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瑜
相信知識的力量,相信《知識窗》的力量
高考分數一出來,各大學便展開了上門搶高分學生的招生大戰。尤其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居然搶到了一起,搶成了熱點新聞,報道披露的情態和招數,很沒有美感。
在人們眼里,各省的高考狀元或者說高分學生,堪稱棟梁之材,全國人民都指望他們將來能做有用之事,成有用之才。兩大名校的招式雖然有失斯文,但也還算理直氣壯。
幾乎就在同時,陳道明的60歲感懷文章《無用,方得從容》在微信圈里瘋傳,為這炎熱暑假添了一景。令我莞爾一笑的,是下面一小段:
偶爾,我也會做點手工。我家里有一個很大的房間專門用來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縫所用的工具,這幾項手工活我都還算拿手。女兒常年在國外,想她的時候就會澆個糖人,捏個面人,或者干脆穿針引線給她裁剪一身衣裳,聊解相思之苦。當然,我更樂意干的是為妻子縫制各種皮質包包。我妻子喜歡弄點十字繡之類的,有時我們夫妻倆同坐在窗下,她繡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人人都在心底里揣著一把叫“競爭”的劍,奔向那錦繡前程。而像陳道明大伯一樣,澆個糖人兒,做身小褂兒,縫制個包包兒——如此這般,做個無用之人,過一種不那么難看,甚至有一種心動的美感的生活,你想過嗎?
這么想的人很少,尤其是青春年少的時候。讀高中的時候埋頭啃課本做題或許沒什么錯,可現在是9月了,你上大學了哦,也不想一想嗎?
成功在左,美感在右。你,可以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