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嘯巖?杜劍峰?段若瓊
摘 要:工業設計作為人-社會-環境關系中重要的環節,在創造人類生存的物質環境和生活方式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因而工業設計是人類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受到設計界的廣泛重視。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利用工業設計來保護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工業設計;環境問題
1 工業設計的概述
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圍繞在我們四周,工業設計作為解決這一大問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值得引起世人的關注。工業設計要擔負新的歷史使命,保護人類生存環境。設計的責任不僅是為企業獲得經濟利益,更應有益于人類與自然的和諧,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而了解工業設計的起源和具體含義,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
2 工業設計的起源
工業設計起源于包豪斯(Bauhaus),德國魏瑪市“公立包豪斯學校”的簡稱。在兩德統一后位于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豪斯大學。它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
3 工業設計的若干定義
美國工業設計協會(IDSA)的定義 工業設計是一項專門的服務性工作,為使用者和生產者雙方的利益而對產品和產品系列的外形、功能和使用價值進行優選。
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的定義 就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言,憑借訓練、技術知識、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構造、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規格,叫做工業設計。這也是目前被最廣泛采用的定義。
就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言,憑借訓練、技術知識、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構造、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規格,叫做工業設計。這也是目前被最廣泛采用的定義。
4 主要的環境問題與設計對策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一方面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物質來源,另一方面,它又承受著人類活動產生的廢棄物和破壞生態平衡帶來的種種負作用。為了人類自身的長遠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保護好環境,盡量減少對環境因素的破壞。
1.針對溫室效應的設計對策
雖然在設計產品時可以考慮使用各種替代能源為動力,但最重要的設計目標通常是提高能源的效率。而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師在節省能源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1)設計能改善能效的產品;
(2)設計可再生利用的產品,重新生產一種材料所需的能源總是要比再生利用材料所需的能源要多;
(3)采用低能耗生產的材料,向一些廠商提供不同材料的能量成本的詳細資料;
(4)重新設計機械裝置與工藝,以減少能量損失并節省生產成本;
(5)通過設計有吸引力、方便快捷的系統,鼓勵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而不是依賴個人機動交通工具。
2. 針對臭氧層破壞的設計對策:
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應盡量避免使用氟里昂,替代的方法或物質幾乎可以滿足任何使用需要。
(1)用再生紙或植物纖維材料取代氟里昂發泡的塑料包裝,在減少氟里昂使用的同時減少泡沫塑料包裝帶來的白色污染。
(2)用其他噴霧發射劑取代氟里昂來產生壓縮氣體。在美國,此項應用占氟里昂使用量的一半。在可能情況下,最好不使用壓縮氣體包裝,因為這種包裝成本高而且難以回收利用。采用手動泵式噴霧是一種很好的替代辦法。
(3)采用新型絕熱材料,例如用廢紙生產的絕熱材料、真空絕熱材料等。
(4)在冰箱、空調器設計中采用無氟代用品。
3. 針對廢棄物和垃圾的設計對策
解決垃圾處理問題有效的方法是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這就要求延長產品的壽命和使用可再生的產品材料;對那些用后必須丟棄的物品,如輸血輸液用品,以及一次性圓珠筆、剃須刀等用品,應盡量采用可降解材料。
(1)設計產品時考慮使零件易于拆卸,易于修理或替換,確保產品零部件的可互換性。
(2)減少所使用材料的種類,避免使用互不相容的材料組合,盡量不用復合材料,從而確保使有可能污染再生過程的任何部件(如電池等)能方便地剔除出去;
(3) 選擇經典性、永恒性的外觀設計,或者通過改換少數關鍵部件可以方便地更新造型風格,使得使用者對其保持新鮮感而延長其使用壽命。
(4)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盡可能采用新型可降解無污染的材料,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4. 針對水污染的設計對策
設計師在協助減少水污染、緩和清潔水源短缺方面采用的方法有:
(1) 核查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商的環保記錄,確保其生產過程無不必要的污染,從源頭上遏制工業污水的大量排放。
(2) 對特定成分的生產工藝的加工方法進行研究,找尋最佳的加工方法,從而減輕污染。
(3) 考慮染料的影響。看其是否可完全生物降解,并考慮其在生產過程中有無可能引起當地的污染,或染印過的產品用棄后在填埋場產生污染等問題。
(4) 在某些地區,節水和節電同樣重要。設計師應設計用水量更少的家電并考慮家庭用水的二次使用或循環使用。
5. 針對資源能源消耗的設計對策
設計師能對資源消耗產生重要影響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材料的選擇。材料種類繁多,有天然的或合成的,也有可再生的或不可再生的,有新的,也有可回收利用的。哪種材料對環境的破壞最小,往往沒有明確答案。這時候就要設計師慎重考慮,選擇最優。二是考慮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鏈中能源的使用狀況,包括原料生產、制造、運輸、使用、廢棄等各個階段。
(1) 盡量選擇就近生產的材料以節省運輸中的能耗,特別是對于用量大的材料。
(2) 充分考慮那些取之于不可再生資源材料的二次使用或循環使用,同時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不合理使用。
(3) 盡量促使廢舊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并提高其利用價值,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和使用。
(4)從設計的角度減少對消費的需求從而產品的生產、減少能源的消耗。例如設計多功能、高效率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減少了人們所需的產品的數量,從而減少了資源消耗。
5 總結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針對不同的環境問題,設計師可以通過工業設計運用不同的方法和對策,減少有害固體廢物、氣體廢物、液體廢物等的產生和排放,節約資源和能源,維持環境的適宜度,為我們的環境問題的改善作出相應的努力,為我們共同的家園美好的未來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促進人、社會、環境的友好和諧的共同發展。所以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工業設計也應當受到人們更多地重視,進而去發展和創造,為我們的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程能林,《工業設計概論》,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7.
[2]韓冬楠. 寇樹芳,《工業設計概論》,冶金工業出版,2010.9.
[3]余建榮等,《工業產品設計》,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5.
[4]胡錦等,《產品設計》,湖北美術出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