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彥山,張國選,喬曉陽
(鄭煤集團國瑞公司,河南 新密452370)
鄭煤集團東風電廠發供電一次系統運行方式見圖1。近年來35kV線路短路及跳閘情況統計見表1所示。每次短路前各臺發電機均以額定25MW正常運行、35kV與110kV母聯開關在合、廠6kV各段與各母線負荷基本均衡。
受35kV線路短路電流沖擊影響,通過1#主變或母聯開關礦350固然會使廠6kVⅠ段電壓陡降,這樣竟然會導致1#爐送、引風機瞬跳使人不解。1#爐送、引風機二次接線見圖2。短路時僅發現信號繼電器KS掉牌,且確認低電壓繼電器無掉牌。由此認定35kV供電線路短路導致風機瞬跳原因為KA(KAa、KAc)誤動,此處KA為許繼產LL-11(12)型過流繼電器,其原理見圖3。

圖1 發供電一次系統運行方式

表1 35kV線路短路及跳閘情況統計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用P=UIcosΦ解釋35kV線路短路使廠6kVⅠ段電壓下降,進而使風機運行電流暫態劇升導致KA動作存在慨念錯誤,這與1#爐送、引風機能夠正確啟動運行的事實不符。
短路電流數倍于負荷電流,可忽略短路前線路負荷高低對短路時廠用6kV電壓下降的影響,也不影響對KA誤動的認定。
廠內校驗1#爐送、引風機的4塊KA均無異常,為確認11.27、9.10兩起1#爐滅火事故原因,2011年9月28日該廠將誤動KA送許繼校驗,檢驗結果仍無異常。于是廠內對1#爐滅火事故原因的認定眾說紛紜,疑團凸顯。

圖2 1#爐送、引風機二次接線

圖3 35kV供電線路短路導致風機瞬跳原因
9.23 礦山線路短路只造成1#爐乙引跳閘,9.10后更換了1#爐送引風機KA而未造成9.23時送風機誤跳閘滅爐的事實證明,1#爐送風機原KA性能已變異。鑒此9.23后對1#爐乙引兩KA進行更換,由附表知35kV線路短路時乙引kA動作具有不確定性,這也是更換乙引KA的原因之一。
2011年11月8日Ⅱ礦中線路短路,Ⅱ礦中速斷保護正確動作,1#爐送、引風機 KA均無誤動,可見11.27、9.10兩起事故原因確為1#爐風機KA誤動。
造成KA誤動原因可能為KA內部半導體元件特性變異、電位器RP1-2及R5電阻溫度系數有較大異變、電容C1濾除紋波能力下降、接點S接觸不良。由附表及上述校驗KA結果可認定KA誤動原因是內部半導體元件(V1-4、VD1-5)熱穩定性已發生劣變,時逢35kV線路短路電流沖擊最終導致KA誤動。具體原因為單結晶體管V1-2峰點觸發電壓下降或發生離散變化、二極管VD1-5與穩壓管V3-4熱穩定性不良。
檢驗KA的耗時與KA實際運行時間相差甚大,可認為前者KA處于冷態,后者KA處于熱態,熱態缺陷冷態時不足以表現,這就是對誤動KA校不出毛病的真正原因。
該廠現用LL-11(12)型過流繼電器為早期產品,用期近8年,生產廠家對其使用壽命無標定,用戶在確認其首次誤動、校驗其無異常前提下,對其果斷換新實屬上策。
用戶除對KA正確整定、精心維護外將使用年限達7年(該廠首例誤動KA投運時間為9年)、無誤動表現史的LL-11(12)型繼電器的校驗周期減半,以加大對其監測力度。
為有效防止KA誤動,機組檢修時對KA集中作快速瞬變試驗,以檢測其動態抗擾能力。具體為:置KA于氣溫40℃~45℃的熱態環境中(溫室或溫箱),1h后人為使W1中工頻電流從正常負荷電流瞬變為0.9~0.95倍整定動作電流(過流、速斷)時KA應無誤動。對應瞬變時間視試驗設備能力而定,一般可取0.05~0.1s,顯然該時間以較小值試驗合格為優。就11.27、9.10事故而言,該時間應為Ⅰ、Ⅱ礦鋁線路末端三相短路沖擊電流對應時刻(定義短路時刻t=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