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涵
在海鮮攤前,小男孩指著小黃魚:“魚,爺爺,我要吃魚。”
老人撫著孫子的頭:“好,好。老板娘,這個多少錢一斤?”
老板娘說:“這堆二十,這堆十六。”
老人一愣:“這么貴啊。”
老板娘斜睨了一眼,尖聲說:“你是不是想買十塊的,現在還有十塊的黃魚嗎?”便不再看老人,轉而笑迎過道上的客人。
老人杵了許久,回過神后,牽著孫子去了別家。
我將這一段記錄在紙板上,還寫了三段閑語:
一邊倒
所謂勢利,有傾向一邊的意思。可怎么看著沒錢人就會生厭?有錢的人不會白給你錢,沒錢的人也不會白要你錢。這樣的一邊倒又有什么意思?
豁達
世界大的時候,沒有邊際,但小的時候,也就舞臺那么大。難道真的存在一種叫做“厚臉皮”的豁達,可以完全無視外界的眼光?
想不透
對于那些原本想不透的人,我曾在一轉念之間想透了,我看他是不可思議的,他看我想必也一樣。
一個同學來電話閑敘。我說了打算去鄉下辦農場,養兔子和雞的想法,正在做各種風險評估,還考慮是不是在農場里開個燒烤店。
他聽后,很吃驚地說:“你有工作、稿費雙重收入,為什么還要這樣折騰自己?”
我說:“這兩種收入太有限。沒錢置些產業,會受人白眼的。”
他說:“可辦農場的壓力非常大,你老勸別人不要被名利綁架,怎么自己還往枷鎖里套?你也說過,自認一下窮,輕輕松松過生活。”
我跟著將這一段也記在紙板上,也配有兩段閑語:
白理
很多道理是簡白的,人到了一定年紀,自然會想通。若還想不通,就很難有想通的一天了。可為什么道理明明是知道的,卻還要悖著道理做事。
輪回
看見別人做悖理的事,還很得意,我們會去笑、去批評,可一轉身,自己也做起來了。前車之鑒,該卻步了吧,但我們還是前赴后繼。生命的戲碼就在輪回里一出又一出地翻拍著。
幾日之后,我又添了一段思考:
勸說
勸人是件吃力卻未必討好的事。他若堅信自己是對的,那還聽得進別人的話嗎?他若不去做,可能會抱憾終身,怨你一生。苦果只有親口嘗過,才曉得滋味。又或許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畢竟下一刻未可知。但如果寧愿他恨你一輩子,也誓要勸阻他,那是大情,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