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周蓉蓉,201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光華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竺可楨學院榮譽證書。2012年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LL.M.)。曾任美國密歇根大學亞洲法律協會LL.M.學生代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卓越”工作室總監、竺可楨學院院刊《竺院人》(CKCer)副主編、竺可楨學院學生會學術部干事、浙江大學“求是潮”網站推廣策劃部干事。在《中國海商法年刊》、《山東審判》、《北方文學》、《時代文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散文等數十篇,并于2015年6月1日出版一本法學隨筆集《行囊里的天平:在密歇根讀法律》。現供職于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兩次榮獲論文優秀獎,并獲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01
情愫,含于心最好,說出來的剎那,即失去了意義。誰的腳步驚醒了誰,誰又顧及了瞬間的悸動。每個男人生命中都有兩個女人,而每個女人生命里也會有兩個男人。不只是紅玫瑰和白玫瑰那樣簡單,而是唯有如此,生命才得以完整。一個是閬苑仙葩,于黃昏日落時為你攜一縷幽香,一個是美玉無瑕,在你懷中被溫度軟化。
講男人生命中兩個女人的故事太多,不如說說女人生命中的兩個男人。一個如《蝸居》里的宋思明,是手心里的太陽,攤開掌心即熾熱得光芒四射,握在拳中則傳遞著冥冥能量,這個男人太剛硬,以致脆弱得不堪一擊,很容易就陷入到感情的泥淖,卻又癡情無悔。他胸懷寬廣,笑聲爽朗,心無旁騖,也不懂掩飾。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情萬丈,重情重義。被這樣的男人愛,有種無以言喻的踏實和溫暖,他的懷抱充盈著熱量,情濃意切,即便生生被如來握在手心,還是縱情肆意地翻騰舞蹈。想起這樣的男人,會讓人熱淚盈眶,幸福得頭暈目眩,淚水和歡笑交織,擁有時會享受他的莽撞,也會遺憾他的直率,失去后會留戀他的執著,也會放心他的專情。
另一個男人,如小貝,是深海的珠貝,他的影子太深,笑容太淺,永遠帶著一抹憂傷,永遠保留余力,會呼朋伴友,但永遠不會酩酊大醉,會癡情等待,卻永遠不會忘乎所以。他會注重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為愛人修好家里的燈泡,做好一桌飯菜等待,幫愛人脫下厚重的外衣鞋帽,付出最溫暖貼心的關懷。身邊有這樣的男人陪伴,會習慣于他的悉心照料,像每日喝白開水,呼吸空氣一樣習以為常。唯有離開他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當初的美好是那樣彌足珍貴,看他遠去的背影,淚水會默默無聲流下,才明白,這個男人的愛早已滲透入身體發膚。
離開太陽,看不到光明,而割舍珍珠,又無法抑制揪心之痛。于是海藻的心里裝著兩個男人成了必然的選擇,一個指引著她的方向,傳遞源源不竭的能量,為她開拓道路,一輩子幫扶她,照料她;另一個支撐著她的身體,陪伴她的每一寸腳步,分享著她的喜怒哀樂,默默無聲地成為最堅實的后盾。能遇到這兩個男人是海藻的幸運,傷害他們之中任何一個,都是煎熬。該如何選擇,如何取舍,令人彷徨,迷惘。
這徘徊與迷茫或許在多少年中都不會散盡。也正是這些彌漫在生命中的型格構筑著我們靈魂的骨骼,繪制了血肉的質感,穿透著靈魂的禁區,遙遙無期地接近愛的真諦,卻永遠無法窮盡。于是醇美才會帶給人無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