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迅速提升,高新科技的進步,使得電視傳媒的途徑不再單一,我國的電視娛樂市場大放異彩。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從中央臺到地方臺的電視播出體系,每天都有上萬個節目播出,數以萬計的觀眾享受著電視傳媒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電視節目的種類有很多,但就目前看來,真人秀節目是百姓們茶余飯后最喜愛觀看的節目之一。下面,就來詳細的談談真人秀節目。
真人秀,是指以電視傳媒為介質,由非扮演者在規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戲規則,為了一個明確的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動,同時被記錄下來而制作成的電視節目。其起源于歐美,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背景,遂以日本、韓國等新興經濟、文化強國為跳板,迅速流入香港、臺灣地區,隨后開始向沿海和內陸蔓延,并在國內電視節目市場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真人秀的火爆,對廣大觀眾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選秀類真人秀為一些“歸隱”民間的高手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有一技之長的平民百姓也可以上電視、當明星,從而走向人生的頂峰。如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的《星光大道》通過演唱、才藝比拼并由觀眾投票,使那些身懷明星夢的草根找到了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人生夢想。再看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李玉剛、鳳凰傳奇、王二妮等人,現今都是國內樂壇的一線明星,為我國的文化繁榮貢獻著自己的才華,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著堅強的后備力量。而相親交友類真人秀,則為一些單身適婚男女提供了相互了解相識的途徑,相親交友類真人秀,首推江蘇衛視的《非常勿擾》,該欄目是國內第一檔相親交友節目,自開播以來,贊揚與批評同時存在,不管是贊揚還是批評,但江蘇衛視是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盡管目前同類型的真人秀節目有很多,但《非誠勿擾》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非誠勿擾》不僅為單身適婚男女提供了了解的平臺,同時,也剖析著當下社會中人的心理與情感的變化,引導著年輕人走向成熟,客觀上有利于人建立正確的婚戀觀念,減少家庭糾紛。與此同時,訪談類真人秀,則顯得更為貼近生活,像《魯豫有約》、《楊瀾訪談錄》等知名訪談節目,通常邀請某些行業的精英翹楚,暢談人生,回憶往事,展望未來,客觀上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供了榜樣人物。
明星、公眾人物由于具有較大的號召力,因此也是真人秀節目的重要資源,由此產生了明星真人秀綜藝節目,通常這類節目的收視率要較高于其他真人秀節目,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源自觀眾的偷窺心理,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平時都是光鮮亮麗,才氣逼人。而明星真人秀節目讓明星回歸普通,更接地氣,也讓觀眾了解到了臺下的明星。明星真人秀節目,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人觀眾了解明星,知曉明星的臺下生活,當明星洗盡鉛華,回歸平凡時,就是普通人,也要面對一切,迎接生活。此類真人秀節目,對矯正青少年的價值觀有著重要意義。
真人秀節目不僅使廣大草根階級登上銀幕,實現了明星夢。同時也造就了很大的商業價值。贊助、冠名、廣告的商業因素,很自然的植入到了節目中,由此產生的商業利潤也十分可觀,不少面臨破產的企業,通過真人秀產生的商業效應,起死回生。
然而,有利就有弊,真人秀節目在方便人們生活,推動商業發展的同時,產生的負面效益也不容小覷。
真人秀節目五花八門,欄目眾多。由于不同的內容和營銷策略,導致節目水準良莠不齊。有些節目為了收視率,一心迎合觀眾,以低俗、庸俗、媚俗為噱頭,摻雜著不健康的節目元素。有些參加真人秀的草根、達人、明星為了博取眼球,不惜賣弄色相,弄虛作假,對于部分未成年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有些選手將真人秀看作是發財的途徑,不惜傾家蕩產,為了出名不惜和家人反目,使得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初次之外,有些真人秀監管不力,使得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其旗號從事詐騙、誘騙等不法行為。
真人秀作為一個舶來品,在我國的電視傳媒領域還處在初級階段,仍需要很長一段發展時間,對于真人秀節目的未來需要社會和個人共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