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
伊卡洛斯是希臘神話里的“空中飛人”,他使用蠟和羽毛做成的翅膀逃離克里特島,但因為飛得太高,翅膀上的蠟被太陽融化,最終他墜入水中身亡。有朋友可能會問:“他怎么飛不到大氣層?如果真的跟太陽來個親密接觸,“空中飛人”會不會變成圣誕大餐里的“烤火雞”呢?”
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態火球,核反應區溫度約1.56×107℃,光球層的平均溫度接近6000℃。也就是說,就算是鎢做的機器人,在太陽表面待一會兒,也會被烤成蒸氣。鎢是自然界已知熔點最高的金屬,它的熔點是3140℃。那么,人在太陽表面待上一會兒,豈不是瞬間就要被烤成“串燒”?
科學家告訴你,你可以與太陽親密接觸1納秒。太陽能量由核聚變產生,每秒約有7億噸的氫原子被轉化為6.95億噸的氦原子。根據質能轉換公式E=mc2,我們得知,太陽每秒鐘約會釋放出4.5×1026焦耳的能量。太陽光球層直徑為139.2萬公里,其表面積約為6×1018平方米。兩者相除,可知光球表面每平方米每秒鐘熱量約為7.5×107焦耳。
人體全身皮膚表面積約1.8平方米,一半人體正對太陽的話,只有0.9平方米。如果我們在太陽光球層表面待1納秒(10-9秒),接收到的總能量僅僅為6.75×10-2焦耳,這相當于我們吃了13.5微克米飯的能量。也就是說,在這1納秒時間內,人體平均每平方厘米接收到的能量僅僅為7.5×10-6焦耳。按照電氣與電子工程協會IEEE P1584標準,把你的手放在丁烷焊槍的藍色火苗上1秒鐘,每平方厘米皮膚接收到的能量是5焦耳,而你和太陽親密接觸1納秒的那點能量,會遠遠低于這個標準。
所以,請放心吧,太陽表面1納秒之旅,感覺還是很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