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陽?趙俊芝
摘 要: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指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著諸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等都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無疑是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關鍵要以生活為基點,努力建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綜合的育人環境。
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高校中有不同的解讀,在不同的方面解讀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著不同的說法,在高校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主要是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率,這種效率表現在以一定的人、才、物、實踐的投入獲得的效益。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生命的關懷,因此,在大學中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從生活入手,在生活中體驗生活的本質和真諦。因此,構建生活為基點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遵循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客觀規律的應有之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與國家的文化政治等目標是一致的,本著一種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三貼近措施,讓學生們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多層次的、可持續的目標體系,是“多層面”的。總的構想是基本目標,一以貫之。學校的目標體系也要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有側重和學段的設置目標,也可以建構與認識目標、行為目標一體的包括崇尚道德、忠于理想、遵紀守法的三個層次的目標體系。
以生活為基點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源于生活,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會讓學生在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生活中來源的教育不僅促進教育而且還服務生活,可以在生活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誠信品質,以生活為主要教育的教育模式要以理想為信念,以愛國為重點,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現實的生活為教材,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體驗生活、不斷的提高自己。
以生活為基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是開放式多元化的,教育者要盡量把學生的生活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相結合,追求教育的實效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真正的解決問題中去,堅持把教師的教育與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堅持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
2.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需要學生自身加強自身的素質,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學校的政策支持。因此,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這支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應該在政策的領導下不斷的走向專業化和專家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隊伍應該包括黨政團干部、哲學社會科學教師、政治思想理論課、輔導員、班主任組成。包澤東說過:“學好哲學,受益終生”。因此,為了加強這支隊伍的專業化,哲學科學家在此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有三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第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應當遵循嚴格的教育培訓,提高整支隊伍的專業素質,并且要經過嚴格的選拔,這樣才會使這支隊伍在以后的發展中越來越業務精準、作風嚴格、知識與能力并重,也才能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去處理各種問題。第二,提高整支隊伍的素質與能力,必須要重視內因的作用,這正是有哲學科學家的必要性,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從學生入手,真心潛心到學生的內部去了解學生,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進一步的提高學生感悟知識,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第三,在這支隊伍中,要規定嚴格的政策,評定職稱、職務等都要經過嚴格的審判,要重視和關心這支隊伍的思想動態,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
3. 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綜合育人環境
最近在微博上拋出一組圖片,其中一張圖片是這樣解釋的:“上大學便會懂得再好的大學也有渣子,再爛的大學也能出人才,不是大學決定你的未來,而是在什么樣的大學,什么樣的環境,你都知道你要成為哪一種人。”而我對這句話的解讀是,大學學的就是一種氣氛。有一名著名的大學校長在多年的體會時說:“辦大學就是要辦一種氛圍”。大學文化的氛圍培養出來的學生也都有著同一種氣質,因此,在大學中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增強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性因素。校園的育人環境體現在大學的育人環境、辦學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對內影響著師生的思想和作風。大學的氣氛體現學校建設的各個方面,學校的政治氛圍、學校的道德環境、整體氛圍,學校的學術環境都體現著學校的整體氛圍,而這種氛圍也可以成為學校的校風和學風,這種學風的培養不僅可以影響學生、陶冶學生,而且還是一個學校不斷繁榮繁衍的關鍵。一個良好的校風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有良好的學術環境,大學是一個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地方,新鮮的血液都凝聚在大學的校園中,因此,這里有活躍而濃厚的學習氛圍;二是有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環境,這里是大學生黨員最活躍的地方,研究者可以引導大學生、激勵大學生學習有關黨的知識;三是有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學校應當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要積極與外面的高校和思想家交流新鮮的思想,做到自主創新發展與對外交流開放相結合;四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做到處處講文明和禮貌,使大學生做到發揚精神文明的帶頭人。
參考文獻
[1] 張勤.淺論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3)
[2] 玄成貴.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4)
[3] 李曉東,王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誤區[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5)
作者簡介
黃曉陽(1986-)男,河北省石家莊人,漢族,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政教育,企業管理,工作單位: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趙俊芝(1986-),女,河北省廊坊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單位: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