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把面包穩穩地放在一個不銹鋼架上,從中間豎切一刀,在切口處夾入萵苣葉,然后在萵苣葉上放一根烤過的火腿腸,表面擠上一些沙拉醬,最后再撒些碎洋蔥,就OK了。
這不是在做熱狗嗎?你可能會說,這有什么難,三歲的小孩都會做。的確是這樣。但是,如果用重型起重機代替人手來制作呢,那又會怎樣?挪威一位名叫尤哈·佩卡的司機,給我們演示了用起重機做熱狗的場面。
顧名思義,起重機就是能把人力所不能及的重物輕易地提起,但是輕飄飄的面包用巨大、笨重的鏟勾提起,考驗著司機對機器的熟悉程度,和司機本人的眼疾手快。試想,松松軟軟的面包,力度大了,會夾變形;力度小了,會掉下來。
鏟勾切面包時,必須在面包的正中間豎切。而且要不深不淺,淺了,放不下火腿腸,深了又會切斷;把萵苣葉放進切開的面包難度更大,稍微不慎,菜葉就會“咔嚓”折斷,何況還要把菜葉不偏不倚地放進狹小的面包切口。所有的操作都需要司機拿捏得精準,失之毫厘,就謬之千里了。
放火腿腸,澆沙拉醬,撒洋蔥,每一個動作都行云流水,每一樣材料都放得恰到好處。最后,尤哈·佩卡還把做好的熱狗,用鏟勾準確無誤地遞到好朋友的嘴里。精湛嫻熟的技藝令人瞠目結舌的同時,也令人敬佩。
尤哈·佩卡本來就是個毛毛躁躁的人,之所以能夠隨心所欲地操縱這個龐大的起重機,除了喜歡,還得益于尤哈·佩卡巧妙地運用一種由心理學家蓋茲提出的試圖回憶學習技巧。因為如此龐大的機器開動,費用可不低,所以能實際操作練習的機會有限,而操作性的技巧,多練才是硬道理。
于是,尤哈·佩卡把起重機的操作程序熟記在心,在沒有起重機實物操作的情況下,在頭腦中反復回憶操作細節。試圖回憶的效果有兩方面:首先,它是一種主動性思維,就是自己主動想做、要做,而不是被強迫去做;其次,試圖回憶還具有很好的查錯、糾錯功能,能迅速發現錯漏和模糊之處。
其實,學會操作并不難,難在精準地控制,在該動的時候動,在該停的時候停。尤哈·佩卡一有空就靜下心來,集中所有的精神,一心一意地在頭腦里像放電影一樣,把操作過程一遍又一遍地演示。
這樣就等于人家只練幾遍,而尤哈·佩卡卻可以百遍千遍地練習,以至于實物操作時,每一個環節尤哈·佩卡都能做到心到、手到、腳到。試圖回憶法是一項需要極大耐性與安定心力的方法,對于尤哈·佩卡來說,是一種對性格的磨練和意志的挑戰。
尤哈·佩卡不斷挑戰自己,把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分成幾個階梯式的目標,經過不斷努力,使其發生。從大到小,從硬到軟,尤哈·佩卡每次都在頭腦中反復練習,有機會實際操作時,不斷體會、修正,然后又在頭腦里把正確的操作百次千次地鞏固,直到每個環節在實物操作時都得心應手。
視頻一播出,立刻引起人們熱議,人們怎么議論不重要,重要的是起重機生產廠家借此大力宣傳起重機的質量上乘;起重機培訓學校力挺自己培訓尤哈·佩卡的成果;而熱狗專賣店則看中了尤哈·佩卡如此新穎的熱狗制作方法。一時,尤哈·佩卡成了眾商家的香餑餑。
假如你還認為工作不好找,或者認為自己懷才不遇,不妨捫心自問,自己的學識或者技藝,能像尤哈·佩卡那樣用起重機制作熱狗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尤哈·佩卡告訴你:只要你想,你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