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畔陽
三年前我成為專業的鱷魚角斗士,為什么要從事這個行當?因為我把它看做自己簡歷上的一大亮點。家人和朋友都大惑不解:“你瘋了嗎?”“和愛因斯坦談過了,”我回應,“這位當今世界上恐怕最偉大的智者給我們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反反復復做同樣的事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才是真正的發瘋?!彼?,不論你和什么樣的鱷魚角斗——考出好成績、找到理想的工作、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無人的道路上前進,使生活變得不同。
不進入充滿鱷魚的池塘或不嘗試有危險的事情,那一定是舒適、安逸的,所以,為什么駕駛汽車很容易,但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卻比抓住鱷魚的尾巴更危險呢?因為坐在方向盤前,不過是把注意力從熟悉的A點轉移到司空見慣的B點。相反,在與鱷魚角斗時,注意力則轉移到了不曾遇見過的負面后果上,“你必須做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绷_斯福這樣告誡。否則,你就會自己把自己牢牢禁錮在“不能/無法”的牢籠中,自己都認為自己做不到,那就肯定不會去做。
一旦沖出安樂窩,跳進鱷魚池,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的后果上,一門心思專注自己正在做什么,希望取得什么結果,而不是老想著是否會失手出差錯。一心只想著自己渴望發生之事時,你的注意力就盯在了成功上,且會把自己向著有利的結果編進“程序”,成功也就有了八成的把握。相反,如果只是擔心會出現失誤,注意力集中在恐懼懷疑、忐忑猶豫、不安糾結上,把自己編進失敗程序,結果一定是必敗無疑,尤其是在鱷魚池里。
與鱷魚角斗的關鍵在于抓住它的尾巴不要放松,雖然它會全力轉身,試圖咬你,卻不能90°掉頭,而且它除了上下顎的肌肉外,其他部位并不結實,只要抓緊它的尾巴并向它掉頭的反方向移動,它就無法咬到你,最終只得放棄掙扎。這時候你就能將它拖上岸,用兩腿夾住它的尾巴,摟住脖子向后拉,最終,贏得比賽。無論與什么樣的鱷魚進行角斗,關鍵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開尾巴,不要因為他可能會咬到你的雜念而分心。
鱷魚是你的朋友。愛德芒德·波克寫道,“與鱷魚角斗可以堅強我們的神經、增強我們的技能,我們的對手也是我們的幫助者、促進者?!焙推邨l鱷魚角斗,走出池塘手指腳趾完好無損,讓我瞬間有了一種不可戰勝的感覺——放松、快樂,非常自信,但我馬上把這張戰無不勝的王牌打出去,再次走入鱷魚池。這是一張你隨時都可以擁有和打出的牌,能夠壓倒成功道路上遭遇的任何負面抵抗,到達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確實,每次成功都不過是通向新高度的階梯。
你的鱷魚朋友會幫助你到達山頂,站在那里你將向自己證明,你能夠做到任何事情,且一切皆有可能。奇怪的是,這個時刻你也最為脆弱——因為你曾聽說人類飛不起來,而且還很可能毫無異議地表示過相信,這時你可能會想到向前再走一步就會落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再往前挪動一步或走進鱷魚橫行的池塘就是發瘋嗎?就看你想改變什么,如果改變的是思維和注意力,那會怎么樣?難道不也是你想要學會飛翔沖向廣袤藍天的時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