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組軒
“我們的小康之路才開始啟程,我們離不了魏哥。”今年春節前,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天柱縣遠口村138戶村民代表,簽字摁手印給團省委寫信,聯名挽留團省委駐村干部魏丕業。從2013年開始,魏丕業在遠口村一駐就是兩年。今年,面對鄉親們的真情挽留,他主動要求留下來再干一年。
用腳步丈量民意、用心靈傾聽民聲,把汗水灑在田間地頭,與群眾一塊苦、一塊干、一塊過,在腳踩泥土中接地氣轉作風,增進服務群眾的感情和本領,這是駐村干部的真實寫照。老百姓說,懂鄉音、解鄉情、親鄉鄰的干部越來越多了。
既要駐得下,更要助得好
自帶行李、自帶炊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駐村工作隊員定崗定責,“駐”出感情,“助”出實效。
“百姓龍門陣”、“黨群直議制”、“院壩會”、“黨的聲音進萬家”等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強農惠農和扶貧開發等政策,群眾喜聞樂見、拍手叫好。
面對固本強基重擔,駐村干部宣講政策、傳授方法、推動整頓,爭當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員”。面對面幫、手把手教,駐村工作隊把“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隊”作為幫扶重任,使1315個軟弱渙散村班子整體素質得到較大提升。
在余慶縣小腮鎮迎春村,200萬元的“小康示范寨”、100萬元的發展路、190萬元的產業扶持,每當細數省科協開出的“幫扶清單”,村民們如數家珍。“一看房,二看糧,三看有沒有讀書郎,四看勞動力強不強。”威寧自治縣駐村工作三隊探索的“四看看真貧”工作法,建立“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機制,闖出了一條喀斯特地區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面對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重擔,駐村干部俯下身子、甩開膀子,爭當推進同步小康的“生力軍”。特別是統籌整合幫扶資金和項目,暢通幫扶資源向基層傾斜的渠道,使駐村工作更加精準、精細。2014年來,各幫扶部門和駐村隊員幫助基層協調項目3.4萬個、資金52.2億元。
普定縣駐村工作隊組織協調律師協會,與村里結成幫扶對子,定期開展義務法律宣傳咨詢。面對鄉鄰矛盾糾紛,駐村干部上門普法、解難釋疑、積極疏導,爭當促進和諧穩定的“調解員”。走村串戶,排查矛盾糾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問題,成為隊員們工作常態。
“是張阿姨,讓我們姐弟倆感受到久違的母愛。”因為母親因病去世,家庭貧困,家在遵義縣驪龍居委會的李婷婷與父親、弟弟一家3人擠在一間不足12平方米的窩棚里。駐村干部張小飛經常為他們家帶去衣物和生活、學習用品,并對小婷婷進行“心理輔導”,資助她生活費。如今,李婷婷已經就讀省經濟學校旅游和酒店管理專業。
面對生活困難群眾,駐村干部訪貧問苦、捐款捐物、紓難解困,爭當密切干群關系的“貼心人”。一袋米、一桶油,看似雖小、雖少,卻是雪中送炭。駐村干部把群眾當親人,成為村民信得過、處得來的“好兄弟”、“好幫手”。
在腳踩泥土中磨礪成長
“到困難多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成為淬煉優秀年輕干部的重要平臺。很多隊員看到農村貧困的真實狀況,自己以往卻漠視群眾疾苦,辜負了群眾信任,官老爺作風非除不可。“從思想上鏟除病根,才能真正把密切聯系群眾的好作風找回來、堅持下去。”在民情日記中,一名駐村隊員寫下的這句話擲地有聲。
危難時刻顯身手,緊要關頭看擔當。在2014年七八月份,赤水市、習水縣、思南縣等地遭遇強降雨襲擊,駐村干部和當地干部冒著大雨挨家挨戶疏散群眾,始終堅守在抗洪搶險、排澇救災、災后重建第一線,為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而奮戰。村民們說,“排澇清淤、搶救受淹烤煙,駐村干部樣樣都干,有他們在身邊,心里踏實多了!”
一批表現優秀、群眾滿意的駐村干部也在基層一線磨礪鍛煉中成長起來,得到提拔重用。近年來,各級都有駐村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或重要崗位,省直部門就有42名優秀駐村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良好的用人導向,激勵越來越多的優秀年輕干部奔赴農村大地,建功立業。
緊握接力棒,吹響“集結號”
“駐進村里后,我想的就是先把聯系卡發到每家每戶,讓群眾有事找得到。”3月9日上午,省直單位同步小康駐村隊員在省委大禮堂前的廣場舉行集中出發儀式,奔赴農村一線。來自省扶貧辦的駐村隊員嚴俊告訴記者。
今年,貴州選派的駐村干部來源更加優化,加大從省市縣三級部門抽調駐村干部的力度,實現了“三增加一減少”,即省直單位、市直單位、縣直單位選派干部分別同比增長26.8%、96.8%、30.8%;鄉鎮選派干部同比下降16.7%。在抽調干部時,注重選派后備干部、年輕干部和精兵強將。各級共抽調年輕干部和后備干部5659人,到基層第一線接地氣、辦實事,磨練成長。
“用方言土語宣講政策、傳授方法,是我要學的基本功。只有群眾聽得懂、聽得進,才能把中央、省委重要決策部署傳遞到千家萬戶,推動黨的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廣場上,即將出發駐村隊員在相互交流,大家都表示要學的、要做的有很多,要緊盯重點工作,幫助夯實基層基礎,完善和落實好村級發展規劃,提升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
2014年,全省同步小康駐村工作中有30個先進集體和300名優秀個人受到省委表彰。即將再次回到駐村點的魏丕業說:“兩年了,村民們都當我是村里人。雖然苦點,但心里踏實。就是要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一塊過,才能干出新變化,對得起鄉親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