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潔?劉敬
摘 要:城中村現代化建設是我國政府的一項重要舉措,與此同時伴隨其城市化發展的民俗傳播也相應發生了變化。本文以石家莊良東新區為例,以傳統的民俗發展為切入點,從婚禮、喪禮、祭祀、廟會以及其他活動五方面分析石家莊城中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民俗傳播,并指出其民俗傳承遇到的困難。
5城中村;現代化建設;民俗傳播
城中村是伴隨政府建設現代化城市和新型農村的雙重產物,其起源于農村,它原有的農村民俗是否適應新的城市化生活?它的民俗文化又是以何種方式傳承的?
1 良東新區城中村建設情況
石家莊良東新區是東良廂村城中村改造的住宅項目,位于石家莊南二環和石銅路交叉口,行政區劃上隸屬于石家莊鹿泉區。緊鄰南二環,依靠這一特殊地理位置,在城鎮化建設中配套設施逐漸完善,其南緊鄰青銀高速,交通便利,與市區之間城鎮差距日趨變小。東良廂村目前已在原有土地上建設起良東新區和良城逸景兩個現代化小區。相較近兩年建成的以高層為主的良城逸景小區,良東新區竣工時間較早,樓層規劃較低,12棟樓均為6個樓層,方便居民下樓活動。故該小區的中老年住戶較多,原有的民俗活動保存也相對完整。
2 良東新區的民俗傳播
所謂民俗,我國著名學者高丙中認為:民俗是群體內模式化的生活化,包含著人們相處、互動以及相互理解的最基本的行為方式。所以,民俗是一個國家、地區或者民族所具有的具有較高認可度和獨特性的群體特征,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提起河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關注的大多是河北梆子、武強年畫等知名度較高的,而身邊司空見慣的鄉俗卻易忽視。良東新區的民俗傳承主要體現在婚禮、喪禮、祭祀、廟會等方面。
1.婚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婚俗是民俗活動中最常見,最能體現民俗習慣的。但是隨著城市化發展、城鄉文化融合,原來繁瑣的三書六聘舊禮逐漸融入了西方婚禮的浪漫色彩。由于部分村民“安土重遷”思想的影響,家里老人不太希望姑娘遠嫁,兒子遠娶。婚禮過程中,村民還是會把寓意“早生貴子”的食品擺放到新人房內。在結婚前天和當天,該棟樓停放的車輛都會挪至小區道路旁邊,主人家會在騰出的空地上搭起紅色帳篷,支起做飯大鍋,擺上流水席。除此之外,新郎新娘在司儀的主持下完成西式婚禮流程,接受大家祝福。婚禮結束后,新人家長會在小區門口張貼紅紙,寫上參加婚禮的好友清單以表感謝。
2.喪禮信息傳播形式有所變化:婚禮和喪禮在民間俗稱“紅白事”,是民俗活動研究的重點。每逢良東新區的原有村民中有人去世,小區指示牌上就會及時更新消息。村民們看到后,就會趕到事主家對死者吊唁,對家屬慰問。石家莊喪禮大多是在死者去世后第三天舉行,該小區也沿用此風俗。正式下葬這天,死者家屬會雇傭喪樂隊,吹起喪樂,唱起喪戲。近幾年隨著城市化發展,一些音調低沉,寄托哀思的通俗歌曲拓展了喪樂的選擇范圍,白話歌詞相對傳統戲曲更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和“紅事”一樣,喪禮結束后,死者家屬會在小區門后張貼一張白紙,寫上參加喪禮的親友名單以表感謝。
3、祭祀活動沿用古樸的祭祀方式:該村的祭祀活動,主要體現在祭祀祖先和死去的親人方面。清明節和農歷七月十五是祭祀活動較為頻繁的時刻。原有的鄉村小院變成單元樓之后,對于村民而言,祭祀親人多有不便。有的村民會趕到死去親人的靈位前焚香禱告,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幸福。有的村民會在午夜行人較少的十字樓口焚燒冥紙,希望死去的親人生活富足,不受貧窮之苦。
4廟會活動增強居民對民俗文化的認同感:東良廂村緊鄰石家莊鹿泉區永壁村,永壁交通便利,每隔幾天就有集市,定期還有廟會。憑借其優異的地理位置,該區居民在閑暇時趕廟會,逛集市,選產品,享受超市折扣時才能買到的物品。廟會活動是城中村村民融入城市后聯絡感情的重要紐帶,也是傳承古樸民風的傳播方式。高樓聳立的城市文化促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但是也隔斷了部分鄉鄰“走街串巷,聯絡感情”的橋梁,有著固定日期的傳統的廟會文化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5其他活動加強村民凝聚力:隨著城中村改造,舊時村落活動會逐漸減少。良東新區的部分居民在閑暇時間會組織一些文藝愛好者敲起直徑兩米大鼓。每逢節慶日,七八個中年婦女會圍繞牛皮打鼓,打起激昂的鼓點,成為了該小區的一大民俗特色,也為節慶日增添喜氣。
3 城中村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民俗傳承遇到的困難
首先,民俗傳承意識淡薄。部分居民意識不到民俗活動是祖先傳承下來的重要的精神財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村民的集體特征。他們適應了城市的快節奏物質生活,卻忽略了代表地域特征的精神文化。從參與人員看,大多為中年人,年輕人的民俗意識漸趨淡薄,傳承民俗文化的中堅力量比較薄弱。即使司空見慣的婚禮和喪禮,真正意識從民俗角度出發的居民不多。其次,民俗活動數量減少。相對原來的鄉村規劃,現在密集的城市建筑已經不能為更多的民俗活動提供場地,原來較為密集的民俗活動,現在的數量已日趨減少。根植于土地勞動的民俗活動已失去了原有動力,即使存在,也要借助于居民的記憶。再次,民俗傳播形式由繁變簡。傳統的婚喪嫁娶的形式已經適應現代年輕人的思想,形式由繁變簡。從目前來看,居民的生活已經融入城市文化,即使參與其他民俗活動,也是出于打發時間的目的,真正從保護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角度出發的人們數量較少。最后,民俗活動參與人數逐漸減少。從前的婚喪嫁娶可能會凝聚整個村子的圍觀,現在參與人員大多是親朋好友,民俗活動已經很少會引起群眾圍觀。
綜上所述,城中村的再建設給原有居民帶來便利交通,居民的物質生活日趨豐富,傳統的民俗文化會隨著現代城市的建設有所改變。良東新區作為石家莊一個城中村改造近十年的現代小區,它的民俗傳承已日趨新穎。但與此同時,民俗傳承過程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重視民俗傳承問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石家莊城中村現代化建設中一個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