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遠航
摘 ?要:民主集中制主要指民主制度的集中和集中領導下的民主,包括民主和集中兩個方面。二者關系密切,缺一不可。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對于黨的領導地位作用,黨的先進性建設有著重要作用。我國在民主集中制建設持之以恒,經過長期以來的不懈努力,認識到了民主與集中制兩者的關系,形成了有法律效力的規范制度,以發展黨內民主作為前提基礎,有利地維護了中央權威。
關鍵詞:民主集中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26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2--01
前言:
民主集中制來源于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對于我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共產黨隊伍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民主集中制是黨和國家毫不動搖地組織制度、根本組織原則、領導制度。經驗是在不斷實踐中日積月累的,對于總結民主集中制運用發展的基本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理論意義。
一、認識到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系的重要性
民主與集中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能夠科學全面解析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是需要我們攻克的難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中國共產黨為此經歷了長久的發掘改善時期,走了很多彎路和歧途,經歷了不少艱難困阻。
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嚴重犯了“左”的思想,使民主集中制遭受到了重創。毛澤東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了民主與集中制的科學探索。在新時期,提出了民主與集中統一和條件:集中制密切聯系于民主制。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主席針砭時弊,進一步闡釋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即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領導下的民主[1]。這說明民主和集中是平等的,但是由于“領導”一詞的限制,誤導人們錯誤地將二者的關聯理解為從屬關系。隨即以后的十年動亂的“文化大革命”是其完全沒有定型的最好佐證。
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設計師,再一次給民主集中制下了新的定義。1982年的十二大會議上進一步豐富了民主集中制的內涵:在高度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高度的集中。鄧小平再一次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認識,對于堅持制度的原則有著指導實踐意義。但是對于“高度”這個詞語的含義理解不夠,民主和集中孰輕孰重,黨的內部對此褒貶不一,各執己見。
一直以來,關于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系問題不能達成共識。為了得到共產黨人認識理解上的統一,十四屆四中全會又再次對民主集中制作出了詳細的概括。會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2]。分別對民主和集中這兩個要素做了簡要的闡述。否定了少數人說了算,盲目地服從多數人。而是在此基礎上,劃清了少數與多數的界限,即是按照民主的原則,少數人服從多數人,并不是盲目一味地遵循多數人,循規蹈矩,錯誤地理解為多數人的決定就是正確的。隨后,黨的每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對這一理論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討論,不斷深化。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從未停止過對民主和集中的辯證關系的探索道路,結合含義的界定和理論,黨在不斷探索中豐富了這一制度的理論體系,對于內在本質和規律有了深刻認識,使其指導地位得到有利提升。
二、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理論不能片面盲目化,紙上談兵,有了理論上的指導,還要有制度上的制定。制度較為理論而言,其具有規范性,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套完善的體系,具有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和全局性的特點。一個完善的制度能夠保證黨內民主發展,制度體系建設不是平心而論,也要有所依據,一切要以黨章為依據,從最根本最基礎的黨章理論知識出發循序漸進。制度可以說是黨的組織紀律,毛澤東在這方面就曾提出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全黨服從中央的論述。組織建設的制度化是現實與黨的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決定的[3]。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首先我們要對毛澤東在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一些成效給予肯定,對于他的專斷和因小失大,我們應該得到經驗教訓,深刻反思,加以改進。
改革開放的偉大設計師鄧小平與江澤民同志尤為重視制度建設。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健全黨的代表大會制度等措施,江澤民在創新的基礎上完善了領導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了制度化進程,使其更具操作性。胡錦濤總書記審時度勢,把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三、黨內民主與維護中央權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江澤民在黨內民主方面,提出了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胡錦濤提出了“保障黨員的權力”的重要思想。維護中央權威關系著黨和人民的利益。要求要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集體,妥善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堅定不移地遵守大政方針策略,調動黨員與黨組織的積極性。防止和糾正錯誤,統一聽從黨的安排。
結束語: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這一概括,科學、準確地表達了民主集中制的含義。對于民主集中制的建設不能急于求成,邯鄲學步,而要秉承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遵循前人的方法理論,不斷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陳思蓮. 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以民主集中制為視角的考察[J].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1:94-98.
[2]邸乘光. 中國共產黨黨內選舉制度的歷史考察[J]. 學習與實踐,2012,03:62-70.
[3]魏磊. 毛澤東、鄧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的時代特色與現實啟示[J]. 探索,2002,0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