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根據(jù)高中語文學科特點和信息加工理論,組織高中生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屬于學科主題研究性學習的范疇,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感悟性等特點。語文教師是學生“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研究性學習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語文教師組織、促進、參與語文研究性學習,與同學生一道開發(fā)課程資源,能夠促使自己心理素養(yǎng)日益提高,能夠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一系列積極影響,從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地發(fā)展。
1 刺激教師的求知需要
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某種缺乏或不平衡狀態(tài),它表現(xiàn)出有機體的生存和發(fā)展對于客觀條件的依賴性,是有機體活動的積極源泉。要適應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需要,語文教師必須要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有關理論和實踐經驗,要明確研究性學習的概念、本質、特點、開設意義、學習目標、內容確定、實施原則、實施形式、評價方案、管理辦法等等。這無疑會刺激教師對研究性學習尤其是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求知需要。“學會求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教師的求知需要增強了,有利于適應當今社會,有利于平衡心理,從而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2 增強教師的交往動機
動機是激發(fā)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并導致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動力。交往動機指人們愿意與其他人進行交往,建立友誼關系需要的心理傾向。
“學會分享與合作” 既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目標,又是現(xiàn)代人所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要引導學生學會人際溝通、與人合作、共享信息和創(chuàng)意以及成果,教師自己得敢于與人溝通、善于與人合作、樂于同他人共享信息與創(chuàng)意和成果。這無疑會激發(fā)并維持教師交往動機的心理傾向。交往動機的增強、交往能力的提高,對心理健康發(fā)展和適應當代社會是十分有利的。
3 激發(fā)和培養(yǎng)教師的求知興趣
興趣是個人力求認識、探究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動為對象,并常常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需要是興趣產生和發(fā)展的基礎。 為了滿足指導學生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就會不斷地鉆研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有關理論,探索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求知興趣將會被極大地激發(fā)起來并逐漸得到培養(yǎng)。
4 形成教師良好的注意品質
注意是人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選擇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從于預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對自己的身體、行為和觀念的注意。語文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務又需要堅強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難;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時時注意監(jiān)控自己的行為和意識。不言而喻,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較好地培養(yǎng)教師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5 提高教師感知覺的敏銳性
感覺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tǒng)的信息加工所產生的對該刺激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在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過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探究解決語文學科的問題為主,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6 增強學生的社會性需要
1、激發(fā)學生求知的需要。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感覺到它幾乎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開放性、學習主體的自主性、學習特點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性等一般學生都是比較陌生的,這將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需要。
2、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這一現(xiàn)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交往需要的滿足不僅可以使其個性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乃至合作學習小組之間增加相互了解與相互信任,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xié)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識和能力只有在小組合作、與人交往的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夠促進學生交往需要的培養(yǎng)。
3、增強學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后天習得的結果。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做他們認為對于自己是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事,并努力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成就需要的體現(xiàn)。學生持之以恒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會不斷增強成就需要。
7 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因此,這一學習活動本身就會成為學生追求的目的,這其實就是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機。
8 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心理表現(xiàn),它使人對某些優(yōu)先給予注意,并帶有積極的情緒色彩。樹立語文學習的研究態(tài)度。研究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種對待未知事物的態(tài)度,有了這種態(tài)度,學習中就會永遠充滿著好奇、懷疑的因素,永遠洋溢著探究、揭秘的熱情,永遠享受著創(chuàng)造、成功的喜悅?!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已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應該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學習探究方法,學習科學思維、學習科學精神、激發(fā)探究的潛能,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培養(yǎng)為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打下了基礎,因為興趣是價值觀的初級形式。
學生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能夠鍛煉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增長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夠學會分享與合作,能夠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道德,能夠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還會對自己的心理產生一系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