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在現今社會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地質找礦工作在高科技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這直接緩解了國家能源短缺問題,迅速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因為各種現實情況,地質找礦工作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因此,積極研究地質找礦工作的相關問題,探索合理的解決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討了我國地質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地質勘查;地質礦產;地質找礦工作
我國地質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在世界上都是占據首位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能源的消耗不斷上漲,地質找礦工作越來越重要。要想找到更多的礦產資源,施工單位要在開采過程中運用合理的開發技術,提高礦產的利用效率,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改變我國現階段地質找礦工作狀態,走科學的發展道路。
一、我國目前的工作背景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對資源物質的需求量不斷上漲,特別是能源危機的出現,讓地質找礦工作受到空前的重視。首先是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推動。從近年來的能源消耗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礦產資源的消耗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在未來的時間里,還會不斷上漲。但是找到的礦場能源的數量根本無法滿足這種需求,出現了供求矛盾。其次,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國外進口。但在能源危機出現后,很多大國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對一些資源實行壟斷控制。這樣就讓我國的經濟發展陷入很大的被動境地。要想避免這個問題,就要從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入手,從源頭解決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地質找礦工作本身也在不斷改變,人們不斷地研究與實踐新型的找礦技術。地質找礦方法也不再是單一的找礦模式,一方面從環境角度出發,分析地理地貌,找出礦源;另一方面在經濟問題的基礎上,脫離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向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最后,地質找礦工作開始進入了轉型期。我國的地質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對地質找礦工作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比如陸相成油的理論讓我國脫掉了貧油的帽子。新的理論的指導讓找礦工作取得更大的發展,隨著開發程度的加深,新型地質找礦工作應該改變封閉格局,開始走開放式的道路。
二、目前工作中面對的幾個問題
雖然,地質找礦工作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創新地發展,但是,這些都只是體現在前沿工作中,各個地區的發展程度是不相同的。特別是一些發展相對落后的地質找礦單位工作,他們的工作面臨著許多問題,在這里做簡要分析。
第一、資金投入跟不上需要
地質找礦工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專業的人才配備和大量的技術設備,你每一項工作都會消耗大量的資金。如果資金不充足,就會影響地質勘查施工作業的效率。目前我國很多地質找礦單位在資金上都十分缺乏,很多先進設備不能及時購買,留不住專業的先進人才。
第二、管理制度的問題
地質找礦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需要高科技的支持,更需要多人一起協調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內部管理制度要起到約束指導找礦工作人員的行為,讓大家一起協調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找礦工作的效率,以免工作的滯后。國家相關部門更要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從國家的角度來管理地質找礦單位,讓找礦單位明確工作的目標。但是,部分地區的政府部門和地質找礦單位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許多工作都是盲目進行的,嚴重制約了找礦工作的效率。
第三、沒有讓市場來引導找礦工作
地質找礦工作是一項高風險的行業,但是因為巨大的利潤回報,讓很多民間的地質找礦單位也開始進入到找礦工作中來。這些找礦單位有很多是不正規的,而且因為條件限制,他們的技術水平相對偏低,在操作中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說到根本,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經濟利潤。可以說,我國地質市場的公益找礦與商業找礦之間的界限是比較模糊的,這樣的現狀也是地質市場監督力量薄弱的表現。另外,在地質市場中,很多地質礦產產權是不明確的,這樣找礦工作不能從市場需求的方向出發,缺少針對性。
第四、專業工作人員配備不足
科技的發展,關鍵靠人才的推動。想要全面加強地質工作,開創新的形勢,最突出的問題還是缺乏人才。這主要是因為地質工作是一個相對偏僻冷門的職業,人才短缺非常嚴重。特別在面對我國廣闊的地貌研究中,地域分布廣闊,專業人才在研究領域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端,但是,質勘查技術創新力也存在不斷下降的情況。同時,地質找礦工作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在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如果過分依靠引進先進的技術,缺乏創新能力,只會限制地質找礦工作的發展。另外,地質找礦單位的人員容易流失,這也極大影響了工作的進程。
三、促進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發展的策略建議
第一、要緊跟市場需求。社會行業只有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才能達到經濟發展的要求,市場的需求與供應才能保持平衡,企業也可以持續發展。所以,政府應該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建立一個調控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地質找礦工作的方向,使地質找礦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蓬勃發展。目前,我國的地質勘查主要分為公益性質的和商業性質的。勘查的主體也存在著不同,比如中央負責的勘查一般是工程較為浩大的,相對區域性比較明顯的是地方組織的勘查。因此在面對具體的勘探任務時,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條件和地質環境等情況綜合性的制定對策?因此,每一個地址勘探工作都是需要提前部署的。這一方面可以提前預防工作中將會遇見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是規范勘查工作的保證。在市場機制的引導下,還要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為促進地質找礦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基礎。
第二、不斷完善地質找礦管理機制,制定各項優惠政策,努力留住創新人才。地質找礦單位的資金問題一方面通過政府撥款,一方面要學會自己融資,提高融資能力。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約束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讓他們按照規定流程進行工作。同時制定一定的激勵制度,可以提高找礦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
第三、現在的找礦工作需要應用信息技術對地質資料進行分析,通過勘探找到深處的礦源。例如,廣西大廠錫多金屬礦區的龍頭山100號礦體,可能是成礦流體充填在地下溶洞中形成的(Wang et al.,2004)[1]。常規的成礦流體是指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并流動到巖溶發育的地層。當這些礦物變成一種流動的液體后,流動到碳酸鹽巖地層中時會因為壓力的突然釋放而減壓,出現了沸騰的狀態。這是,金屬礦物則就會在這里沉淀,最終形成充填型富礦體[2](圖1)。
第四、在發展自身科技水平的同時也要積極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創建專業的找礦隊伍。也就是要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因為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與世界上其他的經濟貿易有很大的相似性,最多是說其商品帶有一定的特殊性罷了。因此,我們應該將國內的資源優勢以及國際的資源優勢進行完美的結合,走雙向發展的道路。比如說,我們通過鼓勵國內企業積極地與國外企業就中國的能源勘查與開發進行合作,從而學習他們先進的勘查、開發技術。同時,國家也可以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積極地去參與國際資源勘查開發工作。
四、結束語
從上文我們可以得知,地質找礦工作和社會其它行業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政府應該給予其應有的重視,加大投資,促進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的發展。要注意從實際出發,分析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的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政府要把握機會,迎難而上,努力發展我國的地質找礦技術,為我國經濟與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艷華.淺議地質環境改變與全球地質災害頻發的聯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1).
[2]孫麗,楊娜.遙感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J].品牌與標準化,201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