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祥
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問題探討
張紅祥
目的 對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116例血液細胞檢驗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比不同溫度及不同比例的稀釋濃度下, 血液細胞檢驗血樣參數項目的結果。結果 不同稀釋比例血液標本檢測過程中, 正常比例與比例不準血液標本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室溫條件下, 不同時間的檢驗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低溫條件下, 檢驗結果會隨著檢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血液細胞檢驗過程中, 檢驗數據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應對血液細胞檢驗中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為臨床提供準確和可靠的參考數據。
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
臨床血液細胞檢驗又叫做血常規檢驗, 是體制檢查與疾病診斷的常用檢驗方法[1]。血常規可以反映機體的相關生化指標, 為臨床疾病診斷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據[2]。為了更好的對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進行分析探討, 作者對在本院進行血液細胞檢驗的11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10月在本院進行血液細胞檢驗共116例檢驗者, 其中男74例, 女42例;年齡為21~63歲,平均年齡(38.2±6.4)歲;其中A型檢測者32例, B型檢測者34例, O型檢測者27例, AB型23例。
1.2 檢驗方法
1.2.1 抗凝劑 對所有檢測者進行靜脈血液采樣, 抗凝劑為EDTA-K2, 試管劑量2 ml。把血液標本稀釋混勻之后上機監測。
1.2.2 試劑及儀器校對 選擇systemXN1000血球計數器,把檢測儀器選配套試劑完成校對監測, 并結合檢測結果合理校對。
1.2.3 不同稀釋濃度血樣檢測 把116例檢驗者的血樣根據1:10000的比例稀釋、混合均勻38份。然后按照1:5000的比例稀釋、混合均勻38份。于22℃室溫的條件下, 30 min之后對不同稀釋濃度血樣進行上機檢測。
1.2.4 不同溫度血樣檢測 對116例檢測者的每份血樣根據1:10000的稀釋比例分為200份, 把200份血樣分為兩組,一組血樣于22℃的條件下, 40份在30 min檢測, 40份在3 h檢測, 40份在6 h檢測。另一組血樣于6℃條件下, 40份在30 min檢測, 40份在2 h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不同稀釋濃度、不同溫度下血液細胞中的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紅細胞(RBC)及白細胞(WBC)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稀釋濃度的檢驗結果 兩種不同稀釋濃度的血樣標本的PLT、HGB、WBC及RBC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室溫條件下不同時間的血液標本的檢驗結果 在22℃條件下的血液細胞間檢測中, 血液細胞形態出現明顯變化,檢測結果出現顯著性變化, 以RDW的變化最為明顯,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低溫條件下不同時間的檢驗結果 在低溫條件下的血液細胞檢測中, 血液檢驗結果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室溫條件下不同時間的血液細胞檢驗結果比較( χ-±s)

表2 低溫條件下不同時間的檢驗結果比較( χ-±s)
臨床血液細胞檢驗過程中, 高質量的血液標本為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保證。所以, 在血液標本的采集過程中應加強對采集血樣的質量控制[3]。臨床血液檢驗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 提高自身專業技能, 在血液采集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采集血液時應選擇靜脈, 并認真保證手指準確性, 合理選擇抗凝劑, 在血液采樣過程中嚴格質量控制, 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檢驗過程中, 應先對檢驗試劑與儀器進行嚴格校準,然后再進行檢測。如果血液標本稀釋倍數比較大, 會導致細胞的數量下降, 血液標本稀釋倍數較小, 則會導致細胞重合性缺損, 從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所以, 在再演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好血液標本稀釋比例, 選擇2 ml的血常規試管。因為檢驗環境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比較大, 因此應選擇在18~22℃的條件, 從而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進行血液細胞檢驗時應囑檢測者在血液抽取后的2周之內, 保持規律的飲食及作息, 在采血前3 d禁用高脂肪類食物, 在采血的前1 d禁止飲酒, 在采血前12 h應注意空腹,從而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 不同稀釋比例血液標本檢測過程中,正常比例與比例不準血液標本的PLT、WBC、HGB及RB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室溫條件下, 不同時間的檢驗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檢驗指標存在偏差, 且RDW出現明顯變化(P<0.05), 在低溫條件下, 檢驗結果會隨著檢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P<0.05)。
綜上所述, 在血液細胞檢驗過程中, 檢驗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所以, 應嚴格控制檢驗質量, 從而得到準確、可靠的結果, 為臨床檢驗提供可靠依據。
[1] 董成霞.探討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措施.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15):394-395.
[2] 匡祖國.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中外醫療, 2012, 11(9):29-30.
[3] 陳愛梅.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探討.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 24(3):254-2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53
2015-01-12]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