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斗,金添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5)

反應的熱量由與反應器連為一體的水冷卻器移走。理想的反應溫度是在50~60℃之間,反應用的催化劑是無水的三氯化鐵。本裝置無需在系統中加入三氯化鐵,因為氯和碳鋼設備之間緩慢地反應會產生足夠的三氯化鐵。
本裝置低溫氯化反應共有三個反應器,一期裝置有兩個,分別為低溫氯化反應器R101A及R101B,其冷卻器為E101A及E101B;二期低溫氯化反應器為RB101,冷卻器為EB101。
低溫氯化反應器是由反應器和冷卻器兩部分組成的,反應器材質為碳鋼,冷卻器最初為碳鋼,由于此反應需要通過氯氣與碳鋼緩慢反應生成催化劑三氯化鐵,因而冷卻器材質為碳鋼時,腐蝕比較迅速,使用壽命受到一定影響。
E101A自1996年10月至2004年9月以來,發生多次泄漏。1999年6月,第一次泄漏,8月份再次泄漏,全部換管。2002年,10次泄漏,2003年6月,列管全部更換,2004年又發生兩次泄漏;R101B于2002年7月安裝投用,E101B于2004年9月發生泄漏。
冷卻器(E101)泄漏后,氯氣進入水中或水進入反應器中,都會形成強酸,反應式為:Cl2+H2O→HClO+HCl,從而對設備造成嚴重腐蝕。從上述泄漏周期可看出,碳鋼材質E101使用壽命一般在2a左右,一旦有一根列管泄漏,由于強酸作用,周圍其他列管也會造成損壞,即使將泄漏列管堵上,使用周期也很短,約一個月左右。
由于冷卻器泄漏嚴重影響生產,E101A于2004年9月更換為銅鎳材質,E101B于2005年5月更換為銅鎳材質,至今再無泄漏。EB101自2006年開車以來也從未泄漏。
材質的改變,大大改善了因泄漏而造成的對設備及管道的腐蝕,但反應所需的催化劑三氯化鐵卻減少了,對反應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另外,氯氣純度的變化也會影響反應效果。
以2008年RB101的反應為例:(SB101:尾氣分析取樣點,SB102反應器出料取樣點),其正常控制范圍(SB101 C2H4<4% CL2<0.1%,SB102 CL2<4.0×10-2%EDC>99.3%)。反應數據見表1。

表1
從表1中可看出,2008年,尾排中乙烯含量大于4%的占15%,造成乙烯浪費,而游離氯偏高造成尾氣吸收塔(TB253)耗堿量增加。由于SB102中游離氯的大幅波動,超過設計值4×10-2%的占14%,給后續設備帶來腐蝕。2008年至今造成輕組份塔(TC102)進料泵PC452附近管線15次泄漏,進料換熱器(EC104)堵塞3次,2009年3月,TC102進料管線堵塞嚴重,部分進行了更換。
通過摸索及數據分析,得出凈尾排量及純度的變化趨勢。
3.1.1 由于氯氣純度的波動及游離氯表的滯后,造成反應的頻繁波動。從凈尾排量隨尾排中乙烯及氯氣含量的變化可得出如下規律(見圖1)。

圖1
3.1.2 lEDC純度與游離氯含量有密切關系,見圖2。

圖2
從圖2中可看出,當EDC中游離氯含量在1.0×10-2%~4.0×10-2%之間時,純度在設計值99.3%以上;雖然游離氯高于4×10-2%時,純度更高,但由于游離氯高于控制范圍4×10-2%,給后續措施吸收氯氣帶來一定困難,易造成設備腐蝕。
通過以上分析,控制凈尾排量可控制EDC中游離氯的值,以得到較高的純度,減少乙烯及氯氣的損失,防止氯氣過量對設備造成腐蝕,因而從設備及操作上進行了一些改進,采取措施如下:
3.2.1 設備上將游離氯表從一樓改至三樓,減少了二氯乙烷的循環時間,使游離氯表能及時反映出物料中氯氣含量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
3.2.2 操作上(以凈尾排量為主要控制對象,凈尾排量=尾排量-補充N2量)。
3.2.2.1 負荷在穩定狀態下,凈尾排量基本保持不變,當凈尾排量有較大波動時,證明氯氣純度有變化,應立即進行干預。
調節方法:①當凈尾排量下降時,原則上是乙烯不足,應增加乙烯量,調節后,凈尾排量下降趨勢會減弱,隨后上漲。②當凈尾排量上漲時,原則上是乙烯過量,應減小乙烯量,調整后,凈尾排量上漲趨勢會減弱,繼而下降;但若降低乙烯后,凈尾排量仍大幅上漲,則證明是氯氣大量過量,需大量增加乙烯。
3.2.2.2 負荷變化時,如負荷調整、反應器開車或300S開停車影響凈化氣時,凈尾排量的值不同,此時應根據分析樣子及物料顏色判斷,盡快找出該負荷狀態下凈尾排量的基本值,尤其剛開車時更應如此。
3.2.2.3 當反應器中氯氣大量過量時,通過游離氯表及凈尾排量的變化可及時判斷出,此時應大幅度增加乙烯量,以盡快反應掉多余氯氣,防止對后續設備造成損壞。當游離氯表開始下降或凈尾排量的數值開始下降時,應立即回調(減少乙烯量),但應保證調節后的乙烯量比以前有凈增量。
3.2.2.4 對反應器的反應狀況不僅要通過數據分析,還要進行現場取樣確認。物料顏色與含鐵、游離氯及乙烯量均有關系,含鐵或乙烯高時,物料顏色顯示紅褐色,含游離氯高時,顯示黃綠色。不僅要靠顏色判斷,還應根據氣味分析取樣判斷。
3.2.2.5 反應器的最佳反應溫度在55℃左右,升降負荷時,應及時調節冷卻水以保證反應溫度。進料溫度的變化也影響反應效果,乙烯溫度無法調節,氯氣溫度通過氯壓機(CB101)二級出口冷卻器調節
由于一期低溫氯化反應器長期處于停車狀態,二期長期運行,以二期為例(見表2)。

表2
通過表2數據可以看出,操作方法改進后,乙烯或氯氣過量現象得以減少,EDC純度提高了大約0.3%,反應器滿負荷按年運行8000h計算,可產35萬tEDC,EDC按500美元計算,每年可節約52.5萬美元,并且氯氣過量減少了,降低了對后續設備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