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愛萍,周 紅,李麗萍
護理學基礎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實驗教學學時占總學時的1/2。實驗教學是理論聯系實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學生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1]。但是我國高等護理教育滯后,尤其是護理學實驗教學,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養[2]。因此,如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為此,將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報告如下。
選擇某校四年制護理專業本科學生62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55人,年齡19歲~24歲。
傳統的實驗教學以教師講解、示教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機械性地模仿,枯燥乏味;教學過程脫離了臨床,側重單項操作的掌握,注重學生的操作手法、步驟的熟練度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參與性,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進入臨床后適應周期長,缺乏知識應用、臨床思維等綜合能力,實踐能力較差,綜合素質低下[3,4],制約了護理人才和護理學科的發展。
3.1 教師準備
3.1.1 成立授課小組 由4名教師成立授課小組,其中1名教師負責生理驅動高仿真電腦模擬人(Metiman)系統的操作,1名教師負責授課,1名負責教學情況反饋,1名教師授負責Metiman的配音、案例輸入及參數設置。
3.1.2 授課模式設計 教師集體備課,根據學生的現有知識與操作技能設計授課模式、編寫授課案例,在教學設計中注意傳統教學與綜合情景模擬教學相結合、綜合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授課模式內容的設計包括臨床情景模擬、案例的編寫、角色扮演、護患溝通、健康宣教、操作技能、計算機載體仿真環境和問題情景等設計。例如:病人張先生,男,30歲。因車禍由家屬急診送入院,診斷為頸椎骨折、左下肢骨折合并腦震蕩。入院查體,病人意識不清,氣促,面色蒼白,四肢濕冷,體溫36.8 ℃,脈搏110/min,呼吸22/min,血壓13/8 kPa;作為接診護士你應如何接診病人?入院30min后,病人煩躁不安,脈搏130/min,呼吸28/min,血壓10/6kPa,家屬對病人的病情提出疑義,針對病人情況應如何處理?應如何與家屬溝通?同時根據案例請學生自設問題情景1個或2個。案例的設計不僅注意將學生現有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環境中,而且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應對能力、臨床思維及團隊協作等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3.2 學生準備
3.2.1 成立學習小組 為了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授課前教師介紹綜合情景模擬教學的模式,給出教學目標,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1名學生擔任組長。
3.2.2 實驗方案設計 授課前1周,每個學習小組根據教師給出的不同案例,預習實驗指導、查閱相關資料,然后討論、分工,明確實驗內容及注意事項,并撰寫實驗方案,方案內容包括用物準備、角色分配、語言溝通和問題情景的完成等。問題情景分為教師指定問題情景和學生自定問題情景。例如:3.1.2授課模式設計中的案例,教師給出了兩個問題情景,學生自設的問題情景是病人住院2個月后,病情穩定,擬出院回家治療,如何對病人進行出院指導?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思考、實踐、探索和合作,感受學以致用的快樂,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實踐能力,從中獲得成就感。
3.3 教學實施 在實驗教學的前期、中期,主要采用傳統講授與實踐討論法、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學后期,在學生學完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用4學時進行綜合情景模擬教學。以2個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教學全程進行錄像。第1小組學生演示時,第2組學生觀摩。2個小組均須根據各組案例演繹臨床情景,解決護理問題,進行技術操作,授課教師根據教學的進展情況引導學生。學生演示后,觀看教學錄像、進行反思討論、自評和互評,找出存在問題,最后由授課教師進行總結、點評和反饋。
3.4 教學評價 教學結束后采用自設問卷進行無記名調查,發放問卷62份,收回有效問卷6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表1 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n=62)
5.1 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是促進學生學習成功的外部條件[4]。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正順應了這個需要,實踐表明,100.00%的學生認為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96.77%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得到了調動。因為綜合情景模擬教學中創設了不同的臨床情景,需要每個學生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感受到臨床的真實情景,為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學中的案例涉及了臨床疾病的相關知識,因為《護理學基礎》開設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所以學生對案例中的相關臨床疾病知識的掌握是有限的,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必須主動查閱資料獲取案例中疾病的知識,學生在這種壓力下,使學習動機處在激活狀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5.2 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綜合情景模擬是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培養模式的有效方法[5]。結果顯示,100.00%的學生認為綜合操作技能有所提高;98.39%的學生認為團隊協作意識得到提升;90%以上的學生認為新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觀察應變、臨床思維和知識運用能力,而且培養了專業綜合素質。因為在完成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通過協作,分享了決策制定過程,在仿真的臨床問題情境中,真實的體驗了角色情感;在實際操作中訓練了綜合操作技能,鞏固了理論知識;通過教師的點評、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了解了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在評價中促進了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6]。
5.3 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綜合情景模擬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還要能跟上臨床的發展[6]。因為教學設計、案例編寫需要教師結合臨床實際護理工作,這些促使教師不僅要閱讀大量的護理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書籍和期刊,而且需進入臨床收集案例資料,以擴大知識面,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從而有效指導學生,保證教學順利開展。通過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教師感到自身的教學能力、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
總之,綜合情景模擬教學將認知與情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教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注重直觀、形象、生動的知識教學和豐富、深刻、具體的實踐鍛煉[7],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利于護理人才和護理學科的發展。作為新的教學模式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傳統與創新有機結合,不斷完善,從實踐中總結經驗,進一步改進、提高,為護理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1] 祝玉芳.綜合實驗教學在高職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23(17):53-55.
[2] 吳蘇婷,楊芳.護理學基礎 理論教學方法的優化體會[J].全科護理,2010,8(11C):3092.
[3] 唐曉莉,劉慎梅,倪超.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基本技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4B):1395-1396.
[4] 尹紅,伍小飛.綜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理強化訓練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4B):1395-1396.
[5] 許虹波,陳軍,尹志勤,等.SimMan綜合模擬人在《內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3B):735-736.
[6] 孫建萍,牛桂芳,楊支蘭,等.高仿真模擬人模擬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18-20.
[7] 周燕燕,潘攀,祁艷,等.情景模擬教學在新護士禮儀培訓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