管線安裝、裝飾裝修的節材措施,重點對節材措施的創新技術進行了分析,實現了項目節約成本的要求,對類似項目綠色施工節材管理有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綠色施工,節材措施,創新技術,節約成本
西安某工程項目地上32層,地下1層,由高層住宅、商業裙房及地下車庫組成,總建筑面積為30 900 m2。該項目為房地產開發項目,利潤低,為實現利潤最大化,本項目部將節材管理作為重點,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節材目標:1)鋼材、商品混凝土和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實際損耗比定額損耗量減少30%。2)建筑垃圾再利用率達到40%以上。3)安裝、裝飾量比定額有一定的節約。
眾所周知,材料費一般在總造價中的比重占70%左右,建設項目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資源,只有通過節約材料才能降低項目的損耗。這個環節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1)節省對材料的使用、循環再利用。2)采用環保無污染的材料。3)盡量就地取材,減少搬運的時間。通過這三項管理和過程控制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材料費、人工費及施工機具使用費,最終提高經濟效益。為實現綠色施工節材目標,本項目部針對實際情況,確定了各個階段的綠色施工節材措施。
2.1 施工準備節材措施
1)盡量選用對節材有利的建筑材料,對現場臨時設施圍擋、辦公室、宿舍、食堂采用可周轉重復使用的彩鋼板式材料。2)對辦公生活區地面硬化和臨時道路采用可周轉的塊材(水泥磚、廣場磚)鋪設,可二次拆除重復利用,方便,對環境污染小。3)現場鋼筋及木工加工棚采用可周轉重復利用的工具式防護棚,以替代傳統的鋼管搭設的防護棚,杜絕鋼管隨意切割造成成品鋼管損壞及損耗。4)現場方木采用接長再利用技術和廢舊木料再造方木技術,訂購專用對接機和包鋼方木加工機,對現場廢舊方木進行二次接長,提高方木利用率,以提高收益、保護環境。5)剪力墻模板采用定型鋼模以替代傳統的木膠板;現場砂漿采用國家推廣使用的預拌砂漿等措施。
2.2 結構施工節材措施
1)項目部合理編制材料計劃。根據施工進度、庫存情況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及進場管理。施工現場材料堆放場地進行合理布置,大型構件、設備、鋼材、砌體材料等盡量做到一次就位卸貨,避免或減少二次搬運中的遺撒、損壞、污染;腳手架采用管件合一的插扣式腳手架,可重復循環利用;2)盡量就地取材,施工現場500 km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鋼材、水泥、磚、砂石)占建筑材料總用量的70%以上;3)鋼筋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鋼筋頭用來做馬凳、溝蓋板等;4)為提高混凝土廢渣利用率,施工現場利用粉碎機將其粉碎,拌合一定比例的水泥,制作成水泥磚。現場產生的加氣混凝土碎塊粉碎,可用作屋面找坡層,這些措施的綜合利用既節約材料又保護環境,充分體現了綠色施工。
2.3 安裝及裝修主要節材措施
1)項目部擬采用BIM應用技術對現場管線、供水通風管道路徑進行優化設計,避免因設計原因存在管線錯位或預埋件遺漏等現象,造成二次返工安裝致使材料浪費。2)貼面類塊材施工前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料產生。
3.1 廢舊木料再造方木技術
為考慮現場大量的廢舊木方二次利用,提高經濟效益,項目部購買包鋼方木制作機械(見圖1),該機械將帶鋼(規格183 mm×1.7 mm)折卷成U形槽鋼,在U形槽中填塞廢舊木方制作成包鋼方木(見圖2)。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有:廢舊木料能二次利用,制作后的成品包鋼方木強度高,承載力大,在支模時能減少木方用量,可重復使用,不易損壞,維修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查規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木方的彈性模量E=9 000 N/mm2;經試驗,包鋼木方的彈性模量E=33 080 N/mm2,即包鋼木方的抗彎能力是純木方抗彎能力的3.6倍,在同等條件下,使用包鋼木方時可以放寬間距,從而減少設施料的投入量。包鋼方木經濟效益分析見表1。

表1 包鋼方木經濟效益分析表

項目成本/元·m-1周轉次數/次單次使用成本/元·m-1新木方80×607100.7包鋼木方14500.28節約成本分析單次使用可節約0.42元/m,如果再考慮使用包鋼木方由于抗彎強度高于木方而減少使用量及周轉使用50次后鋼帶可二次回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包鋼方木施工技術值得推廣應用
3.2 余料、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術

傳統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砂漿等建筑余料收集困難,利用率較低,常作為建筑垃圾進行處理;同時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多采用人工裝袋、裝箱利用垂直運輸機械進行運輸,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費、垂直施工機械耗用、電能的浪費。本項目采用中建某集團推廣的混凝土余料及工程廢料收集系統解決上述難題。該系統是一種對混凝土余料及工程廢料收集的新型實用系統(見圖3),其利用土建風道作為管道附著點,主要由DN300薄壁鋼管、斜三通、消能彎、固液態分離網組成。每次澆筑混凝土后對泵車及泵管進行沖洗時,直接把布料機的皮管接到薄壁鋼管內,沖洗的廢水及廢渣通過薄壁鋼管直接引流到地下室,經過固液態分離網把固態和液態分離,液態流入集水坑進行沉淀處理,廢水經排污管道排到室外。樓層清理及二次結構產生的工程廢料直接通過斜三通引到地下室經過分離網收到集中點進行二次處理再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節材技術經濟效益見表2。如何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是材料回收后的另一個難題。經過項目部策劃,決定采用破碎機將建筑垃圾進行粉碎,然后采用制磚機進行小型砌塊的生產,通過試驗取樣,制作的砌塊強度能滿足施工要求。

表2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節材技術經濟效益分析表
3.3 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通過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而得到的所有數字信息的總和。 通常是指通過建立一個虛擬的建筑,對實際項目的施工流程首先在虛擬建筑上進行分析模擬,得到最優方案,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建筑信息模型不僅是簡單的將數字信息進行集成,它還是一種數字信息的應用,這種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環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個進程中顯著提高效率、大量減少風險。該項目應用BIM技術,實現了碰撞檢查、管線綜合、工程量統計、施工進度模擬控制等綜合應用管理。比如根據BIM模型,系統自動生成物資設備統計表,技術人員根據物資設備統計表及工程進度制訂精確的材料需求計劃,再交給物資部門進行采購。為控制材料管理,項目采用限額領料制度,由系統生成限額領料單,施工人員根據限額領料單到材料倉庫領用材料。此技術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工效,收益頗佳。經統計,本項目利用BIM模型共檢測出建筑與設備、管線碰撞點85個,避免了二次返工造成材料浪費及人工機械費用增加,體現了綠色施工的特點。BIM技術經濟效益分析見表3。

表3 BIM技術經濟效益分析表
綠色施工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滿足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本項目通過上述綠色施工節材措施的實施,一方面節約了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并成功創建了陜西省及國家級綠色施工示范工地,提升了集團公司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本文提出的技術措施可供工程同行參考應用。
[1] 肖緒文,羅能鎮,蔣立紅.建筑工程綠色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 GB/T 50640—2010,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S].
[3] 中國建筑業協會.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與驗收指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4] 范永法,馮向東.綠色施工節材管理與技術措施[J].施工技術,2014(18):35-37.
[5] 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S].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material-saving measures in engineering
Yang Juncai
(ShannxiCosntructionIndustry1stConstructionGroupCo.,Ltd,Xi’an710068,China)
Taking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project in Xi’an as an example, briefly introduces material-saving targets,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s,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pipeline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material saving measures, analyzes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of material-saving measures, realizes the project demands of saving cost,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meaning for similar project green construction material sav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material-saving measur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saving cost
1009-6825(2015)07-0194-02
2014-12-25
楊俊才(1980- ),男,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
TU20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