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亮
摘要:我國經濟發展,各地的橋梁道路建設日趨完善,建筑施工的方式也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改善,變得更加新式更加便捷。
關鍵詞:橋梁;墩柱;無支撐;建設
引言
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我國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無論農業、工業、民生、醫療還是軍事力量,都在科技的指引下每天進行著日新月異的發展和改變,自古以來道路的發展就受到每個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道路就好比人類身體中的血管,是在全國范圍內為各處各地輸送“營養”的基礎設施,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一個地區的道路不通暢,就會嚴重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我國國土廣袤,山川河流地形十分復雜,這使得有非常多的地方都需要架設橋梁才可通行,而在橋梁建造過正中,建造技術,施工方式、工藝,都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完善,變得更加省時、省力,本文將在下文詳細介紹一種在墩柱無支架的環境下進行橋梁施工的方法,在節省人力、資源、原料的同時,安全性也會大大提高,尤其適用于一些松軟土質、泥沼地形、山坡丘陵等特殊地質條件下的施工需要,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推廣性可靠性都很高的施工技術。
一、橋梁墩柱無支撐施工方式的具體內容
橋梁墩柱無支撐施工具體方式,一言以蔽之,即:以第一新建橋墩為起點,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向上,依建設先后次序作為施工操作平臺,隨著建設進程而向上不斷推進的一種施工作業方式。
二、無支撐施工方式的操作步驟
為方便闡述,我們可以用假設來模擬一個高架橋的建造過程。首先我們假設一架高架橋全部長度為700米,設計墩身為1.6*3.8m,1.9*3.8m,2.2*3.8m,最高墩柱為45.339m,墩柱與蓋梁分別采用相應的混凝土,運用常規的翻模和預埋鋼棒方式進行基建,那么在這個條件下,如何采用無支撐施工方式來操作呢?
首先,在橋梁墩柱翻模時候所用的鋼板相應高度的8毫米厚度的作為模板,在模板的四角使用斜拉螺桿,對拉螺桿各兩排為最佳,然后用鋼筋進行捆扎,即第一層捆扎之后,把模板進行排立,這時要注意的一點是各個模板之間所處水平面需保持一致,此外對垂直度的檢查也不可忽視,嚴格按照規定規范進行施工操作,為防止已經排立好的模板變形,可采用鋼繩進行加固;模板步驟施工完畢之后,即可利用模板搭建施工的工作平臺,利用圓鋼和角鋼進行搭建,以每一層模板的橫面為支點,并在工作平臺四周圍建欄桿和防護網,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安裝吊籃,其用途在于用來搭送施工人員,而其他大型的原材料,操作用工具、機械則用吊車進行運送。
其次,是蓋梁的具體操作步驟。在澆筑墩柱時留下150毫米的預留孔內插入鋼管,并放置工字鋼來作為蓋梁的承重支柱,在工字鋼上層排設建筑木方,每個木方之間距離不要超過1米,木方要進行嚴格找平,然后使用大塊的鋼板進行來底膜的安裝,由于木方和混凝土的密度性質,鋪設好的底膜通常會有1至2厘米的下沉,可預留頂高來應對。之后按照設計規定,用常規方式捆扎鋼筋和安裝模板,處于對安全的考慮,一定要保證模板的穩固,需要用螺桿進行加固,做后期水平和垂直度的調整。
三、橋梁墩柱無支撐施工時的注意要點
橋梁墩柱無支撐施工的整個建筑過程可分為準備期、模板安裝期、鋼筋捆扎期、混凝土澆筑期、操作平臺搭建期、直至拆除繼續搭建下一個平臺這樣幾個期間,在整個橋梁建筑中循環往復,有序進行,需要注意的有建筑工作中的幾個常見問題:混凝土保養及澆筑;預埋鋼筋等器件;工字鋼架設;模板安裝與拆除等。
混凝土的保養與澆筑分成“前中后”三個階段來看,前期應注意的有預埋器件的統計和檢查,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預埋的檢測,并檢查模板是否組裝符合要求,認為減少施工失誤;中期澆筑時,挑選配合比最佳的混凝土,混凝土狀態為穩定性強、顆粒勻稱、強度高,在拌合完成后,用專用器材進行澆筑,采用分層的手法均勻的進行澆灌,每層不宜過厚,否則會影響混凝土的性狀和凝結時間;后期將振動器插入混凝土,深度在5厘米左右進行振搗,留意預埋器件的位置,不要產生碰撞。
安裝模板時必須嚴格保持水平精度,對中調平,以保證穩定性,模板與模板連接處縫隙接觸平滑緊密貼合;模板之間架設鋼筋以支撐;捆扎鋼筋時可在已經搭建好的平臺上進行,由人工操作機器鏈接;從安裝第二節模板時起就要安排操作的人員扎好安全繩,同時安裝吊架;不可貪圖方便違規操作。
模板翻升階段應注意混凝土的凝結強度,符合設計指標后才可將模板進行翻升。首先拆掉模板的對拉鋼筋和管套,采用吊車整體提升。運送至相鄰墩柱的模板位置進行再次安裝,安裝步驟與前次一致。需注意在調運過程中的安全措施,避免造成工人或工具的損傷。
四、橋梁墩柱無支撐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性
我國幅員遼闊,各種地質地貌不一而足,數十年來的建筑經驗告訴我們,傳統的支架施工已經不足以滿足所有狀態下的橋梁建設了。舉例來說,我國云南、甘肅、新疆等地區,多山地,多溪流,多溝壑,如果在這樣的地形下采用腳手架式的建筑方式,由于土地的松軟和不平衡,直接會影響腳手架的穩定性,為了增加工人在作業時候的安全系數,必須將腳手架的下班部分進行加固,加密,橋墩越高,難度、資金和材料的耗費也會呈幾何級數隨之增大,建設難度成倍增加,搭建設備的增加會造成資金的大量浪費,費工費力費時,往往會事倍功半,拖慢整個進度,影響工期。相反的,若采用上文所述的無支架施工作業方式,則可以輕松的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僅節省了資金的投入,也降低了勞動的強度,相對應的也提高了勞動的技術含量和安全性能,尤其在山區的應用更能突出它在實用性上的優點,安全,高效,經濟性非常強。
五、 結語
建筑行業的發展,排在首位的都是對安全性的強烈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在有安全保障的環境下進行作業,安全生產必須是一切社會性勞動的前提條件,無支架的橋梁建筑模式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改進,不斷把新技術融入進去,去蕪存菁,這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終航向。
參考文獻
[1]周金濤,孫玉君.柱式高橋墩施工監理的實施及質量監控[J].中國西部科學.
[2]時濤.高橋墩(蓋梁)無支架施工技術[J].北方交通
[3]肖連勇.貴州惠水特大橋墩無支架施工技術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3年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