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銳 王勇
摘 要 本文通過課程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開發案例及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提出了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這一信息化教學媒介來引領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的觀點,解決了實際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及實訓教學的常見瓶頸問題。并從理論高度探討了信息化技術在高職教學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軟件 行動導向 信息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63
Creating a New Way to Quality Education - Informationaliz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TENG Wenrui, WANG Yong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42)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a viewpoint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action oriented can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a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edia,by the case of design & develop of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course and practice &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t also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the important role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vocational school.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action orien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目前,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界高度重視的教育導向,是提升人才質量的一種宏觀戰略性的教育理念。而如何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結合各教育領域的自身特點去尋找方法、途徑和手段。最近幾年,我們在職業教育教學中嘗試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來推行素質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們的做法是:以“項目化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來有效推進以“項目載體、任務驅動、學生主體、做中學”為特點的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從而在實現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行動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在此,我們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我校化工設備維修技術專業的專業課教學的具體應用來加以具體說明。“換熱器拆裝與試壓”是高職“化工設備維修”專業核心專業課程“化工機械安裝與修理”的重要的單元課題和專業技能,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
1 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和目標
概括地說,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在熟悉換熱器結構、原理并讀懂圖紙的基礎上,能熟練拆卸、裝配換熱器,并能正確地對換熱器進行試壓檢驗。這其中包含著專業知識和技能實訓兩方面的綜合性學習內容。
1.2 教學設計(教學法與實施)
針對上述教學目標,我們依據“行動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結合職業崗位工作流程,將單元課程內容轉化為教學項目(如圖1),設計了系列任務:認知結構 → 讀懂圖紙 → 明了原理 → 模擬拆裝 → 模擬試壓 → 實訓操作,將課程內容中的知識和技能融入各任務環節,采用“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法模式實施教學。
圖1 教學法設計
上述項目教學的具體實施分為兩個環節:先期綜合學習 和 動手實訓操作。先期綜合學習是將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性、融匯性的學習,借助多媒體教學軟件實施;學生在完成先期學習后必須通過綜合知識過關測試,拿到“實訓準入證”后,進入技能實訓操作環節,也就是實際動手操作環節。
圖2 教學實施流程
如前所述,我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軟件來推進“先期綜合學習”教學環節。如圖3所示,軟件設計了五項主體學習功能:“觀察結構、讀懂圖紙、認知原理、模擬拆裝、模擬試壓”,以及兩項輔助功能:“加油站”和“過關斬將”, 課程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學習由上述七項功能實現(其中包括認知、訓練、仿真、考核等)。在軟件引導下,學生(團隊)獨立自主地依次完成五項(學習)任務;而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進行督導、檢查、評價,并利用軟件進行提問、答疑、重點講解和考核測試,從而實現“學生主體”─ “教師主導” ─“任務驅動”─ “軟件助學(教)”的項目教學實施進程。上述教學設計和實施流程意在實現知識和技能緊密融合,使學生做到“既懂又會”,“會必然懂”,達到“知行合一”,同時也為“動手實訓”環節奠定堅實基礎。其中,“實訓準入證”制度是我們多年教學經驗下的教學創意,它避免了傳統實訓教學方式“單純操作”造成的盲目性和“知、行脫離”的嚴重弊端。
圖3 軟件界面
2 軟件的助學功能
從上面的教學設計和實施的介紹,可以看出多媒體教學軟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下面簡要說明一下軟件的各項學習功能的設計。
(1)觀察結構:設計了“三維結構展示”和“結構分解組合”功能,采用三維立體動畫方式,實現學生“全方位、內外”直觀、形象地觀察認知結構。
(2)讀懂圖紙:設計了“識圖學習”─“識圖訓練”配套功能,先認知后訓練,實現讀圖、識圖功能,幫助學生高效率認知圖紙。認知裝配圖時,用鼠標觸及圖紙上序號則顯示其零部件名稱并高亮顯示其圖案輪廓,突破了教材靜態圖紙的觀察方式,容易引發學生認知興趣;訓練時要求學生拖動零部件名稱到正確的圖示位置,以此訓練學生對圖紙的認知。
(3)認知原理:設計了“原理演示”功能,以直觀形象的動畫形式展示換熱器工作原理,解決了傳統教師講解枯燥難懂的尷尬,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4)模擬拆裝:“模擬演示”功能讓學生熟悉基本拆裝流程;“拆裝仿真”能讓學生模擬拆裝操作,進行訓練;同時,還配以視頻便于學生仔細觀察實際拆裝流程。通過認知和模擬操作的訓練,使學生如身臨其境,為后續真正的動手實訓打下基礎。
(5)模擬試壓:模擬試壓是最重要的學習環節,共設計了“殼程試壓、管程試壓、試壓仿真、偷師學藝(視頻)”四項功能,使學生能夠模擬實際試壓操作流程,完成整個試壓技術流程的仿真操作,從而掌握換熱器試壓的專業知識、標準及裝配試壓技能。
在上述五個主體學習功能項中,我們均設計了“我要問”的教師提問,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也便于教師督導檢查。學生若對問題感到艱難困惑,可以到軟件“加油站”功能中查詢學習。
(6)“加油站” 該功能提供前述五大功能學習模塊對應的專業知識。我們改造課程教材陳述方式,內容簡潔清晰、針對性強,描述盡可能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容易為高職學生所理解,便于其查閱學習。
(7)“過關斬將” ?為考核測試功能,取意“過五關、斬六將”。 通過“五關”測試,將前面所學綜合知識進行逐一考核,學生若逐項通關,則取得“實訓準入證”,標志著學生具備了實訓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團隊)可在實訓室自行進行實訓操作(拆裝和試壓)。
3 教學效果評價
我們對上述“軟件輔助的項目教學模式”進行了近三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我們的實踐與跟蹤觀察,在知識學習、技能實訓、教學組織、難點突破、能力塑造等各個方面,相比傳統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的項目教學模式都體現出很大的優勢,實現了質的提升,具體表現如表1所示。
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實踐,其觀念意識逐漸改變,比如,學習觀念的轉變,獨立意識的養成等。這些改變促使學生發現了自身潛力,意識到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其自覺性、自我期許感、自信心等進一步得到發掘,通過反饋效應,將更利于其整體素質的培養和進步。與此同時,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這里的綜合能力表現為很多方面,比如獨立行動能力、獨立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等。
總之,多媒體教學軟件成為一把“金鑰匙”,通過我們的精心設計和在教學中的配合應用,解決了我們多年傳統教學存在的困難和弊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從測試和反饋效果來看,學生在知識、技能的學習中切實做到了“深厚扎實”、教學效果、效率大幅提升,同時,學生也逐漸養成了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索求知的內在動力。需要著重提及的是,多媒體教學軟件在此過程中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成為深受教師和學生喜愛的助教助學的得力助手。
4 “軟件輔助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
除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更重要的是想說明,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這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的上述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中具有更為深遠的示范應用的價值和意義。針對我們的具體教學實例,我們認為有以下兩點重要的價值體現。
4.1 有效實現 “任務驅動、學生主體”的行動導向教學的實施
首先,軟件緊密契合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了完整豐富的“學習─訓練─答問─測試”一體化教學功能,充分有效地實現了“運籌電腦熒屏,決勝課程學習”的功能,形成了“學習助推力”;其次,通過五個教學功能模塊,借助教師“我要問”─ 學生“加油站”功能創意,有效引導學生的知識學習,實現了“學習驅動力”; 再次,結合高職學生身心特點,界面簡潔實用、活潑有趣,文字圖片卡通化、幽默有趣,通過“過關斬將”的功能創意,擺脫呆板單一的考核功能,將測試考核“過關游戲化”,寓學于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形成了“學習吸引力”。總之,作為替代教師功能的媒介,軟件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引導、驅動學生獨立自主地按照任務程序進行課程的專業綜合學習(“先期學習”),成功實現了“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開展,改變了原來教師講解、講授造成的“教師主動、主體,學生被動、客體”的學習模式。這為學生素質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 素質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將學生提升到主體地位。
4.2 改善傳統實訓模式,塑造學生“知行合一”的學習品質
傳統的實訓模式有很多弊端,如效率低、效果差:學生在實訓室不易組織,教師需要講解和示范,耗費時間和精力,效果反而并不好。而更嚴重的缺陷是“知、行脫離”:學生在實訓室僅僅是動手操作,沒有將知識和技能緊密銜接,形成了盲目動手,“手、腦分離”的不良學習品質,這對學生素質教育目標背道而馳。而采用如上所述的“實訓準入制”模式,通過多媒體軟件中的模擬仿真功能設計,可以模擬實訓現場中實訓裝置的技能操作,同時和專業知識緊密融合。學生通過仿真訓練后通過過關測試,在知識和技能綜合考核合格的情況下,再進入實訓室獨立操作,既解決了“執行脫離”的弊端,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遷移”── 從電腦熒屏上的“仿真模擬”到現實裝置上的“動手操作”之間的行為轉換,這一行為轉換本身就是對學生能力素質的一種培養和鍛煉。
5 小結──啟示和思考: 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素質教育的途徑
如前所述,我們通過上述教學實踐得出的結論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即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教學,并非僅僅通過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那樣進行簡單應用,而是要開拓視野,借助這一手段有效推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實現。其中通過合理設計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這一形式可以有效實現行動導向教學的展開,這是一個值得倡導實踐且很有前景的提升素質教育質量的途徑。
要想實現上述目標,要求多媒體軟件的設計在具備合理完善的助學功能基礎上,還要具備“學習驅動力” 和“學習吸引力”。比如,軟件要具備“學習─訓練─考核”的驅動功能鏈;再如,軟件要營造項目教學中“任務驅動”的學習環境,功能設計應針對項目任務流程而開發,并配以足夠的輔助功能,比如前述“加油站”功能,類似的還有“知識索引”、“知識庫”等各種形式。另外,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增強軟件的“易用性”和“樂用性”。總之,只有實現了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有效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行動導向”的學習模式,才能體現其在素質培養中的價值和意義。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4-gh-285)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0—2015年)[Z].2010-07-21.
[2] 楊彩卿,霍新懷.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中心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2(18).
[3] 劉詠梅,祝鈞,戴敏.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創新實踐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
[4] 邵政勝.典型工作任務與高職實踐教學相結合[J].赤子,2014(3).
[5] 黃鳳仙.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改革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學報,2012(3).
[6] 隗小山,羅言,王英平,劉文虎.構建完整石油化工類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設想[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1).
[7] 黃斌,胡虹,倉理.當代知識觀視野下現代化工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9).
[8] 李春青.高職實踐教學項目化的探索與實踐[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4).
[9] 李小苓.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