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平
摘 要: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融資租賃業開始興起,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融資租賃業面臨著眾多的缺陷和不足,監管機制不健全、法律設施缺乏等限制了我國融資租賃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剖析了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并在綜合分析我國國情的情況下提出了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融資租賃業;發展前景;監督管理;發展對策
融資租賃首先興起于二戰以后的美國,又被稱為“設備租賃”或“金融租賃”,主要指設備所有人仍保留其所有權,但將使用權轉賣給購買人,從而在一段時期內收回購買設備的成本,最后將所有權賣給某個具體的購買人。當前,融資租賃主要應用于使用壽命長、資產價值高等行業設備中,主要包括大型機械、船舶船塢、電網電力以及鐵路運輸等。
1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
1.1 融資租賃業的興起
當前,融資租賃主要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方式而存在,出租人需要提前購置承租人所需的設備,然后將設備轉租給承租人,從中收取一定的租金,這實現了資金流動的最大化。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融資租賃業產生并發展起來。1981年4月,榮毅仁率先開創了我國第一家租賃公司——中國東方租賃有限公司,這為我國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開創了道路。在過去三十年,租賃業逐漸涉及到教學設備、科研環保、電子機械、飛行器設備、航海設備以及地面機械作業等行業。
1.2 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現狀
2014年10月8日,相關部門公布了中國租賃藍皮書《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相關資料統計,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租賃業在1——9月保持穩定發展態勢,行業環境不斷優化,企業業務總量、數量以及注冊資金等顯著增加。
截至2014年9月30日,我國融資租賃企業的總數已高達1630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04家;行業注冊資金總額5020億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1960億元;融資租賃合同余額共計2900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8000億元。
2 我國融資租賃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融資租賃業在長期的探索和開拓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有益嘗試,這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對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融資租賃仍未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作為獨立行業存在,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缺乏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
地方租賃協會、銀監會以及商務部共同管理著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盡管浙江租賃協會、上海租賃協會以及北京租賃協會等地方租賃協會相繼存在,但國內尚缺乏完整的、統一的行業協會,無法統一規劃和指導行業發展,不利于防范行業風險和加強行業交流。多部門管理的存在導致我國租賃行業政令不暢,加劇了行業風險,為租賃業的發展埋下了隱患,不利于我國金融租賃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2.2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
當前,我國金融租賃行業的立法不完善。《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以及《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審批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相繼出臺,這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但是未在政策層面規定融資租賃公司性質、對第三人傷害的責任承擔、稅收適用、動產租賃物的登記與取回、市場準入以及經營性質等,不利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3 融資租賃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寬
當前,融資租賃公司為了謀求長遠的發展,紛紛推出了借殼上市、海外上市、增資擴股、吸引戰略投資人等舉措,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融資能力,但是融資租賃公司仍舊依靠股東資本金、委托存款和信托等籌措資金,資金來源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融資租賃企業的資金矛盾,阻礙了融資租賃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2.4 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缺少理論和實踐支撐
當前,我國融資租賃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國內對融資租賃的認知程度較低,尚未建立起系統、全面的租賃人才培訓體系,這就導致我國缺乏專業的融資租賃業務人才,很少有人能將定價、管理、營銷、稅收、會計以及法律等知識全面掌握;同時,與國際社會相比,我國融資企業員工的專業素質普遍偏低,而且行業內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導,難以適應巨大的經濟變革,阻礙了我國融資租賃產業的整體發展[1]。
3 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有效對策和建議
3.1 強化經濟領域對融資租賃的認識
第一,要大膽創新,敢于摒棄傳統的資產觀念。以全新的眼光定義融資租賃,認識到其具備的營銷、理財和融資效應,大膽創新資產觀念,有效緩解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壓力,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第二,打破陳舊觀念,將所用權和使用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樹立“勞動創造財富、整合提高效益”以及“所有并不重要,使用創造價值”的觀念,推動融資租賃企業的長遠發展。在融資租賃業務中,資產的利用和歸屬隸屬于不同的主體,所有權中的處分、收益、使用以及占有也能進一步分解,從而實現交易主體利益的最大化。
3.2 完善法律法規,切實改變立法滯后狀態
第一,頒布并實施內外資統一的融資租賃公司審批管理辦法。在2009年,商務部就已全面調整了戰略部署,逐步下放了對外商投資租賃業的審批權限,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可以自主管理本地區的外商投資租賃。但是,經過了六年的試點以后,內資企業融資租賃仍沒有規范、統一的管理制度,嚴重阻礙了內資融資租賃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第二,加快法律實施進程,頒布并實施《融資租賃法》。當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解決融資租賃問題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但是所頒布法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詳細規定融資租賃公司的租賃合同、租賃來源、租賃方式、租金計算、業務范圍、注冊以及雙方的責任權利等;同時,沒有從法律層面解決融資租賃業的稅收、市場準入以及風險防范等問題,不利于從根本上改進我國融資租賃業立法滯后的狀況。
3.3 進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我國政府要借鑒并引進發達國家融資租賃市場發展的成功經驗,對行業發展給與大力的扶持。
3.3.1明確掌握融資租賃稅收政策
首先,切實有效地解決增值稅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我國要加快增值稅轉型進程,實現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變,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包含的增值稅。但是該條法令并未明確規定企業以融資方式購置的設備是否在享受增值稅折扣優惠的范圍內。所以,財稅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變現行的應稅政策,規定企業按照其增值額的5%繳納企業營業稅,這在一定層面上避免了重復納稅。其次,進一步完善折舊優惠政策和投資減免所得稅政策。財務部門要切實履行自身職能,,嚴格依照行業政策制度規范的相關規定,完善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等稅前扣除,同時要對企業融資租賃方式取得的設備進行明確規定,堅持誰登記誰適用[2]。
3.3.2進一步完善融資租賃物的登記和行業統計制度
首先,自《物權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受到如何對抗惡意第三人以及租賃物所有權等因素的制約。國家相關立法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融資租賃物登記問題的研究進程,要在進一步完善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的前提下,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租賃物的登記制度。其次,我國尚缺乏完整、統一的融資租賃統計制度,融資租賃的統計設計也不完整;現有的部分行業協會和部門在統計口徑業和統計內容上也不一致。所以,國家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快改革,頒布并實施規范統一的融資租賃行業特征統計制度,全面、系統、綜合的發展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現狀,推動我國融資租賃業的可持續發展。
3.4 建立全國性統一融資租賃行業協會,加強對行業的規范化管理
當前,我國融資租賃業面臨著一系列發展困境,為了切實改變這種狀況,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遏制經營風險,推動融資租賃業務的長期發展,可以將主管部門設定為商務部,并在其帶領下協調租賃業各部門,加快推進全國租賃行業協會的建立步伐。商務部、金融監管部門分別審批和管理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外商投資以及金融租賃公司。
3.5 進一步推廣和普及融資租賃理論研究和知識,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長期以來,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不景氣,人才流失現象極為嚴重。因此,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融資租賃理論的研究和普及力度。首先,高校在設置管理、法律、財會、金融以及貿易等專業課程時,可適當增加融資租賃課程,為融資租賃業的發展提供專業人才。其次,在金融工程、國際貿易以及財務管理等專業領域設立融資方向的碩、博研究生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的融資租賃人才。其次,將國內資深的業內學者和專家組織起來,編寫與融資租賃相關的定價學、管理學、稅收學、會計學以及法學專業教材或者專門的融資租賃基礎教材。最后,人力資源部門要與行業協會組織、商務部以及金融監管部門一道,設立科學合理的融資租賃國家職稱評價體系,設立專業的融資租賃培訓機構,強化對融資租賃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考核和評價體系,推動融資租賃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3]。
四 總結
盡管我國融資租賃市場的起步較晚,發展水平仍相對滯后,但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且市場需求也在進一步擴大,所以,我國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建設,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外部環境塑造,為融資租賃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環境支撐,讓租賃企業充分發揮其潛在的優勢和能力,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加快資金流通速度,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其彬.融資租賃區域性促進政策研究[D]. 天津師范大學 2014
[2] 卓文憲.成都市房地產市場金融租賃業務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12
[3] 徐立玲.美日韓融資租賃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D]. 河北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