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
中國歷代文人中,最具偶像氣質的,當數嵇康。
論容貌,在魏晉這個審美至上的時代,嵇康是國民花美男。公眾認為他帥到無法無天,只能理性地懷疑他賄賂過上帝了。史書上說他“偉容色,美形儀”“風姿特秀”,身高1.87米,長相出眾、氣場強大,站在任何一處,世界便成了他的相框。
竹林七賢之一山濤就是個嵇康控。他評價嵇康,飽含深情,“站時如孤松獨立,醉時似玉山將崩”——看人家魏晉人多風雅,夸起人來既有畫面感還特別不要臉——站在那里是一件遺世獨立的藝術品,連喝醉酒都有爆發式的美感,酒神附體啊。山濤把古人眼里兩大具有神圣性的意象——孤松和玉山,裱起來獻給他仰慕的嵇康。嵇康連上山采個藥,都會被樵夫誤會為“神仙”。嵇康的哥哥嵇喜在《嵇康別傳》里,直接夸他“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
在中國,國民偶像首先得有個悲慘的童年——爸媽至少得早死一個,父母雙亡加10分。嵇康早年喪父,由母親和哥哥帶大,但人家不屑玩苦情。因為長得漂亮、聰穎過人,嵇康特別得寵。沒人強求他讀四書五經,未經儒家洗腦。嵇康從小愛的就是老莊那套歪門邪道,迷戀花花草草、云淡風輕、羽化成仙,人性中的天真、浪漫、浩然正氣都得到了最穩妥的保全。所以他的思維和氣質,一直是體制外的、未經格式化的,《晉書》直接用“天質自然”“龍章鳳姿”等重磅級詞匯形容他。
當年嵇康第一次到洛陽,就引發了全城轟動。那時的名士,一類是山濤、阮籍之類沾染儒家氣息的主旋律“官二代”;一類是何晏、夏侯玄之類的浮華公子哥,嵇康一出現,大家才恍然,原來還有一個更高級的選項!
讓萬千男人崩潰的是,嵇康不僅僅是帥。他是學術控加文藝全才,琴棋書畫、哲學、養生學無一不通。他拋出一篇音樂論文《聲無哀樂論》,反對儒家夸大音樂的教化功能,認為聽貝多芬也不會都變成孔圣人,聽披頭士也不會變成殺人犯。他發表《養生論》,和緋聞男友之一向秀搞了幾場辯論,掀起舉國新一輪養生熱潮。他承認人有欲望,指出理性可以引導欲望,達到心態平和,從而延長壽命。魯迅先生也是嵇康控,專門為他校對集子,夸贊嵇康的論文“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
可嵇康并不是憤青。他的叛逆是舉重若輕式的。
嵇康寫詩,平和通透、意境高遠,“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這是他的名句,即使沾滿了歷代批評家的口水,也依然無法阻擋這詩句里超然的意味。
可以說,嵇康就是一個帥版的莊子。他的人,是會走路的藝術品;而他的生活方式,則是一首立體的詩。他把玄學化作詩情畫意的生活,彈琴、垂釣、飲酒、打鐵,淡泊自在、率性而為,這成為一種名士典范,被頂禮膜拜。
連皇族都急于拉攏他,不在乎他的家世平常,照樣讓公主與他聯姻。盡管史家還無法斷定他娶的是曹操的親孫女還是曾孫女,但他娶了長樂亭公主,這是沒有爭議的。你以為,躋身太子黨,從此他就踏入官場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他又不是何晏。雖然成婚之后他也禮貌性地接受了朝廷送給他的官職——先是郎中,后是中散大夫,都是閑職,他意思意思做了幾天,就帶著公主,回到山陽,繼續過閑云野鶴式的逍遙日子去了。
這個老莊的死忠粉絲,第二次去洛陽,卻是為了抄經——都說了他是學術控,對儒家經典,他打算不帶成見地仔細觀摩一下。這一次,更是讓當朝最高學府——太學里的三千大學生驚艷不已,那個專注于抄經的雕塑感美男就是傳說中的嵇康?
想想看,這樣一個人,有吳彥祖的外貌、李云迪的鋼琴造詣、錢鐘書的才學,王菲的超然姿態--公眾只有一個請求,能不能講講他的缺點,讓大家心理平衡一下?
嵇康寫《難自然好學論》,說人并不是天生好學的,假如一個人可以不做事又有飯吃,誰還要讀書啊?完全跟孔子說什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相反,這下大家該罵他叛逆了吧?不,90后更愛他了,總算遇到一個說人話的名人了!他向媒體透露自己臟亂差,十天半月臉不洗、頭不梳,不覺得悶癢的話,連澡都不洗,甚至懶到每天早上膀胱快爆炸了才起床。本意是要暴露本我,減少粉絲對他的迷信,結果粉絲們一看偶像這么真性情,更癲狂了,組成“晉朝最愛康康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