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龍
(山西西山煤氣化有限責任公司 焦化二廠,山西 太原030205)
隨著我國煉焦煤市場的持續擴大,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對煤炭需求量的擴大為煉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目前,包括我國的煤炭儲量較為豐富的山西省在內的煤炭產地的煤炭儲量的逐漸減少也導致了焦煤價格的不斷上漲和煉焦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現狀。因此要想使得煉焦行業得以持續發展,就必須通過煉焦工藝的提高來擴大煉焦煤源的范圍和對儲量豐富煤源的充分利用來提高降低煉焦煤源的成本和促進煉焦行業的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圍繞擴大煉焦煤源范圍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煤料堆密度對煤料之間的間隙具有很大的影響,煤料的堆密度較大時,煤料間的間隙就較小,那么采用同樣劑量的膠質體不僅可以填充更多的煤粒間隙,而且也會極大地增強煤料界面的結合效果。不僅如此,在煤料煉焦中析出的氣體不但有利于加強煤粒間的緊密性,增強了膨脹壓力和氣體逸出時的阻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膠質體穩定性的增強和數量的加大〔1〕。因此,堆密度的提高不但有助于煤炭黏結性和結構的增強,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焦炭耐磨性能的提高,但焦炭收縮度的變化會導致焦炭抗碎性能的下降。從煤料堆密度與水分的關系研究可以看出,影響煤料堆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粒度和水分這兩大因素,當水分占煤料大約7%~10%之間時,煤料的堆密度值為最小,如果處于這一范圍之外,那么堆密度值就會增加。
如果把煤作為有機巖石來考慮,在煤料的粉碎之中,亮煤、絲炭(阮絲炭)、暗煤、鏡煤和硬絲炭等的抗碎性相對比較大,那么在同樣的惰性條件下,那些抗碎性能較大的惰性組分就存在于煤料的粗粒級中,而那些抗碎性能相對較小的黏結組分就存在于煤料的細粒級中。在輸入的時候,由于惰性組分和粘結性組分容易發生偏析的現象,就造成了爐煤質量的不均,而且粗粒中的一些惰性物質會由于與其它巖相成分收縮性不一樣,容易產生很多裂縫。因此,為了通過對惰性的成分進行恰當的粉碎來消除焦煤的裂紋中心,煉焦人員可以在煤料粉碎過程中采用選擇性粉碎工藝。
煤料在軟化過程中產生的膠質體的數量和質量會因為煤料加熱速度變化而受到影響,那么同一種焦煤的膨脹性和流動性也就會由于加熱速度變化而改變。如果給煤料加熱的速度一直加大,那么膠質體產生液態產物的產量也會一直加大,當加熱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產物的產量速度會隨之減慢而且逐漸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所以,煤料加熱速度對煤料粘結性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配煤質量是決定焦炭質量的關鍵因素,配煤質量的檢驗至關重要。通過在配合煤中添加粘結劑來增強煤料的粘結性能,從而擴大煉焦用煤的范圍是一項非常行之有效的技術,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地應用。隨著石油產業的不斷興起和快速發展,大量的石油劑產品不僅為粘結劑的應用提供了較大的資源空間,目前傳統的煤系粘結劑開始逐漸被石油系列的粘結劑所替代。與傳統的煤系粘結劑相比較,石油系列的粘結劑在結構組成與外觀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具體的應用中技術人員發現:如果型煤配比大于40%就會造成膨脹壓力過大而導致推焦困難甚至損壞爐墻,因此在具體的粘結技術應用中型煤配比大多數都不超過30%。例如,與我國常規煉焦工藝相比,我國鞍鋼某化工廠采用日本住友開發的將單獨的非煉焦煤和一部分配合煤用粘結劑壓制的比例為30%的成型煤中配型煤的焦炭M10降低了約0.6%~1.7%之間,焦炭 M40的量提高了約1.6%~1.9%;粒度在80~25mm之間的焦塊比例明顯增加,而且粒度分布相對過去更加均勻〔2〕。圖1為日本住友配煤的流程路線。

圖1 日本住友配煤的流程路線
煤的預熱是指將爐外預熱到大約200℃煉焦的煤料裝入炭化室內進行煉焦的過程。通常情況下,在煤料預熱之后,與濕煤堆的密度相比,裝爐的煤堆密度會得到大幅度的增加,而且裝爐煤堆的密度在分布方面也相對比較均勻,除此之外,煤料在塑性狀態下的升溫會逐漸緩慢,炭化室內溫度場的分布也會發生相對比較大的變化,膠質體溫度間隔區間也會明顯增大,這就非常有助于煤料的粘結性和焦炭質量的提高。由于煤在預熱煉焦時的膨脹壓力和推焦電流值都相對比較大,那么就要在煤料中加入適量的收縮性較大的煤。目前,預熱煤煉焦主要有考泰克(Coaltak)、西姆卡(Simcar)和普列卡邦(Precarbon)這三種類型的工藝。而煤調濕技術基本用焦爐余熱進行調濕或者用干熄焦余熱發電后的二級蒸汽進行間接的換熱。例如,用煙道氣顯熱與濕煤直接或者間接的換熱等。例如,我國某焦化廠用年產量大約為0.70Mt焦炭的焦爐與煤調濕技術進行結合使用,利用焦爐煙道的廢氣作為熱源,用風機鼓入流化床干燥機與煤料直接接觸加熱干燥,將水分減到大約6%,用袋式除塵器將煙道廢氣中的細煤粉進行分離,最后再與粗煤料同時裝進煤塔。通過應用這套設備,不僅降低了入爐煤的水分,而且極大地節約了煉焦的耗熱量。
搗固煉焦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了較為成熟的使用,可以說是一種擴大煉焦煤源的非常有效的方法。這種技術可以直接對濕煤進行預熱,這樣不但有助于增強煤料堆密度,可以對軟化之前的煤料的加熱速度進行改變,而且可以使得焦炭的質量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提高單爐焦炭的產量。搗固煉焦技術主要是通過對膠質體的數量和反應時間等因素進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在煉焦的過程中進行抗裂劑和補充黏結劑的添加來提高焦炭的質量。我國攀鋼在2009年建成了2座62孔jnd55-7型5.5m復燃式的搗固煉焦爐采用搗固煉焦技術,不僅優化了配煤的結構、擴大了煉焦用煤的資源和極大地改善了焦炭的質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經濟效益。圖2為攀鋼具體的搗固煉焦工藝流程圖。

圖2 攀鋼搗固煉焦工藝流程示意
通過對煉焦工藝的發展來促進煉焦煤源的范圍和質量,不僅有助于減少對一些緊缺性煉焦煤源的有效使用及我國煉焦事業的長遠發展,而且有助于促進我國走上環境友好型的道路,促進我國煤炭資源的最佳優化配置。因此我國煉焦的相關單位一定要加強對擴大煉焦用煤范圍和煉焦工藝的發展研究,從而為我國煉焦質量的提高和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狄紅旗,解京選,劉彥強,等 .配型煤煉焦工藝研究概況〔J〕.廣州化工,2011,39(21):167-168,177.
〔2〕白金鋒,徐 君 .搗固煉焦—解決優質煉焦煤短缺的重要發展方向〔J〕.鞍鋼技術,2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