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璇
摘 要 在幼兒教學中,保障幼兒人身安全是幼兒園的重要責任,而提高幼兒的災難認知能力對于保障幼兒人身安全有著重要
意義。作為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應當積極重視幼兒災難認知能力的培養,提高幼兒災難認知能力。本文對綏化市某幼兒園大班
幼兒災難認知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了該幼兒園在大班幼兒災難認知能力培養方面存在著一
些問題,相當一部分大班幼兒缺乏較好的災難認知能力。在此基礎上,針對大班幼兒災難認知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
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幼兒園 大班幼兒 災難認知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93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Disaster Awareness
in a Kindergarten in Suihua City
WU Yix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kindergarten,
and improve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ies disaster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safety of childre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s a kindergarten and preschool teachers, foster children should be actively pay attention to disaster cognitive ability to
improve disaster infant cognitive abilities. In this paper, the case of Suihua City, a kindergarten children's cognitive
disaster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disaster cognitive ability,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lack of a better class children disaster cognitive abilities. On
this basi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on a number of issues for preschool disaster cognitive abilitie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children; disaster awareness; investigation
本文通過對綏化市某幼兒園大班幼兒災難認知進行了調查,研究了某幼兒園大班幼兒對災難認知的狀況,通過幼兒對災難現象
、成因、對策和災難避免策略的認知的研究,發現幼兒對災難概念、災難后果、災難對策等認知呈現出不同水平的問題,同時
,作者也提出了解決幼兒對災難認知的問題的策略,彌補了幼兒在災難認知方面的不足。
1 幼兒災難認知概念
幼兒災難認知也就是指幼兒對于各種災難現象的認知能力,幼兒時期是認識世界的初始時期,對于災難的認知也是如此。主要
包括對于災難的概念認知、后果認知、應對措施認知等等。
(1)災難概念認知:災難概念認知指的是幼兒對于災難這一現象所形成的認知,包括對于災難的形象理解、災難知識儲備等
等。幼兒由于缺乏相關的社會經驗,還沒有對災難現象形成較為形象的認知,因而幼兒災難認知便主要是其對于各種災難現象
所形成的自我理解和想象能力。如火災、水災、地震等等,通過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和想象災難現象,了解災難的危害
以及形成原因、發生現象等等。
(2)災難后果認知:由于幼兒園大班幼兒處于4~6歲階段,對災難發生的現象還無法充分理解,他們只知道在災難發生的那
一瞬間,災難的毀滅性力量十分可怕。當他們在現實生活或者在電視熒屏這中看到災難發生時,他們能夠看到火災燒毀房屋、
灼傷人類,洪水暴發沖毀房屋、淹沒莊田,大地搖撼,損壞道路……這些現象。因而災難后果認知也就是幼兒對災難現象能夠
有清楚地認知,了解一些常見災難可能產生的后果以及可能對幼兒本身產生的危害。①
(3)災難應對措施認知:這主要是指幼兒對于一些災難現象、災難后果等形成一定認知基礎上了解應對災難的措施,如何在
災難中保護自己。例如一旦發生洪水爆發,應當讓幼兒了解應對洪水的方法,并且還應當提高幼兒應對災難的能力。
2 幼兒災難認知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充分認知災難內容
部分幼兒對災難概念認知混淆不清楚,使他們錯誤的理解了災難的各個概念,將其張冠李戴。幼兒對災難概念認知的錯誤,將
直接導致幼兒無法形成對災難正確的認識,他們會將這種錯誤的理解留在腦海中。長期下去,他們就將這種理解形成一種固定
的思維,在短時間內無法改正。在以后災難發生時,他們就會將這種錯誤的概念冠之以名,有時候還會采取錯誤的措施來應對
災難,導致后果不堪設想。由此可見,幼兒對災難概念認知的錯誤會帶來多嚴重的后果。既然災難發生有現象,有形成原因,
那么就必須要有應對災難的對策和方法,這才是減少傷亡,降低災情的根本途徑。可是幼兒園的幼兒對災難應對策略一無所知
。在災難來臨之際,幼兒不是被嚇得驚呆、惶恐不安,解釋被嚇得嚎啕大哭,在災難面前,他們只有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他
們對災難對策認知的情況可謂是十分糟糕。
2.2 沒有充分認識到災難的后果
災難的毀滅性和帶來的破壞性是無法估量的。對于災難發生以后,錯誤的衡量災難后果將會給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而
幼兒卻正是這樣。他們無法對災難的后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災難的后果出現了錯誤的評價,導致他們在災難中沒有良好的
心理素質去面對災難,對自己和他人造成重大的傷害。
幼兒過輕估量災難后果,會使他們產生驕傲的心理,他們會因此認為災難過后其實并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災難的后果也
不會太嚴重,因而導致他們產生浮躁的態度,不把災難后果當成重要的事情,結果往往會因為幼兒輕視災難后果,導致采取急
救措施不得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幼兒對災難后果認知不充分,過分夸大災難后果,結果造成人員恐慌,給急救工作人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加劇了在災難
中人們的恐慌程度,使人們更加不安。②此外,幼兒還給自己帶來了負面影響,由于過分夸大災難后果,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
,神經緊張,帶來不良的情緒。
2.3 沒有掌握災難的應對措施
幼兒對災難對策的認知可以說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由于他們在災難開始的時候不知道災難因子,在災難發生過程當中和災
難之后,他們又對災難的后果無法進行準確的估量,甚至連最基本的災難概念都模棱兩可,最終導致幼兒對災難應對措施認知
也不清楚,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解決,因而釀成大禍。
災難對策是解決災難的首要手段和方法,幼兒對災難應對措施認知的不足,將嚴重制約著幼兒在災難中的表現,甚至會威脅到
幼兒的生命,對他們的安危造成很大的影響。
3 培養幼兒災難認知能力的策略
3.1 提高幼兒對災難概念的認知能力
當幼兒連基本的災難概念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老師和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防范也應該加強對幼兒災難概念的認識,讓他們對各
種災難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了解。
為了能讓幼兒更直接的對災難概念有一個清楚的了解,應該強化幼兒對災難概念的認知,應該對幼兒提供直接感知和操作的機
會,讓幼兒直接或者間接接觸類似的事物,使他們逐步明白災難概念。通過聽覺來分辨災難的差別,區別災難的大小;用視覺
來觀察是那些災難的發生;用觸覺感知災難的毀壞性和破壞性,用手直接或間接觸摸災難體,感受災難的大小、干濕、溫度等
。利用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和操作機會,幼兒會很快地對災難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一個有意義的主題,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概念并作關聯的認知,可以體現生活而又不脫離生活。當主題完成的時候,幼兒
將從中獲得一些關于災難概念初淺的認知。
語言是幼兒掌握概念的重要工具。當幼兒在沒有形成任何概念或者對概念沒有清楚地認知之前,他們的概念認知往往是根據語
言來獲得對概念的認知。這種通過語言來獲得概念的行為,可以用具體事物來代替語言。這對抽象的災難概念具有很強的概括
性。③
在給幼兒傳授自然災難概念,例如講到地震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幼兒播放有關地震的視頻,邊看邊為他們講解有關地震的知識
,讓他們慢慢了解地震的概念。講到火災時,老師可以給幼兒點燃火進行示范,讓他們感觸火災的熾熱溫度,知道躍動的火苗
有可能就是火災……通過講故事、看影視、閱讀書籍來幫助幼兒強化對災難概念的認知。
3.2 提高幼兒對于災難后果的認知能力
當幼兒無法正確估量災難的后果時,就需要老師或者家長對幼兒進行示例警示災難的后果,讓他們明白災難后果的嚴重性。
在示例警示災難的后果時,語言對幼兒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為幼兒看不到真正的災難,無法感知災難的后果,因此老師和
家長要改變教育方法,可以采用圖形來示例警示。
講到災難后果的嚴重性,不妨給幼兒以展示圖片的形式來對他們進行警示。例如在講到地震時,給他們展示四川地震所帶來的
后果,諸如倒塌的房屋,破損的道路,圍困在廢墟中的人等等來對幼兒進行示例警示。洪水無情的沖毀道路,淹沒莊田,席卷
走人畜,用這些圖片足以告知幼兒災難的后果,對他們祈禱警示作用。
3.3 提高幼兒對災難應對措施的認知能力
在幼兒無法采取正確的災難對策下,應該有老師或者家長出面,為幼兒宣講正確的災難對策,讓他們明白在災難來臨或災難過
后,應該如何采取正確的策略來應對。
言語宣講對幼兒來說是最恰當的方法,他們這個年齡段不會自主吸收知識,只有依靠老師、家長灌輸正確的知識。老師應該告
誡幼兒,在災難降臨時,首先要保持冷靜鎮定。如果是地震發生,幼兒在家里,如果能逃出去,要盡快跑出去,如果短時間跑
不出去,告訴他們要盡可能蜷縮在墻角,雙手抱頭。火災發生時,用濕毛巾捂著口鼻,低著頭,彎著腰逃跑,如果火勢大,將
水倒在衣服上逃生。
4 結束語
任何重大災難事件往往都超出了幼兒的認知和理解范圍,無論他們身處何方,他們的身心都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為了減
少災難發生對幼兒的傷害,應該加強幼兒對災難的認知,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和自我防范意識。
注釋
① 李言.我國學校災難教育的現狀與反思[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2).
② 許小平,段吉清.災難教育:教師的必修課[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2).
③ 楊挺.災難教育: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寫在汶川地震災難之后[J].中國教育學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