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美峰
摘要:教學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我們常常在教學過程中聽到老師的抱怨與奚落聲,常常造成學生的自信心被打擊;也常常聽到教師對學生夸贊、表揚聲,適當的賞識有助于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然而因學生的天性問題,對待事物的理解能力和集中能力都不高,還因教師自身的教學問題、課程的屬性問題等等,課堂效率表現出低下的狀態。本文就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使用賞識的手段,對教學進行反思,提出筆者的一些教育教學感悟。
關鍵詞:學會賞識;反思教育;教學感悟;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而教育中也存在很多問題。素質教育實行以來,教育的根本目標不只是傳授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多的是要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是完成素質教育目標的關鍵。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因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科的難點大,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因此不愿意積極投入教學活動中。本文就教師的角度出發,就教學過程中如何采用正確的賞識手段,對教學進行反思,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有效性。
1.教學反思與教學感悟的有效途徑
1.1加強理論學習
加強理論學習,是轉變教師教育觀念的關鍵路徑。在實際的教學研究活動中,因教師理論知識不強,缺乏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觀察學生等能力,或因自身素質不強,最終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而理論培養和學習,讓教師的教育理念能夠得到一個新的提升。其次,要將理論學習與業務學習結合起來,通過集體或者自學等方式,提倡學會反思、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從而保證教師能夠有的放矢,更好的指導教學實踐活動,并有利于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學習。
1.2加強跟同事的交流
其次,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還應通過互相交流的方式得到自我反思。在教室之間,通過開展相互聽課、觀摩等活動,讓教師們認識到被人的優點,總結出自己的缺陷,在相互借鑒中得到自我教學教育的感悟。事實上,加強與同事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僅可以避免閉目塞聽、孤芳自賞等心態,更能拓寬教師自身的視野,使得其各項素質得到提升。學校應積極組織教師團隊之間互相聽課,多多觀摩別的教師課堂表現以及方式,還可以通過實錄優秀教師和特級教師講課的視頻,為基層教師提供指導。在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應積極從其課堂結構、教學方法、內容、語言表達、學生反饋情況等細節方面進行反思,并得到有針對性的結果,以為教師的后期課程調整提供依據。
1.3關注學生的課堂反應
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等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課堂的氛圍與效率。而想要構建高效課堂不僅僅需要完成課堂的高效率,教師更要注重課堂后的自我完善與學生的課堂反饋。課后的教學反思不僅有利于教師的自我成長,更是進一步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普遍都沒有關注到這一點。俗話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教學也一樣,追求的不只是當下的高效率,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后的自我完善。教師應針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來對教學進行進一步的反思,調整好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盡量契合學生的狀態和實際需求,以及時調整教學目標,這樣的課程教學才是適應學生主觀與客觀雙重目標的教學目標。
2.教學反思與教學感悟需要注意的問題
2.1立足于教學實踐
很多探究性的教學活動事實上是存在問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提出問題,分組討論的形式。這樣的方式事實上是不具備科學性的,學生小組的成員分配和組合是否合理,問題是否有討論的價值,學生討論的效率是不是真的高等問題都沒有考慮到。這都是因教學沒能結合實際,實踐活動不科學導致的。教學必學做到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相結合,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將現實生活中涉及的教學問題引入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教學模式的創新,運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同時,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展現給學生一個更真實、更客觀的實踐情形。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的發展,是十分明顯而有效的,能更大程度的解決學生自身接受能力與知識理解掌握能力的問題。
2.2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指導
教學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輸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如何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得到體驗、經歷以及感悟。教師應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科屬性特點設計適當的教學內容、結構、計劃與策略。注重課堂上與學生的思維碰撞,以激起智慧的火花,并利用課后的反思及時去捕捉、提煉,將這些信息重組整合,給課堂教學增添一份精彩。另外,正確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施展才能的平臺。2.3學會賞識并鼓勵學生
此外,教師還應注重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的及時溝通與交流,并在師生平等、積極互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課堂反應,更是為教師的后期教學調整提供依據。與此同時,教學的高效性還要注重徐盛的自尊心與上進心,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包容學生的缺點,學會賞識學生并進行鼓勵,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思維善變,精神飽滿,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將學生的問題轉變為自己的問題,并積極、溫和的去引導學生;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出發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著想,多一些賞識、少一些抱怨,以獲得學生的支持,促使其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去。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學會賞識學生并鼓勵學生,更要在教學活動中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增加與同事之間的交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學生的發展和能力培養為最終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與內容,促進高校課堂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楊金香,孫培虎. 學會賞識 更要反思——教育教學感悟[J]. 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09:32.
[2]陳慶. 反思性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08.
[3]杜尚榮. 感悟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3.
[4]高躍芳. 論賞識教育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7.
[5]葛英. 中學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理論及應用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