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真利
重視ICU危重病患者基礎監護的體會
代真利
目的 探討ICU危重病患者基礎監護的方法。方法 將內科常見危重急診搶救統計資料分為2011年組和2014年組。對兩組進行基礎監護, 監護內容包括體溫、心率、心律、呼吸、血壓、意識、瞳孔及尿量、血氣分析等并進行分析。比較兩組的搶救成功率。結果 兩組搶救成功率對比:急性腦血管疾病、農藥中毒、休克、心力衰竭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視基礎監護對于提高搶救成功率至關重要。
危重患者 ; 基礎監護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重癥監護病房(ICU)的建立, 贏得了搶救時機, 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基礎監護如體溫、心率、心律、呼吸、血壓、意識、瞳孔、尿量以及血氣分析等若能正確的監測和記錄, 對做好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 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1]。本文以本院危重急癥疾病搶救為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說明重視基礎監護對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常見危重急診搶救統計資料分為2011年組和2014年組。2011年組收治456例, 其中內科常見危重癥患者278例, 包括急性腦血管疾病109例, 占23.90%,上消化道出血60例, 占13.16%, 農藥中毒45例, 占9.87%, 休克35例, 占7.68%, 心力衰竭29例, 占6.36%;2014年本院加強了基礎監護, 重視危重患者臨床觀察, 全年收治725例, 其中內科常見危重急癥患者402例, 包括急性腦血管疾病139例,占19.17%, 上消化道出血97例, 占13.38%, 農藥中毒36例, 占4.97%, 休克70例, 占9.66%, 心力衰竭60例, 占8.28%。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本院內科常見危重急診搶救患者的資料對比分析, 觀察重視基礎監護與搶救成功的關系。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搶救成功率對比:急性腦血管疾病、農藥中毒、休克、心力衰竭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上消化道出血2011年組60例, 2014年組97例, 兩組無一例死亡,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內科常見急診搶救成功率比較[n, n(%)]
體溫、心率、心律、呼吸、血壓、意識、瞳孔及尿量、血氣分析等, 是機體內在活動的一種客觀反映。正確的監護與記錄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從以上兩年組危重急癥患者搶救中, 對重視基礎監護工作有以下體會。
3.1 體溫的監護 在體溫觀察中應密切分析其熱型, 持續高熱可增加耗氧量, 患者可出現頭痛、頭昏、煩躁等[2], 并加重心腦負擔, 可引起驚厥。因此除病因治療外, 還應采取對癥處理。若體溫低于34℃, 要注意保溫, 應密切觀察病情。3.2 心率和心律的監護 心率和心律的監護是搶救腦血管疾病、休克、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農藥中毒等疾病的重點。其異常變化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據[3]。心電監護,常選用Ⅱ導聯進行監護;因Ⅱ導聯的電壓較高, 各波向上便于監護, 另可根據病情選擇適當導聯。如成人心率>120次/min,兒童>150次/min, 均須引起重視, 尋找原因并予以糾正。心率<50次/min, 應加強觀察心律觀察以判斷有無傳導阻滯等異常情況。如有Ⅱ~Ⅲ度以上的傳導阻滯, 須立即通知醫師,并準備好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類藥物。若出現頻發室性早搏, 利多卡因為首選藥物。
3.3 呼吸的監護 注意觀察呼吸的頻率、深淺幅度, 有無口唇發紺、點頭呼吸、張口呼吸等, 注意兩肺有無啰音, 鼓勵患者咳嗽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暢, 合理氧療, 定期測pH、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等血氣分析[4]。如病情緊急, 有呼吸窘迫、咳嗽無力或昏迷者, 應不失時機地立即行氣管切開, 給予機械輔助呼吸。
3.4 血壓的監護 血壓的波動主要受血容量、心臟功能、外周阻力3個因素的調節[5]。測量血壓注意其增高或降低,尤其是脈壓差是增寬或縮小, 如收縮壓高于26 kPa、低于10 kPa;舒張壓高于16 kPa、脈壓差低于4 kPa, 均系病情惡化的表現。結合其他體征和參數, 如心率、心律、中心靜脈壓、尿量、末梢循環表現等因素的變化, 綜合分析作出判斷,及時予以處理。
3.5 意識與瞳孔的觀察 意識障礙系腦組織的代謝障礙造成高級神經功能失調, 觀察其變化, 可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有助于診斷。①意識狀態的觀察:急性腦血管疾病及休克患者, 必須注意意識障礙的演變, 觀察其發展趨向, 正確的觀察常為早期診斷提供可靠依據。②瞳孔的變化:如一側瞳孔散大, 常為小腦幕切跡疝的重要證據, 由于瞳孔變化較快,稍不注意雙側瞳孔都擴大了, 常使這一重要體征不易發現,一旦雙側瞳孔均散大, 則已發展至瀕危狀態。同時還要隨時觀察雙側瞳孔的大小以及對光反應。
3.6 尿量及尿比重的觀察 尿的排出是反映組織灌注是否充盈的一項敏感指標[6], 定時測尿量及比重, 有助于判斷體內水分、腎功能和心臟動力學的狀況。有急性腦血管疾病的危重患者, 常以無菌術插入導尿管連接至集尿瓶, 測定每小時尿量及比重。觀察要求如下:①低血壓時, 腎缺血缺氧, 敏感度下降, 腎濾過量減少, 尿量少, 因此需維持尿量0.5~1 ml/(kg·h)。②如每小時尿量>30 ml, 且不斷增加,尿比重在1.010~1.020, 說明組織灌注良好。
3.7 血氣分析和電解質平衡的監護 在重癥監護中, 血氣分析和電解質的測定, 是臨床護理觀察重要指標, 監護應重點注意幾個方面:①要嚴格按正規操作采集標本, 及時送檢。②應熟記血氣分析和電解質的正常值。③發現異常, 及時報告醫師, 以便作出及時處理。
重癥監護室的護理人員, 不但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熟練的搶救技術, 而且要具有良好的護士素質, 能靈敏覺察患者的心理變化, 做好心理護理, 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 與醫護人員合作, 從而獲得良好的療效。本文分析表明, 加強基礎監護在現代科技先進儀器日益發展過程中, 仍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1] 楊明珠.危重癥護理學的現狀與發展進展.上海護理, 2011,11(5):59-64.
[2] 吳娟.ICU作為醫院護理骨干培訓基地的體會.現代護理, 2003, 9(12):965-966.
[3] 鄭迎夏, 諸葛毅, 周一平.實時心電監護的護理技能培訓與臨床實踐.浙江醫學教育, 2012, 13(4):32-33.
[4] 錢霞, 張艷, 張樺, 等.呼吸監護病區護患溝通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全科護理, 2014, 11(31):2948-2949.
[5] 張春玲, 張曉葉.高齡高血壓患者的多層次血壓觀察護理.中國療養醫學, 2007, 16(2):99-100.
[6] 鄧翠珍, 雷芬芳.腎移植術后早期尿量的監控與護理研究.衛生職業教育, 2006, 24(4):147-1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57
2015-01-28]
402289 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