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時,一個重要的常識是,透明度是信任的基石。然而,這個被無數教訓檢驗的常識,卻屢屢被無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回,又是擁擠的急診室,成了韓國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簡稱MERS)傳播鏈條上的罪魁禍首。
世界衛生組織與韓國聯合成立的一個專家組6月13日表示,韓國政府未能迅速向公眾共享信息,未能建立起高效的疾病控制體系,加劇了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在該國的爆發。
上述專家用一周時間走訪醫院并與衛生主管部門會面。最終,韓方負責官員李鐘求在新聞發布會上得出結論,“在韓國未能做到的事項中,未能迅速、透明地傳播信息,這應該是重中之重。”
自首位患者5月20日確診以來,到6月16日,韓國已知的MERS感染者已有154人,死亡19人。由此,MERS在韓國的致死率已經達到12.3%,而2003年流行的SARS致死率為10%。
相對短暫的時間里,韓國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感染?聯合小組中世衛組織方面的負責官員福田敬二指出了若干項因素:韓國醫生不熟悉MERS;該國醫療機構的急診室“過于擁擠”;病人在不同的診所之間“挑揀醫生”;以及韓國醫院的病房里,經常有人頭攢動的來訪者。該國幾乎所有的MERS確診病例,都是在求醫時或在醫院探望病人時感染的。醫院的醫護人員也受到了感染。
對經歷過SARS的中國人來說,這些說法似曾相識。同中國人一樣,韓國患者也認為,最大的醫院擁有最好的醫生。為了能轉入好醫院,患者到處走后門,一些人會在急診室一直等待下去,直到出現空床位。
正因為如此,韓國的絕大多數MERS病例出現在圣母和三星兩家醫院,而它們均為所在城市中最大的醫療機構之一。家屬和看護人員與患者在擁擠的急診病房里共處一室,于是新的傳染性病毒爆發時,情況就不妙了。
雖然有中國的前車之鑒在先,但直到14日,韓國政府才公布了確診患者去過的全部24所醫院的名單——此時距離首例患者確診已經過去兩周半的時間。此后,政府在名單中又增加了五所醫院。韓國政府表示,之前曾不愿意公布這些醫院的名稱,是因為害怕可能引起醫院周圍社區的恐慌。
韓國媒體解讀說,政府的“信息壟斷”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護大型醫院的商業利益,不讓人們知道這些失誤。在野黨領袖則認為,這種信息壟斷根植于韓國的獨裁歷史。疫情的爆發對韓國總統樸槿惠也產生了沖擊,她的支持率持續暴跌。
韓國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超快的網速足以引以為豪,但技術進步卻擴大了錯誤信息的傳播。首先,保健部門曾指出,老年人更容易感染MERS,但韓國最近持續出現三四十歲的感染病例。據保健部統計,截至15日150名確診患者中,50歲以下的患者占37.3%。疫情持續擴散后,患者年齡出現了年輕化趨勢。
其次,官方之前也指出“與患者在2米內、接觸1小時以上”,才可能被感染;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最先發生疫情的京畿道平澤圣母醫院,不僅是同一間病房里的人受感染,病毒后來還傳到了整個醫院,范圍遠遠超過2米。
另外,據15日通報,當天韓國新增的5例MERS確診患者中,又有3例屬于“第四代感染者”。這顯示出病毒傳播能力超過預期,韓國防疫形勢更加嚴峻。福田敬二也促韓國政府,要繼續推行有力的隔離和監控措施。
雖然對這種病毒的恐懼已促使近2900所幼兒園和學校關閉,一些音樂會及宗教和社會活動也被取消。網購的銷量飆升,棒球場館的上座率則大幅下降。但樸槿惠對中國游客的減少格外關注,為“拯救”韓國旅游業,樸槿惠不惜親自出馬,赴東大門勸中國游客轉告親友“放心來韓”。韓國政府還拋出金錢牌,承諾若外國游客在韓感染MERS,,將提供3000美元補償。不過,在疫情起起伏伏之時,這樣的喊話顯然不太負責。
此次MERS疫情中,韓國醫療衛生機構的防疫漏洞大開,韓國人的素養也被國際社會所看低,這都與青瓦臺的信息屏蔽相關。目前,公眾的“過度的恐慌”不斷擴大,也是因為70%的民眾對政府信息缺乏信任。樸槿惠呼吁韓國民眾生活回歸正常,首先要做的是重建政府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