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GoPro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爆款”運動相機,有著“極限運動專用相機”的美稱,因具有極強的防水防震性能,常被沖浪、滑雪、跳傘等極限運動員固定在頭盔、自拍桿、手腕套等設備上使用。在談及研發過程時,GoPro創始人兼CEO的尼古拉斯·伍德曼提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任性!
1975年,伍德曼出生于硅谷最繁華的阿瑟頓區。就在同齡孩子用心讀書時,他卻喜歡上了沖浪。上大學填報志愿,多少人都感覺志愿難填而叫苦時,他卻連想都沒想地填報了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因為他喜歡沖浪,而該校剛好坐落在海邊。他就是這么任性,任性得讓父母不知所措。他的理由是:任性,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任性的結果,讓伍德曼吃盡了苦頭。為了進這所學校,他選了自己最不喜歡的商科專業。可想而知,他每次考試都拿“B-”成績。自信心備受打擊的他,干脆再任性一回,自作主張地“棄商學藝”,不務正業地去上寫作課、表演課和藝術設計課,變成了一名藝術生。
伍德曼最任性的一件事,莫過于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1997年,躊躇滿志的他走出校門,并拿到了4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創辦了兩家網絡公司,卻在2002年互聯網泡沫中賠了個精光。他沒有為此喋喋不休,而是瀟灑地一揮手:“去沖浪!沖浪讓我充滿激情和活力,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最棒的想法。”這次,他去了印尼巴厘島及澳大利亞的美麗島嶼。
在沖浪旅行的過程中,伍德曼突然發現:普通的防水相機太大,還時常起霧,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沖浪的模樣記錄下來。這時,他就想,為什么不能制造一款專門給沖浪運動員拍攝使用的小巧高質、綁在手腕上的相機呢?
任性的伍德曼決定大干一場,沒有場地,他就借用已報廢的一輛1971年款的大眾面包車作為實驗室,研究運動相機;沒有資金,他向父母借。這時的GoPro公司只有伍德曼一個人,他身兼產品工程師、研發負責人、銷售等多項工作,還登上電視購物頻道做“廠商代表”。“閉門造車”研制出的第一款GoPro,竟是利用巴厘島集市找到的一種以貝殼為原料制成的帶子作為固定帶,而相機呢?則是中國產的傻瓜相機。工作、睡覺,伍德曼全在這個窄小的車廂內完成。
做出這樣的低質產品,自然是打不開市場。很快,父親給他的35萬美元也快花光了,有人勸他別瞎鼓搗了,還取笑他:“人家在實驗室里都搞不出什么名堂,你依仗一個破殼車子能有什么作為呢?你別任性了,還是盡快收手吧!”伍德曼卻說:“如果我的GoPro相機沒有研制出來,才真會被別人看笑話呢!任性,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豈能半途而廢?”
在自己拼命突圍而得不到突破的情況下,伍德曼招收了第一位員工——尼歐·達納。爾后,公司不斷有新人加入,也相繼研發出具有高清攝影、Wi-Fi等新功能的GoPro相機,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小東西——跳傘運動員用它記錄下空中美景,外科醫生用它拍攝出復雜的手術過程,甚至紀錄片導演也將它運用到高難度畫面拍攝中。
到2012年,GoPro甚至超越索尼,成為全美數據攝像機出貨量之最。伍德曼付給第一名員工尼歐·達納的薪酬也是出奇的“任性”:出售 GoPro 的股票,將收益的10%分給達納。如此財大氣粗,使伍德曼成了“美國好室友”,被美國人稱為“最大方的老板”。而伍德曼早在兩年前就榮登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成為歷史上最會賺錢的CEO。
但伍德曼沒有就此止步,而是瞧準了更大的商機。GoPro生產的內容在YouTube上的點擊量,僅今年第一個季度就超過了10億次。這10億次點擊里商機無限,他決心建立起“硬件+內容平臺”的經營模式,從電視臺、視頻媒體那里分得一杯羹。
除了做“美國好室友”,伍德曼也是個積極傳播正能量的“美國好聲音”。在母校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演講時,面對學友,他深有感觸地說:“真正讓你后悔的不是決定正確與否,而是一味懦弱地逃避。靠著熱情和興趣去做事,你會發現自己有著源源不斷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