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山?劉岳峰
摘 要:社區是社會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構建和諧社區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因此,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對構建和諧社區、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課題組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秦皇島市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議措施。
關鍵詞:社區志愿者;管理;發展
本文系秦皇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4年度立項研究課題“新形勢下社區志愿者隊伍的建設與管理研究”(編號201407130)階段性成果。
不斷探索社區志愿者工作機制,豐富志愿者服務內容,努力提高社區志愿者服務水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課題組通過對秦皇島市的12個典型社區的志愿者隊伍建設、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在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城市的經驗,提出了針對本市的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系列建議、措施。
1 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基本情況與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秦皇島市積極發動轄區內的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積極與轄區內共建單位合作,擴大和提高志愿者的數量與質量。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和諧社區建設的更高要求面前還有較大差距,社區志愿者工作順應形勢的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目前,影響社區志愿者隊伍發展的因素有:
1.1 志愿服務項目有限,志愿者人數不足且結構單一
調研發現,現階段社區志愿服務項目主要是小區治安巡防等常規志愿服務。而群眾更希望得到幫助則是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
同時,雖然社區志愿者人數多,但老齡化明顯。而且,許多老年社區志愿者由于知識水平、身體狀況等因素的局限,也很難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
1.2 缺乏必要的經濟扶持
調查顯示,資金短缺已成為秦皇島市社區志愿者隊伍發展的一大障礙。由于資金不足,社區志愿者隊伍的招募、培訓、管理等不得不流于形式。
政府投入不足,財政支持沒有制度化;稅收制度限制了工商企業、個人對志愿事業的捐贈;未能建立有效的多渠道融資機制,是造成資金短缺的原因。
1.3 社區志愿者隊伍及人員的技能水平低,缺少專業培訓
目前,秦皇島市社區志愿者隊伍整體技能水平不高,知識基礎薄弱,如就教育水平而言,高中以下學歷的占87.5%。過分追求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數量和速度,是造成整體技能水平差的深層次原因。
1.4 社區志愿服務管理體制機制缺乏,運行效能不高
目前,秦皇島市還缺乏對社區志愿者隊伍的統一管理。由于相關的規定沒有區分不同形式和性質的志愿者組織,因而形成了性質不同的志愿組織。由于管理機制的缺乏,導致社區志愿服務運行效能不高。
1.5 社區志愿者隊伍可持續發展能力弱
目前,社區志愿服務組織開展的活動很多都是配合上級政府的任務要求而開展的,以社區為本位的、日常性活動相對較少。社區志愿者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尤其是骨干人才流失嚴重。社區志愿服務衡量統計工作不足,付出與回報機制失衡,尤其是激勵機制單薄,志愿者成員積極性不高,服務持續性不長。
1.6 社區志愿服務意識不強
調查發現,有43.4%的社區居民表示從沒有聽說過志愿者和志愿活動。人們對志愿服務者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也理解不清。由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輿論宣傳力度不夠、學校缺乏相應的課程教育、社會信任結構失調等原因,導致有的受助者將志愿者視為無償勞動力濫用,有的志愿者則是把受助者當作是施舍的對象。
1.7 社區志愿服務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社區志愿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得志愿服務缺乏法律支撐,阻礙了志愿服務的有序健康發展。
1.8 社區志愿服務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目前,秦皇島市對志愿服務者采取的主要是精神激勵。對社區志愿服務激勵機制認識尚停留在“表層”的理解,而這種激勵機制已與社區志愿者的構成變化不相適應。
4 秦皇島市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與管理的舉措
4.1 豐富服務項目,充實完善志愿者隊伍層次結構
要創新社區志愿服務思路,梳理現有服務項目,對居民需求進行調查,力爭將群眾需要的項目列入志愿服務中。
要與相關部門結對子,充分挖掘社區資源。提升志愿者隊伍層次,吸納更多的新鮮力量,擴大覆蓋面。
4.2 提供志愿者服務資金保障
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多渠道融資機制。可以通過政府投入,向企業、個人募捐,社區自籌等辦法,多管齊下籌集資金。
4.3 重視志愿者成員培訓工作
根據服務對象的多元需求和志愿者素質提升的內在需要,實施分層次培訓。同時,重視加強骨干的組織管理能力培養,使其成為中堅力量。
可以和轄區內各單位加強溝通合作,邀請相關專業人士擔任培訓導師。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促進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向正規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4.4 改革創新管理體制,促進資源有效整合
要將團系統的青年志愿者隊伍、科技系統的科技服務隊伍等隊伍,通過適當的形式統一起來,有效整合各類資源,方便政府的投入和社會的支持。
4.5 多途徑招募志愿者,保持志愿者隊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利用社會關系網絡招募志愿者,形成特定的志愿者隊伍招募機制。要借助行政力量與社會動員,利用已有工作網絡,比如發揮居民小組長以及各個樓長、各個駐地單位的作用,由他們去挖掘和動員志愿者。
4.6 提高社區居民的志愿服務意識
要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性,組建志愿者組織。要加強宣傳發動,使居民認識到自己更是建設社區的成員。要努力培育社區志愿服務意識,弘揚社區志愿服務精神。建議在學校開展義務教育課程,各級干部要身體力行。
4.7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
提高各級領導對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的認識,提升督導能力。應將發展社區志愿者服務事業納入工作日程,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主管部門應強化督促指導,并為志愿者服務提供政策支持。
要深化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完善持證上崗、行為規范等制度,對成員的招募、培訓等作出統一要求。要制訂財政管理監督機制,將財政收支透明化。
4.8 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勵機制
要摒棄強調“無私奉獻”的認識誤區,梳理現代社區志愿服務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價值理念。
要健全激勵制度,科學制訂、有效實施社區志愿者培訓制度、績效評估制度、獎勵制度等。
要優化社區志愿服務激勵的外部環境。健全社區志愿服務的各項政策制度,加快專門性法規的制定。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鼓勵各類人才從事社區志愿服務。營造人性化輿論環境,引導社區志愿者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觀念。通過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良好文化環境。
社區志愿者要通過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象,將自身優勢積極運用于實踐活動中;堅持自我激勵,加強自我學習,培養崇高的人生追求等途徑,建立自我激勵機制,實現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 黃波 .《關于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的若干問題》.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12月15日
[2] 倪晨潔.《社區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困境與對策》. 復旦大學.2012年04月25日
[3] 樊慧.《基層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思考》. 職教通訊.2012年09月20日
作者簡介
張有山(1978-),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學研究。
劉岳峰(1981-),男,河北秦皇島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