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立輝
摘 要 高職院校輔導員承擔著校風建設、學風建設的重任,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之一。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是否健康、穩定、長期地發展,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學校文化的傳播。筆者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等相關理論探索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關鍵詞 輔導員隊伍 專業化 職業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35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Building
QI Lihui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Abstract Counselo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bear school spirit construction, style construction of respon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strength training high-quality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Counselors vocational colleges is healthy, stable, long-term relationship to develop students' growth and spread of the school culture. The author uses Maslow's theory,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spe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unsel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counselors; specialized; professional
1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工作是負責在校大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困難生認定以及國家助學貸款初審、評獎評優、違紀處分、綜合素質培養、心理輔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黨員和團員發展、管理等和大學生成長成才息息相關的工作,是大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服務者和指導者。輔導員工作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又是學校文化和理念的傳播者主戰場。輔導員工作受到各級政府和高校重視的同時,輔導員隊伍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又面臨著很多問題:
(1)輔導員職業認同感低,流動性大。輔導員工作經常被看作是通往高校工作的跳板或工作再選擇的中轉站。對于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來講,其對專業任課教師的要求不僅局限于專業知識結構的完整,更重要的是實際工作經驗,大部分應屆畢業生很難符合此條件,因此很多人就選擇以輔導員工作為跳板進入高職院校工作,然后再根據個人規劃轉至其它工作崗位。
(2)輔導員工作面寬、瑣碎,工作時間長,壓力大。面對90后學生依賴性較強和高職學生創造力有余、自律性不足的特點,高職院校輔導員要承擔更多的家長和保姆的責任,工作的內容幾乎涉及所有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內容,工作大到學生生病住院小到學生宿舍燈管報修,工作24小時待命,工作壓力大,導致很多輔導員不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
(3)輔導員上升渠道窄,出路單一。雖然2006 年教育部頒布的第 24 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了輔導員的身份:“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由于工作性質和內容的不同,輔導員又很難向專任教師和行政干部靠攏。
2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涵義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是解決目前輔導員隊伍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對于這一點業內人士的認識比較統一,但是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如何界定目前仍沒有定論。
(1)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涵義。對于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趙明吉,周瑩認為專業化是使輔導員隊伍向專家化目標邁進的必要和基礎,高校輔導員隊伍必須從角色定位專業化、素質專業化、結構專業化、管理專業化四個方面不斷地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張麗玉認為輔導員專業化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輔導員工作內容的專業化、輔導員培養模式的專業化以及輔導員具有較高的職業認同感。筆者認為,輔導員的專業化是指輔導員通過自身努力學習、專業培訓、經驗積累等方式在輔導員工作范疇某一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具有獨立解決較高級的問題的能力,逐步成為該領域專家的過程。
(2)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的涵義。對于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趙明吉,周瑩認為輔導員職業化概念應包括輔導員職業化素養、輔導員職業化技能、輔導員職業化行為規范三個部分內容;覃干超認為“職業化”是指達到一定的專門教育或培訓并獲得輔導員職業資格的要求,具備相應的職業素質,按照輔導員崗位職責及管理制度長期從事該項工作的過程。筆者認為,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是指通過對輔導員工作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輔導員具備相應的職業素質,并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相關工作的過程。
(3)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關系。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可知,人的需求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結合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筆者認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主要體現在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上,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主要體現在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上,因此,職業化是專業化的前提,專業化是職業化的基礎。但對于更高一級的系統來講,兩者又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交替、相輔相成的動態過程,只有兩者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進程才能不斷向前推進。
3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輔導員工作的順利開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輔導員隊伍中來,積極探索,不斷研究社會轉型過程中大學生可能面臨的新問題或新情況,并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提出與之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有針對性地開展“三觀、三義”教育,健全大學生的人格和心理素質,幫助大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場可持續發展能力。
(2)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可以穩定輔導員隊伍,通過輔導員隊伍開展的校風建設、學風建設可以促使大學生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積極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幫助高職院校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技術過硬、綜合素質強的應用性人才。
4 構建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途徑
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要增強輔導員崗位的社會認同感、吸引力和持久力。根據唯物辯證法事物發展的基本觀點可知,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事物的發展離不開內因和外因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也應該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協調統一。
4.1 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側重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更多地屬于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范疇。在此,筆者借助美國學者彼得·圣吉1990 年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提出的“學習型組織”理論化來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
“學習型組織” 是力求精簡、扁平化、彈性因應、終身學習、不斷自我組織再造,以維持競爭力為宗旨,是一種人人參與學習、改善和提高組織能力的理念?!皩W習型組織”包括五項元素,即:自我超越、改變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基于此,筆者希望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來進行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1)自我超越。每一個輔導員都應該養成勇于創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在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需求,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建立適應組織發展需要的制度和規范。(2)改變心智模式。每一個輔導員都應該學會思考,學會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和分析問題,不斷吸收新知識、掌握新方法,與時俱進,做到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處理學生問題。(3)建立共同愿景。輔導員隊伍應該建立共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凝心聚力,提升組織內部的認同感和責任感,讓每個輔導員都有意愿為實現輔導員隊伍的共同目標貢獻力量。(4)團隊學習。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學習,要求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負責領域的新知識和新方法,共同進步,推動輔導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和能力,使其向更高的平臺發展。(5)系統思考。輔導員隊伍在工作中,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既有統一的處理問題的原則又有各自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充分利用輔導員隊伍的人員知識結構和個性化特點,優化輔導員隊伍的結構。
4.2 外部環境
外部側重于輔導員隊伍建設體系的建立和制度的健全,屬于輔導員隊伍職業化范疇。在此,筆者將緊緊圍繞標準的確立和制度的健全來探討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建設。
(1)建立輔導員準入機制。筆者認為對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的首要問題是建立輔導員的準入機制,統一標準,嚴格把關,讓更多適合且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人加入到輔導員隊伍中來。輔導員的準入機制可以從建立輔導員崗位標準、面試考核機制和輔導員持證上崗等工作開始。
(2)建立輔導員培養機制。依據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等參考標準對輔導員進行分工,并根據其在工作中的表現和知識結構需要,推薦其參加基礎性和專業化的培訓,促進輔導員掌握所負責工作領域所需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技巧,提升其與工作的匹配度。
(3)建立輔導員考核評價機制。根據輔導員崗位不同領域的要求,建立相關的輔導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配以合理的權重,采用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重在過程,體現結果。通過考核評價,提升輔導員工作效果和效率,提升工作質量的同時提高工作能力。
對于日常表現和考核評價結果都較差的輔導員可以啟動退出機制,將其調離輔導員隊伍。
總之,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需要通過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來共同促進,通過輔導員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輔導員隊伍建設體系的建立和制度的健全,來保障輔導員隊伍健康、穩定、長期地發展。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政府、學校、社會以及更多的人予以關注。
參考文獻
[1] 趙明吉,周瑩.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建設[J].工會論壇,2007(9):126-127.
[2] 張麗玉.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思想工作探索,2008(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