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措施的應用還需要不斷發展完善,這是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措施中的一些要點進行了淺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
1 引言
近年來,建筑工程在當今社會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無論對于我國哪個城市或城鎮,都離不開大量的建筑工程項目,而且其還在繼續地更新、發展和完善當中,這樣一來,就使得一些之前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管理理念稍感落后,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理念,從而與其的迅猛發展保持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措施的要點控制在建筑工程項目上的應用也成為了諸多研究學家的關注熱點。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要點分析
2.1 認真細致地做好圖紙會審和施工方案優化工作
要想完成高質量的建筑工程,不能忽視工程項目的圖紙,對設計圖紙要仔細嚴格的核實,若有問題也要及時提出和解決。其中不合理之處要及時更正和完善,對建筑工程的施工空間進行合理的調整。不僅如此,還要從整體上控制混凝土,合理的進行技術管理和科學的施工,保證高質量的混凝土,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奠定基礎。建筑工程能否順利快速的完成取決于施工方案的好壞,所以,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尤為關鍵,采用好的施工方案不僅能夠減少浪費,降低造價成本,而且還可以促進優化建筑工程周期,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毋庸置疑,確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施工施工方案必須以建筑工程施工結構以及施工工藝為基礎。
2.2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清孔:清孔工作是鉆孔結束之后必須做的工作,將孔底部的沉渣盡可能徹底清除,以保留一定厚度的沉渣。等孔達到一定深度符合預期的要求之后方能結束鉆孔,此時,必須將鉆桿提高至孔底上方高5到10cm處進行空轉,將泥漿的控制密度在1.05至1.15的范圍內,進行大約十到二十分鐘的清孔即可結束。這一步工序結束后,利用標準的測量繩測量孔底的沉渣,若滿足預期的厚度,即可結束鉆孔工作,移開鉆孔。鉆孔施工時,要仔細記錄鉆孔的時間和速度,認真填寫數據,與此同時,檢查進入中風化巖面標高,關注鉆進數據,充分重視孔中和鉆機運行的情況。
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樁基混凝土是樁基施工工程中最后一道工序,這項工作是樁基施工工程的關鍵。在進行樁基混凝土的灌注時,一旦發生灌注和拆拔導管等情況,將會嚴重影響交叉工作,進而導致樁基夾泥和不能拔出導管等情況,甚至會出現折斷樁基的問題。因而必須利用直徑為Φ250mm或Φ220mm的無縫鋼管作為導管進行灌注,每一節導管大約長為2.50m,還要用0.5m和1.0m的短接作為配件,接口處用密封圈密封,并將黃油涂在接口處。嚴格檢查進入孔中的導管,所有進入孔中的導管不能有不合格的產品。因此要使用密封性和連接性良好的導管。導管必須在距離孔底大約0.3m至0.5m的高度安置,保持適當的距離;同時還要嚴格控制埋管深度,防止導管中混入泥漿;在進行灌注時樁孔中不得混進孔口的泥土。
2.3 主體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方案優化:設計建筑工程的過程中,一方面不能忽視當地的氣候條件,有效的加強和鞏固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對薄弱環節進行改善,防止受到季節變化和晝夜溫差的影響,使應變力產生與混凝土內部中,降低建筑工程結構安全性,縮短建筑工程壽命。另一方面,必須重視選擇鋼筋,如果保護層過厚,則要選擇抗裂能力較強且具有溫度構造的鋼筋,防止凍裂。
混凝土施工控制:將塑化劑或者引氣劑添加到干硬性混凝土當中,改變混凝土中各不同成分的比例,盡快少用水泥;冷卻正在進行攪拌的混凝土,盡量將澆筑溫度降低;當遇到高溫氣候時,為了有效散熱,要將澆筑厚度減少到500mm以下;在通過試驗驗證之后正確選擇最佳配置的膨脹劑品種和摻入量;盡可能在第一層混凝土還未初凝時澆筑第二層混凝土;安裝溫度測量裝置要以建筑混凝土澆筑面積大小為依據,并保證安裝的數量,定時對建筑混凝土進行測量,并及時將有關數據記錄下來,通常要花費一到四天的時間完成混凝土的澆筑,每隔2小時左右進行測量,在澆筑完成的五到七天時,每隔4小時左右進行測量,當第八到十五天時,隔天就要進行一次測量,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25℃,如果較大的溫差,則要適當的減小,可以利用專業的養護方法達到內外溫度的平衡。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項目上的應用是緊密相連且不可分割的,而就目前來說,因為各類原因的存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措施的應用還需要不斷發展完善,這是建筑工程項目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充分的將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要點控制在建筑工程項目上的應用發揮出來是一項有著一定難度的工作,這離不開建筑工程項目中健全而完善的技術與質量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吳駿馳.王希文. 關于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對策淺析 [J].科技致富向導,2011(23).
[2] 丁慧月.鄭穎. 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9).
[3] 孫國慶.汪鑫炎. 論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之我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4).
[4] 徐峰. 對當前我國工業建筑施工技術發展趨勢的探討[J].科學之友,2010(02).
[5] 李惠民. 淺析建筑施工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中國城市經濟,2010(08).
[6] 楊嗣信. 建國60年來我國建筑施工技術的重大發展[J]. 建筑技術,2009(09).
作者簡介
揭俊輝(1991—),男,漢族,江西撫州市人,本科,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