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江
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的效果對照
王留江
目的 探討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的療效。方法 72例肺大庖并氣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6例。對照組采用開胸手術治療, 研究組采用胸腔鏡治療, 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研究組手術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研究組發生并發癥幾率小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腔鏡較開胸手術治療效果更顯著, 具有創傷小, 恢復快, 安全等優點。
胸腔鏡;開胸手術;肺大皰自發性氣胸
臨床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以手術為主, 傳統多采用開胸術切除肺大皰并修復肺組織, 但存在創傷性大、出血量多、術后恢復慢等問題而逐漸被淘汰, 隨著醫師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 醫學技術發展, 輔助手術器械的逐步完善和麻醉技術的改進, 在心胸外科臨床手術選擇上, 胸腔鏡手術已經成為目前普遍的首選被醫師應用, 胸腔鏡手術也成為肺大皰自發性氣胸臨床治療首選方案[1]。本次對72例該癥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以對比胸腔鏡與開胸手術的臨床效果,現在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肺大庖并氣胸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 對照組中男29例, 女7例, 年齡38~67歲, 平均年齡(53.6±7.6)歲;研究組中男23例, 女13例, 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1.6±6.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開胸手術:采用單腔或雙腔插管, 在第5肋骨外側切口進胸, 行肺大皰切合縫合術, 術后經腋中線的第7肋間隙戳孔予胸腔閉式引流。研究組行胸腔鏡治療:經腋中線的第7肋間處開刀, 切口1~2 cm, 插入胸腔鏡, 采用胸腔探查術確定病變位置, 雙腔管通氣找出漏氣位置, 之后過腋后線第6肋, 在胸腔鏡套管置入肺鉗, 使其出現在視野中, 在腋后線第4肋, 把胸腔套管置入, 送入電凝, 使用切割縫合器切除肺大皰, 使用鉗夾基底或以貫穿縫扎, 最后通氣監測遺留的肺大皰, 確定無漏氣現象后沖洗胸腔膜,術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各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胸管引流量、胸管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各指標比較 研究組手術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情況 兩組均出現7例切口感染, 研究組肺不張、肺部感染3例, 少于對照組9例,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44.4%(16/36)高于研究組27.8%(10/36),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各指標( χ-±s)
肺的表面有兩層胸膜即壁胸膜與臟胸膜, 兩層胸膜之間是胸膜腔。在正常情況下, 胸膜腔內部沒有空氣。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肺部表面的微細肺泡出現破裂時, 空氣就會進入到兩層胸膜之間的胸膜腔中。氣胸即指胸腔膜中進入空氣, 進而影響到肺部的膨脹。臨床上自發性氣胸主要的表現為突發胸痛、胸悶、氣喘、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肺大皰自發性氣胸是肺部疾病導致肺部組織及臟器胸膜出現破裂的現象,從而支氣管和肺部空氣逸入胸腔膜, 屬于急性病癥。且據相關資料報道, 肺大皰自發性氣胸在首次發作后存在20%復發率與50%再發率, 而3次發作復發率則高達80%, 由此可知該癥的臨床治療關鍵在于及時治愈并改善患者預后[2]。本文回顧性分析72例患者臨床資料, 旨在研究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 結果顯示, 相較于傳統開胸手術, 胸腔鏡治療該癥具有較多優點, 具體表現在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失血量與胸腔引流量, 達到促進患者盡快恢復的目的, 提示該手術治療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的良好效果。
胸腔鏡手術選用觀察孔與操作孔結合的兩孔法, 不同于傳統開胸手術三孔法, 胸腔鏡對神經與肌肉組織創傷較小,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手術時間并減少出血量, 利于患者耐受;同時胸腔鏡為醫師提供良好手術視野, 可進一步減少術中創傷, 對患者預后均有積極影響[3]。并發癥是評價手術療效的重要指標, 本次胸腔鏡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7.8%明顯低于對照組44.4%, 這與胸腔鏡可減少創傷、徹底檢查切除肺大皰具有密切相關性, 同時可針對病變彌漫患者予以胸膜摩擦, 對防止復發具有積極意義[4]。關于不同術式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還待臨床進一步觀察補充。
綜上所述, 相較于傳統開胸手術, 肺大泡自發性氣胸應用胸腔鏡手術治療可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并減少術后并發癥,具有積極應用意義。
[1] 徐萌博.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肺大皰合并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應用.當代醫學, 2014, 20(21):93-94.
[2] 王飛鵬, 魏志良, 李隨陽, 等.雙孔法胸腔鏡治療肺大皰合并自發性氣胸30例臨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28):99-100.
[3] 張宇峰, 張開普, 劉秀寶, 等.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胸腔疾病38例療效研究.中國傷殘醫學, 2014, 22(3):65-66.
[4] 黃冠榮, 龔紀文, 李璇.46例胸腔鏡肺大皰切除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體會.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4, 30(6):90-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36
2015-01-14]
467000 解放軍第152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