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荷 鄒世享
摘 要 長期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給我國帶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大量的資源消耗,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繼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共中央明確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對大學生進行資源節約教育意義重大,構建資源節約教育內容體系必須明確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原則、目的、內容和形式,資源節約教育就是讓大學生具備資源與環境科學的基本知識,樹立正確的節約意識,成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者。
關鍵詞 資源節約 教育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13
College Students' Resource-saving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ource-saving Society
LI He, ZOU Shixia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Extensive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to bring our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restricting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source conservation, resource conservation principles to build educational content system resource conservation education Students must be clear, the purpose, content and form resource conservation education is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basic knowled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establish the correct conservation awareness and become builders of a resource-saving society.
Key words resource saving; education; way
1 高校開展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繼承和弘揚傳統節約文化
我國節約思想源遠流長,底蘊豐厚,進入現代社會,節約教育應該同社會發展同步,根據社會要求來教授節約內容,選用切合實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研究資源節約教育有助于繼承和弘揚傳統的節約文化,豐富新時期節約文化的內容,形成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下的新的節約理論體系,為我國節約美德寶庫增添一筆新的財富。
1.2 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的內容
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思想意識多元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對象和要求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也要相應地變化,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如今,經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帶來的破壞,亟需人們提高資源節約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對大學生進行資源節約教育時不我待,大學生的資源節約素質已成為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源節約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將會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1.3 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培養接班人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未來的各類優秀人才大多將從他們中間產生,由于他們得到長期培養,知識結構學識水平都要高于普通民眾,他們參與社會建設的能力會更強,如果他們都有了較強的資源節約觀念,他們就會以身作則并影響一批人參與到建設資源節約型的社會的建設當中去。
2 當前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現狀
2.1 當前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取得的成績
根據教育部簡報《厲行勤儉節約,學校在行動》專輯所述,當前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及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取得的成績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資源節約主題活動方面。很多學校相繼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資源節約主題活動,如主題班會、學習專欄、專題征文和演講系列活動。二是資源節約制度機制方面。一些地區的教育部門建立完善節能考核獎懲制度,把節能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生活、教學工作,實現節能工作的制度化、長效化。三是資源節約教育創新方面。一些知名大學向師生發放《節能宣傳冊》、《低碳生活讀本》學習材料,邀請專家學者做節能報告,深入推動節能活動。
2.2 當前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資源節約教育的地位沒有得到提升。由于教育部未將提高全體學生的資源節約素質列入培養目標之中,與其他學科教育相比,資源節約教育還沒有提到應有的地位。二是資源節約教育的內容過于零散,缺乏系統性、連續性。沒有完整的資源節約教育的內容體系,使得學生接受資源節約知識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很難形成資源節約意識。三是沒有將資源節約教育滲透在各個學科教育之中。除了相關學科的課堂之外,其他學科的教育中幾乎沒有提及資源節約教育的內容。四是師資力量匱乏。我國高校中從事資源環境教育的師資力量十分欠缺,除了相關專業的任課老師,其他老師自身對資源節約知識的駕馭能力都有所欠缺。
3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體系構建
隨著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提出,開展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已成為必然。資源節約教育涉及的內容廣泛、對象眾多、方法靈活,是一個龐雜的系統。
3.1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目標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目標,就是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基本國策的指導下,宣傳資源環境形勢,普及資源節約知識,提高資源節約意識,使大學生具備資源與環境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理解資源危機、關心能源問題,樹立正確的節約意識、形成節約行為和節約習慣,積極主動地參與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促成可持續發展,實現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
3.2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基本內容
資源節約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要改變現在資源節約教育內容上零散、單一的現狀,重點是構建資源節約教育的內容體系,重視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內容的全面性。
一是要進行資源國情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從中國的國情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問題,通過系統而深入的資源國情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認識到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人口還要增長,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認識到資源短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從而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①
二是能源教育。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必須加強對資源的節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教育可以使人們真正理解能源危機和能源問題,在高校進行能源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關心能源問題、提高節能意識、增長能源知識。能源教育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1)能源概念;(2)能源知識;(3)能源技術;(4)能源與人、環境的關系;(5)節能行為。②
三是資源節約政策及法規教育。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資源節約政策和法規,對大學生進行資源節約政策法規教育,一方面讓大學生深入了解國家政策和法規導向,使資源節約活動在依法有理有據的前提下進行;另一方面讓大學生明白浪費行為的嚴重危害,使自身行為得到政策法規的約束。
四是節約行為養成教育。要讓學生明白具有節約意識、節約習慣和節約能力的人是高素養的人,讓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得到傳承。節約行為養成教育的內容包括節約經驗、節約知識、節約觀念,從節約行為和表象到節約的概念、理念、理論和原理,③樹立學生的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更做到以節約為榮。
3.3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形式
在對大學生進行資源節約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課堂教育是重要的途徑,學校首先要需要明確資源節約教育的必要性,在課程計劃和課程設置中確保資源節約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為了提高資源節約教育的實效性,高校在傳統課程講授得同時,需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資源節約理論知識能聯系實際。
4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的具體途徑
4.1 資源節約教育進教材
很多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注重節約意識的培養,而國外很多學校已經把節約教育明確列入了學校的培養目標,并且在學生的教材中融入節約教育的內容。我們要借鑒其他發達國家在開展節約教育過程中有益的經驗,對我國的資源節約觀教育加以完善。所以,我們也應將資源節約教育納入學校課堂教學的內容,拓寬課堂教學的范圍,把資源節約教育相關的基礎性知識滲透到所有學科中去,同時要在公共政治課本中形成獨立的章節。
4.2 適當增加相應的資源節約觀教育的選修課
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的產生乃至解決往往涉及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領域,而政治公共課也無法將資源節約教育的相關內容講授得更具體更深入,所以除了高校常規課程之外,開設專門的資源節約觀教育相關選修課程也十分必要。在高等教育中開設資源節約觀教育的選修課,可以面對全體學生開設不同層次的資源節約觀教育課程。
4.3 建立節約資源的常規管理制度
制度建設是資源節約觀教育的重要保證,用制度約束來增強學生的資源節約觀念。首先是對水電能源進行嚴格的配比。學校應分類制定場所設備設施的節水節電管理規定,對公共場地的水電實行嚴格控制。其次是對書本及辦公用品進行重復利用。學校應對辦公用品的采購實行控制定量,提倡重復使用、徹底使用,對舊教材、圖書學校也可以進行統一的回收再利用。再次是學校應該為資源節約建設確立責任人。小的方面,在教學樓和宿舍樓都可以請樓管或者宿管對用水用電情況單獨關注;大的方面,學校領導要對節約型校園的建設承擔更多的責任。
4.4 開展豐富多彩的資源節約實踐活動
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應該與各類的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社會實踐、實地考察以及案例分析,使學生直面資源節約問題,將課堂所學的原理、基本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有利于鞏固加深。例如,在每年的地球日、環境日、土地日等各種環境保護日開展宣傳活動,與資源節約教育的教學內容及實驗、野外考察相結合;在相關學科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大學生自發地組建資源節約教育協會或社團,以社團為核心在高校內外輻射展開資源節約教育實踐活動。
總之,提高大學生的資源節約意識,大學生資源節約教育勢在必行。為了更好地在我國大學發展和實施資源節約教育,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應該對資源節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幫助大學生在新時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總結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徑,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做出貢獻。
注釋
① 劉希平.弘揚節約文化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J].群眾,2006.9:29-34.
② 左遠志,楊曉西.大學開展能源教育的新視角[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2.2:101-103.
③ 趙維泰.節約教育要義[J].新西部,2007.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