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疆大學多民族學生共同學習環境下“綠色化學” 公選課的現狀。說明了撰寫小論文在教學中的作用,總結了培養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生寫作小論文水平的做法和體會。
關鍵詞 小論文 多民族 綠色化學 公選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48
Application of Writing Small Paper for the "Green
Chemistry" Public Elective Course
WANG Fe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830046)
Abstract The reality about "green chemistry" of public course at the condition of multi-ethnic students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Xinjiang university was analyzed. The role of writing small paper in the teaching was illustrated, som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rais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writing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small paper; multi-ethnic; green chemistry; public course
公選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養專業面廣、綜合素質高、具備文理工等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向寬口徑、厚基礎、綜合化、素質化方向發展中享有重要意義。①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是當今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化學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污染的化學。是減少資源消耗、開發新能源、消除環境污染、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科學基礎。國內外許多大學比如澳大利亞Monash大學,美國Scranton大學,美國Illinois大學,美國波士頓Massachusetts大學,我國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等等均開設了“綠色化學”課程。新疆大學于2005年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綠色化學”公選課。課程將學生領進了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介紹了用化學原理研究工業、農業、醫藥衛生、日常生活等等領域中的綠色化知識,以其新穎的知識體系,多樣化的內容滿足了學生渴求知識的需求,在提高學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新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等47個民族。多民族學生共同學習是新疆大學的特色。作為綜合性大學,新疆大學現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九個學科門類的89個本科專業。因此,“綠色化學”的課堂上有眾多少數民族學生參與,此外,由于各專業學生選課積極性高漲,課堂人數較多,每個班多達120人。在這種母語不同,專業不一,學生眾多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是“綠色化學”教學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我們認為:在公選課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尤為重要。積極的參與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形成自主學習的氛圍,有利于培養正確的思考方式和創新意識。而撰寫小論文在調動學生積極性,開拓學生思維能力,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參與能力等方面顯示出了獨特的作用。將其應用于綠色化學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撰寫小論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為了把握好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思想和技術上的細致工作,總結出一些做法與體會。
1 小論文的組織與實施
綠色化學公選課的教學重點向學生介紹綠色化學思想、原理和技術。提高的學生知識水平,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小論文的完成過程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嚴格的訓練。課程內容豐富,具有實際應用性強的特點。而選修課的教學目的不同于專業課,我們在指導小論文寫作時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思想重視:寫好小論文,首先要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這項工作并能主動樂意完成論文寫作。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非常重要。為此,采用了“角色互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將論文的重要性和在本課程的作用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介紹給學生。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讀物包括科普文獻,專業研究和前沿報道,使他們認識到論文在記錄和傳播科學研究成果,表達科學思想和學習知識中的重要作用。在講授重要概念,典型工藝和實際產品性能等內容過程中,穿插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學論文,介紹當今社會中綠色化學的發展和研究進展,使學生對論文有足夠的感性認識。 在此基礎上與學生進行“角色互動”:即讓學生將自己模擬成論文的作者,讓他們思考一些問題,例如:“如果我是論文的作者,看到自己成果和學術觀點得以發表,我有怎樣的感受”,“如果我是論文的執行者,我該怎樣做”,“如果我寫小論文,有哪些收獲,會得到怎樣的鍛煉”等等。這種“角色互動”能夠引導學生理解和思考小論文的作用和重要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組織動員學生撰寫小論文的工作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打好知識基礎:課堂教學內容是小論文的主要來源。一篇高質量的小論文,一定是以堅實的科學知識為基礎。為了使學生掌握好“綠色化學”的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真組織教學內容,以綠色化學原理,綠色化學技術和綠色化學產品為主線,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系統掌握知識理論與實踐。為了加強理解,在教學方法上,將傳統課堂的講授與課堂討論、課外自學、互動等教學方法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提出了適合本課程的多維互動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等提高教學效果。這些做法,為學生撰寫小論文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
合理選題:寫什么,是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撰寫小論文遇到的首要問題。傳統上有教師統一命題和學生自己命題選題方法。由于參加課程學習的學生民族成分多,專業不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別。因此,論文的題目需要兼顧不同民族,不同專業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統一命題會在題目內容、難度和廣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兼顧不同類型的學生。雖然學生自己命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并培養其總結提煉的能力。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現在題目內容分散和普遍簡單兩方面:有的題目與綠色化學知識相差甚遠,不能反映學生對本課程的掌握程度;有的題目科學元素較少,不能反映出論文應有的學術內容。為了保障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兼顧學生的不同需求,我們采取教師命題和學生選題的兼容模式:教師先提出要完成的小論文的主題內容,學生自擬論文題目,即在選題過程中,教師把握方向,學生具體凝練與操作。教師提供的論文內容要體現公選課理論聯系實際,貼切社會和生活的特點。不能太深而超越學生現有水平,也不能太淺而反映不了小論文的學術水平。此外,論文內容要全面,比如綠色化學原理,綠色化學技術,綠色化學產品,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綠色化學前景等,給學生多一些選擇,使他們按照各自感興趣的內容選題,保證論文質量。
形式多樣:對于多民族多專業的特點。采取“百花齊放”的論文形式更能發揮學生各自的優勢。論文可以是一份調查報告,可以是對某一知識點的討論與總結,可以是一個研究結果或工藝設計的介紹,也可以是一份新聞報道。這樣做,符合了多民族,多專業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角度講,達到了“投其所好”的效果。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風采的平臺,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專業和寫作特長,將綠色化學的知識和成果表現出來。此外,形式多樣也為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和諧,調動了學生寫論文的積極性。
嚴格要求:從科學意義上講,撰寫小論文具有嚴密的思維體系、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雖然學生撰寫是課程相關知識的介紹、總結或綜述。也必須嚴格訓練,體現論文的學術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創新性,建立扎實的基礎知識體系,培養良好工作作風。根據課程特點,我們重點把握了文獻查閱、論文格式和創新性等環節。文獻是高質量論文的支撐材料。準確查找和合理分析文獻,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保證論文質量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將文獻檢索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介紹圖書館的數據庫資源和查閱方法,同時也提供了與相關的網絡資源和圖書資料,引導學生利用資料平臺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課堂上,針對每個學習專題,均提供2~3篇參考文獻,指導學生分析文獻內容,提煉重點和精華。要求學生在論文寫作時必須運用一定數量的參考文獻。論文格式的規范性是是體現論文內在質量的外在表現,是對學生基本功訓練的重要內容。在指導學生撰寫論文的實踐中,要求學生寫好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論文要素,嚴格按發表論文的統一格式要求寫作。為保證小論文的新穎性,要求學生明確論文內容和論點,擺出充足的數據和論據,合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正確的結論。
自評互評:將論文的評價標準公布給學生,要求他們在提交之前認真自我評價評或互相評,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樣重要。通過評價,學生能夠認真思考自己的觀點,分析所出現的問題并加以糾正,能夠總結經驗提高寫作水平。評價內容包括選題的合適度,內容的明確性,觀點的新穎性,論證的邏輯性,論文結構的合理性,文字表達的規范性等。此外,評價標準要能體現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水平,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
加強交流:交流是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很好的渠道。在綠色化學的課堂上,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小論文作品以報告或專題講座的形式在課堂上介紹給老師和同學。合理安排報告者的民族、專業和報告內容。要求報告人在認真準備的基礎上,運用先進的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以生動的語言和表演來宣講自己小論文。宣講結束后,組織聽講學生提問,討論和點評。最后,教師對每一位報告者的表現進行點評,主要評價其論文寫作質量,課件制作水平,講解藝術效果等。通過交流,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訓練了口才,提高了表達能力。
2 指導小論文的體會
撰寫小論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綠色化學教學的有效手段。由于公選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及教學目的與專業課有不同程度的區別,教師指導小論文的過程中,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族別,專業,年級等。在此基礎上,要認真設計小論文的內容,使其符合不同層次,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的要求,做到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力以赴。對學生的論文進行客觀的評價,肯定學生的成績,及時反饋論文的不足之處,與學生多溝通,多給學生發表自己學術觀點的機會。與此同時,教師更要不斷學習,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提高論文寫作水平和科學素養,進而提高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的能力。
基金項目:新疆大學21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三期項目:XJU2013JGY08
注釋
① 吳慧華,徐燕.高校公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教育探索,20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