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華
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成為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小公民。以下是我在開展班主任工作中,就實行養正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嚴格要求,愛心相伴
“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只有具備良好的紀律,才可能有良好的學風和班風。而班級紀律好壞取決于學生的行為習慣,所以,我對孩子的態度是“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比如,在班會課上,我組織孩子們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行為規范》,明確告訴他們在課堂上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如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及時做好聽課筆記,不但要做個有能力的發言者,還要做個有修養的傾聽者;上課不許隨意走動,不許搞小動作,不許說與上課無關的話。課后,同學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不罵人、不打架;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讓孩子們明確學校的規章制度,做個文明的好學生。如果發現誰有違紀行為,我會及時地找他(她)談話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違反。
二、貴在引導,重在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貴在引導,重在訓練,訓練要始終貫穿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之中。在課堂教學中,重在指導和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讓學生明白上課要情緒飽滿,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在課后,教育學生,同學間要團結互助、有集體意識,要以學校為大家,以班級為小家,愛護公共財物,保持學校及班級的環境衛生,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當然,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視。因此,我總是主動地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漸漸地,教室整齊了,地面干凈了,學生言行舉止文明了……我想:這就是“態度之正”。
三、誦讀經典,感受愛心
學校倡導經典誦讀,我也一直在開展“課內外結合,誦讀經典”為主題的課題研究實驗。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課內外結合進行閱讀學習,更重要的是,我還注重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經典名著。
在這濃濃的讀書氛圍中,我引導孩子們讀《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一共有100多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心與心的碰撞,靈魂與靈魂的交流。一學期后,我班開展了一節別開生面的“經典誦讀匯報課”。課堂上,我給每個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這樣,每個孩子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正因為如此,當孩子們談到生活中的愛的故事時,他們稚嫩言語中透露出的童真感動了在座的所有老師與同學,讓大家得到了一次愛的洗禮。大家發自內心的話語都是:真愛無聲!正如古人說的“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課堂氣氛的活躍,孩子們發言的精彩讓我吃驚。仔細想一想這也并不奇怪,因為,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我相信,孩子們已經明白了,什么是“愛”!
四、品德教育,愛心至上
小學生年紀小,社會閱歷不足,違紀犯錯的事情難免發生,如果我們只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他們肯定會有抵觸情緒,因此,我們必須用“愛”來感化他們。記得我下鄉“結對子”回來后,又接手這個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次開家長會時,胡志文的爸爸單獨找到我,憂心忡忡地告訴我,在我去“結對子”的這一年中,他的孩子變了,變得不愛學習了,甚至對老師的話有抵觸情緒,專門和老師對著干,成績一落千丈,叫我快想想辦法,幫幫他。聽了他的話,我大吃一驚,因為這個孩子曾經在我班上是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于是,第二天,我找來了胡志文談心,仔細詢問了原因。他告訴我,他不喜歡新來的老師,新老師也不喜歡他,所以,他也不愛上她的課。我想,可能是老師剛來,不了解情況,他一時受不到重視,有了抵觸情緒,不愛上課,又受到老師批評,導致惡性循環。于是,我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認真學習,端正態度,一定會得到老師認可的,我期待他的轉變,相信他又能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聽了我的話,他用力地點了點頭。在今后的學習中,我經常給予他鼓勵的微笑,說的最多的兩句話就是:老師相信你!你又找回自信了嗎?在一次確定自己的座右銘時,我把他的座右銘改成了: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漸漸地,我發現,他舉手的次數越來越多,學習認真了,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又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六一兒童節民主評選優秀學生時,他的名字再次出現在黑板上。
這個學期,我驚喜地收獲了孩子們給予我的愛。我清楚地記得,那是5月10日星期五的下午,我與往常一樣捧著書本準備到班級上課,當我踏上最后一級階梯時,就聽見幾個孩子的聲音:“來了來了,馮老師來了!”聞聲后,我忙加快了腳步,以為又是哪個調皮鬼闖了禍。沒想到,一走到班級門口,就聽見“砰”的一聲,從頭上飄下五彩的禮花,班上同學大聲唱著《生日歌》,黑板上寫著大大的美術字:祝馮老師生日快樂!大部分孩子端坐在班級的四周,中間兩排桌子上放著一個大大的蛋糕和各種點心。看到眼前這一幕,我頓時喉頭哽住了,幸福的淚水不聽使喚地流了下來。看著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一股暖流涌上了心頭,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我當時激動的心情。我開心地接受著孩子們的祝福和各種可愛的小禮物,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謝謝孩子們!”這些孩子們竟然在我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精心為我準備了生日PARTY,只為了給我一個驚喜。他們確實做到了!那節課,我雖然分了一節課的蛋糕,但是,我和孩子們都是快樂的,我被深深地感動!看到他們學會了尊重和感恩,我想:“這就是品德之正。”
當然,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因此,我隨時和家長保持聯系,反映孩子們的在校表現,同時,也了解了他們在家的學習狀況,做好家長工作,希望家長在家里也要對他們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
(作者單位:福建省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