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娟
摘 要:城鄉共同發展是我國現代經濟發展的重點,新農村建設以及解決“三農”問題對我國發展縮短城鄉經濟差距具有重要意義。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村級經濟的發展能夠全面保障農民收入提升,增加農村發展經費。發展村級經濟逐漸成為當前農村發展的基礎,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保障。但受到過去計劃經濟的影響,村級經濟無法同時代接軌,仍舊遵循老路,這極大地阻礙了農村的發展。因此,必須以創新的思想推進村級經濟改革,以此全面推進農村發展。文章著重針對當前村級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村級經濟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245-02
經濟體制的發展推動著經濟的進步,而經濟的進步進一步推進了我符合我國國情的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受到這一歷史背景影響,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也不斷地深入,村級經濟需要結合當地經濟狀況,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尋求更好地發展道路。以下便總結了我國村級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幾點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 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村級組織建設存在漏洞
領導班子在集體發展中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因此,領導班子建設的完善與否,素質水平的高低都會影響集體的發展。因此,在村級經濟發展中,村級組織的建設影響重大。目前村級組織建設中普遍存在漏洞,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首先,不重視基層班子建設。很多鄉鎮在農村建設中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經濟工作中,而對基層班子的重視度不足,基層班子不完善,并且沒有足夠的后備力量,致使基層干部老齡化嚴重,并且現任干部文化程度以及綜合素養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阻礙了村級經濟的發展。其次,村級組織建設制度不完善。這主要體現在干部的任用、選拔以及培養上,目前很多農村村干部選拔靠的是家族勢力或者幫派勢力,誰的“拳頭硬”誰“財大氣粗”誰就能當選村干部,而真正能夠在村級經濟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優秀人才無法進入基層班子,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地管理約束機制,沒有完善的制度規范干部選拔以及干部任用。最后,基層班子工作松散、協調性差。由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尚在發展階段,很多村經濟力量較弱,針對村干部的補貼以及報酬無法及時予以兌現,加之部分村委班子存在間隙,工作上無法合力共濟,使得基層班子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1.2 土地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城市化發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使得建筑用地緊張。而擴張的土地需求對村級經濟的發展影響極大。農村存量土地以及商鋪租金、廠房等開始成為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村集體開始將非農收益,即土地經營作為重要的經濟發展途徑。憲法規定“農村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但作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規定,只有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共事業的情況下,經依法批準才可以使用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對民間私人資本推動的農村工業化,引起的對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需求擴張估計不足;事先規劃中并沒有留有合理空間,用創辦私人企業。因而部分農村中開始私下進行非農建設用地的流轉,這種私下的土地流轉行為給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并且這種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一旦出現爭議,將會給農村集體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3 資產管理落后
一是盡管有些村的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進和完善,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體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觸動,這種模糊的制度不僅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同時也導致村民對村集體資產的好壞不關心;二是管理難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現集體資產流失現象,使部分干部群眾對發展集體經濟喪失了信心。由于集體經濟在體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導致集體資產流失比較嚴重,同時村干部領導水平低下,思想作風不正,素質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傷了干部群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三是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而且往往只負責核算,不履行監督職能,村干部的行為失去了監督。
1.4 集體資產產權不明
農村集體資產形成時間長,構成復雜,目前多數沒有進行確權登記,產權不明,容易造成資產流失。加之目前集體資產的經營和管理主要還是村兩委成員,多數沒有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經營管理缺乏有效地監督,制約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個別得益于地緣經濟優勢,靠土地征用積累較大集體資產的村,沒有及時進行量化固化,集體資產名義上“人人有份”,實際上掌握在個別或少數人手里,有的出現決策失誤,有的資產流失,審計中發現多起違規問題。
2 解決措施
2.1 建設高素質基層班子
通過培訓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有效提高干部素質。首先,可以通過短訓班、函授或者脫產的形式對農村干部進行培訓,利用農函、成校以及黨校等地點,加強村干部的經濟能力。并且在培訓教育中,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養以及集體凝聚力。其次,建設高素質的村支書隊伍。在黨員內部選拔具有號召力、溝通能力、高素質的人才擔任村支書。最后,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并保證村干部的福利待遇。令村干部能夠按時領到相應的報酬、得到相應的激勵,從而保證其工作的積極性。
2.2 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過財務管理能夠有效理順村級集體資產,并將資產效益最大化。目前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混亂,存在較大的漏洞,這就需要從以下3方面著手,完善村級財務管理體系。首先,需要建立財務管理中心,用以集中管理村集體財務,并對相應的管理辦法進行完善,并加強鄉政府的監管力度;其次,堅持按章辦事,在實際的工作中強化制度的約束力,以此杜絕村干部私自調配集體資金現象;最后,實行財務公開制,通過公開村級財務,加強群眾的監督作用,將內部監督同外部監督有機結合,即級那個專職監督同群眾監督有機結合,以此加強村級財務的審計監督工作。
2.3 加大政策扶持
首先,從資金上予以幫助,政府通過建立專項基金,增加投入,專門作為創業啟動金、信用擔保以及貸款貼息等扶持相對落后的村子,通過資金投入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為落后村經濟起步開好頭;其次,政策扶持,通過各方面的政策優惠,為村級經濟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4 加強經營管理
村級經濟建設一方面需要發展;另一方面還需要經營,開拓創新后便需要科學的經營管理手段予以鞏固。因此,不但要強化集體資產管理、財務管理,還可以在農村財務中推行“雙代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經濟規章制度,加大監督審查力度。有效地利用內、外監督手段,對非生產性支出進行控制,發揮財務審計工作職能,做到經常性審計。除此之外,在債務債權的管理工作中,應當對村級債權進行及時清收,控制新債的產生,對原有債務積極予以化解,同時針對不合理的利息進行核對降低。通過節支、清欠、降息、控債等措施鞏固村集體經濟實力。
3 結語
農村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總要組成,而村級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的核心內容,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對于村級經濟發展極為重視,并將村級經濟的發展作為2016年的重點工作內容,用以促進農村發展、強化基層民主建設、實現農村現代化。并相應出臺了鼓勵政策,用以推進村級經濟發展。目前,全區293個行政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長8.6%。雖然現階段村級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舊需要進一步予以完善。
參考文獻
[1] 陶亞仁,殷建新,馮科偉.常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策論[J].農村經營管理,2014(10):40-42.
[2] 黃曉燕.轉變發展思路 創新集體經濟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0):121.
[3] 王洪坤.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5(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