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慧 倪歡 彭子珅 王祺達 朱杰 陳思宇
摘 要 盲童是社會一大弱勢群體,視覺障礙使他們生活中存在諸多不便。針對這一情況,本研究從盲童飲食著手, 運用感覺補償的方法,根據心理學、材料學等設計學知識,對盲童餐盤進行設計探索。從人類除視覺之外的其他感官 體驗出發,著重探究用其他感官來替代視覺引導的盲童餐盤改良設計。該產品的設計旨在改善盲童因視力障礙導致 端餐盤不穩、找不到碗筷擺放位置等不便情況,符合人機工程學標準,整體具有濃郁的人文關懷元素。
關鍵詞 盲童餐盤? ?設計探究? ?感知覺補償
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25
Blind Children Plate Design by Use of Feeling Compensation Act
WU Jiahui, NI Huan, PENG Zikun, WANG Qida, ZHU Jie, CHEN Siyu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Blind children is a big social vulnerable group, making them visually impaired, there are many inconveniences in life.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this study started from the blind diet, the use of sensory compens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psycholo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other knowledge to the design of the blind plate design exploration. From other senses except human visual experience starting with a focus on exploring other senses to replace the blind visual guide plate improved design. The product is designed to improve visual impairment due to lead the blind side plate instability, can not find inconvenient situ- ations such as the placement of dishes, ergonomic standards, with a strong overall humane care element.
Key words? ?blind children plate; design inquiry; feeling compensation
0 前言
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國際上便成立了世界盲人聯盟,在 技術研究、康復就業、社會開發、婦女事務方面為盲人開展了 很多便利化的設施體系。如今在國家的號召下,關愛弱勢群 體,為殘障人士而設計,成為現在越來越重要的人文趨勢。努 力消除障礙,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是無障礙設計理 念的核心。①因此,本研究選擇盲童——這個特殊的視覺障礙 群體為研究對象,考察他們在心理、行為、需求方面的特征;選 擇以“盲童餐盤”為研究點,進行無障礙產品設計的探討,解決 盲童在使用餐盤過程中由于視覺障礙而引發的問題,進一步 避免他們由于自身缺陷導致的自卑心理,緩解心理壓力,一步 一步向正常人的生活靠近。旨在拋磚引玉,呼吁在產品設計 中傾注對社會弱勢人群的關愛,體現設計的人性化理念。
1 盲童餐盤的現狀
現階段盲童學校使用的餐盤即市面上的普通餐盤,存在 很多弊端。首先,盲童使用時因為視力障礙,難以準確尋找到 碗筷及菜肴的位置;其次,端盤時因為控制不好平衡性導致端 拿不穩,容易灑出菜肴;普通餐盤選用不銹鋼材質,冰冷光滑, 觸覺感受不佳;再次,顏色單調乏味,不利于相當一部分視弱 者的食欲以及視力康復。本研究針對考察所發現的大量現有 的產品缺陷,從盲童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結合盲童的生理、 心理行為特征,重新思考真正適合盲童使用的餐盤的設計,力 求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細節處照顧盲童使用時 的情感,達到治療、關懷兩不誤的效果。
2 盲童餐盤的設計導向
心理學界對視覺障礙兒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 是視覺障礙對兒童心理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二是這些影響是 否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得到最大限度的補救。圍繞這些問題 又形成兩種看法,即缺陷假說和補償假說。②本文運用到的補 償假說認為,視覺上的障礙,會促進其它感覺系統的功能,進 而在聽覺、觸覺或其它感覺上形成良好的能力,以彌補視力受 損所帶來的信息不足,整個認知系統功能不會有實質性下降。 無障礙設計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協調人—機—環境 系統,為殘疾人消除了障礙,并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對于視 覺障礙者,通過對其生理及感官代償現象的分析,可以使用“使 產品性感起來”的無障礙設計方法,從而對視覺障礙者的生活 給予幫助。③研究結果表明,全盲兒童在純音的辨別力和觸覺 的感知度上的確好于正常兒童,因而此次餐盤設計十分注重 盲童聽覺與觸覺優勢體現。
對現有的盲童餐盤進行改良設計不僅只滿足吃飯的需求, 更應該綜合考量使用者的體驗感受。盲童的需求,應包含使 用的舒適性和愉悅性。化視覺障礙為觸覺聽覺優勢,將盲童 餐盤的設計,從顏色、安全、舒適、美觀、功能等角度進行改良, 進而體現盲童餐盤真正的價值。
3 運用盲童感覺補償法的盲童餐盤設計
根據研究,本項目組設計了數款方案,最終選取了如下方 案(見圖 1),分別從觸覺優勢、聽覺優勢和造型優勢三方面量 身打造適宜盲童使用的餐盤。
盲童在使用餐盤過程中難以準確尋找到筷子、勺子、菜肴 的擺放位置,容易被燙到,或者碰落物件,對此,需要對餐盤的 外形進行改進,增強適合盲童的可辨別性。在餐盤的改良設 計中,在碗邊緣制作便于端拿的凸嘴,如圖 1-①,在餐盤外表 面與碗筷勺外表面增加排列狀的指引性小凸點,如圖 1-④,運 用盲童強于常人的觸覺優勢,可使盲童手指沿著小凸點的指 引,找到各個物件的擺放位置,降低手指被燙傷的風險,細節 處體現人文關懷。
3.2 具有聽覺優勢的盲童餐盤設計
盲童餐盤設計附置靈敏度極高的震動鳴叫儀,如圖 ?1-②, 在端拿過程中,倘若餐盤有小幅傾斜時,震動鳴叫儀檢測出來 并且發生鳴叫提示盲童。盲童收到提示后依據其聽力優勢, 及時擺正方向,避免灑落菜肴及筷子、勺子等物件。這一設計 點不僅體現了產品使用時的平衡功能,也照顧到使用者的情 緒反應。
3.3 具有造型優勢的盲童餐盤設計
產品除了作為工具使用外,還承載著科技、文化、藝術等 價值。考慮到盲童中存在著一部分的視弱人群,改良后的餐 盤外觀一改之前冰冷光滑的不銹鋼生硬的感受,運用硬質塑 料打造,輔之以橘色的顏色,并且配以具有超強粘性的綠色硅 膠,即可增強碗筷勺的牢固性,又能大大增加食欲,對視弱人 群有一定意義上的輔助功能,體現人情味。將色彩要素融入
其中,給使用者產生深刻的影響、美好的視覺體驗。
3.4 盲童餐盤設計小結
團隊在對盲童餐盤的設計探討中,發現在無障礙設計中, 體驗設計是最直觀最易接受的方式。產品體驗設計是從人的 心理角度出發,考慮產品的人文關懷以及用戶心理的滿足感 使人在使用產品時有種愉悅感。產品設計除了要有良好的功 能以及能夠讓人易學會使用外,更重要的是產品要使人感到 心情愉悅。可以說產品體驗設計是在產品的功能與產品使用 者的心理之間尋求一個統一的契合點,并且把兩者有機地結 合起來。④因此,團隊心理、行為、需求這三個層面出發,著重探 究用觸覺聽覺其他感官來替代視覺引導的盲童餐盤改良設計。 增添指引性小凸點,震動鳴叫儀,硅膠三個設施,便捷盲童找 準定位,輔之以提升視力的橘色顏色,將有效提升盲童的使用 體驗,減少盲童的自卑心理。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越來越多, 對產 品也提出了更為人性化和人情味的設計要求。本文以盲童這 一特殊的群體為例,在了解他們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為特征 的基礎上,運用感覺補償的原理,成功研發了一款餐盤,有效 解決了盲童使用時的不便,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方法。
*通訊作者:陳思宇
本項目受浙江農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 項目(項目號:201305)和浙江農林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創 意設計方法”(項目號:2013130002)聯合資助
注釋
① 文艷群. 基于無障礙設計理念的產品設計研究——以視覺障礙者為例 [J].
設計藝術研究,2013(1).
② 劉旺.盲童與正常兒童類比推理的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0.
③ 文艷群,董繼先.初探視覺障礙者的產品設計方法[J].美與時代(上),2011(1).
④ 寇樹芳,武帥.無障礙設計中的盲人用戶產品研究[J].科教導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