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任
一個人地處偏遠,條件極差,發展相當滯后……
一個人,身處都市,家有妻兒,生活美滿幸?!?/p>
兩者遠隔千山萬水,本沒有任何交集,只因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結合了彼此,譜寫了感人篇章。
王周瑜,貴州省扶貧辦派駐銅仁市江口縣勻都村干部,去年3月開展駐村工作以來,他始終以“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積極協助勻都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深入調研,找準著力點,用勻都村群眾的口碑闡釋了駐村干部的價值和意義。
深入群眾 樸素作風贏民心
村里條件艱苦,一間木板房、一個床鋪、一張寫字臺和一把凳子,就是王周瑜在村里的所有“家當”。初來乍到,為盡快進入角色,一連四周他放棄了節假日與家人團聚,與村干部走村串戶訪民情,與群眾同吃同住,聊家常、談發展、擺困難、提思路,足跡踏遍了勻都村9個組寨。在這期間,連續的奔波勞累,不規律飲食,多年的老胃病時常復發。他只是稍稍休息,吃點胃藥,就繼續工作。白天,他不辭辛勞走村串戶訪民情。晚上,他和村干部開“堂屋會”直到深夜,將了解到的情況一一分析、總結,反復論證適宜發展的產業和可能申請到的項目,找到了一條適合當地實際的分區、分段發展思路,高山種茶、林區養羊、闊地發展精品水果……
駐村以來,王周瑜始終保持著謙和而樸素的作風,看到這位省里面的“大”領導對村里的“小”事那么上心,干部群眾慢慢地待他如親人。
心系民生 筑牢基礎促發展
陳家和熊家兩個組隔河相望,由于沒有橋,兩地群眾過河要淌著齊腰深的水,十分危險。在走訪中,王周瑜了解到群眾修橋愿望強烈。但因投入太高,申請立項又難以馬上奏效,經群眾開會商議,決定以修建滾水壩代替橋梁。第二天,王周瑜便早早來到河邊,與村干部一起尋找最佳位置,計算投入水泥、沙石、涵管個數等,并寫好申請報告,向上協調解決了10萬元建設資金。連續一個多月,他頂著炎炎烈日在工地參與指揮和協調物資,工程完工后,他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去年“5.25”、“6.19”、“7.15”三次洪災,通往臨縣松桃沙壩鄉的一條產業路受損嚴重,群眾出行受阻,沿路烤煙、養殖產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王周瑜得知后,三次帶領鎮村干部親臨現場,查看災情,研究對策,成功向省辦爭取到了130萬元產業路維修資金,打通了群眾翹首期盼的產業路、致富路。
王周瑜始終懷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服務群眾,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有他的足跡,調解糾紛、動員農網改造、維修村委會、維修吊橋、建垃圾池……每處都不缺少這位省城干部的忙碌身影。
真情幫扶 務實為民結碩果
通過走訪調研、實地考察,他發現勻都村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是發展養殖業的風水寶地。但苦于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群眾一直守著資源過著貧困日子。一方面他向省辦協調爭取到140萬元的種草養羊項目資金;另一方面他十多次深入農戶家里,為有發展條件的農戶逐戶作思想動員,為他們算好“經濟賬”,幫他們打好“小算盤”。在他的動員和指導下,創建了勻都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抱團發展模式,合作社社員發展到70戶,并免費為群眾發放了200頭簡陽大耳羊優質種羊,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過渡。
作為省扶貧辦干部,王周瑜始終關心扶貧項目落實情況。他經常到縣扶貧辦了解省級各項扶貧項目安排和分布情況,到桃映鎮各扶貧產業基地調研指導。小屯村紫薇基地有他的身影,茶溪村水晶葡萄基地有他的足跡,妙石村油茶基地有他的形象,去年開工建設的小屯產業路,他親自指導并實地查看建設質量是否合格,積極為桃映鎮爭取發展項目。短短一年時間,他就為桃映鎮爭取了117萬元葡萄種植項目、121.4萬元油茶發展項目、140萬元種草養羊項目、130萬元產業路建設項目……大大加快了后發趕超、同步小康進程。
新聞背景
貴州:5.7萬干部駐扎1.1萬貧困村
貴州省今年選派5.7萬余名干部、組1.1萬余個同步小康工作組,繼續對全省貧困村進行“全覆蓋式”蹲點幫扶。9日,同步小康工作組集中出發駐村蹲點。
據貴州省委組織部介紹,繼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后,今年選派工作進一步加大了從省市縣三級部門抽調駐村干部的力度,全省共選派5.7萬余人、組建1.1萬余個同步小康工作組,隊伍進一步壯大,幫扶力量增強,繼續實現對全省貧困村的全覆蓋蹲點幫扶。
共青團貴州省委干部魏丕業是一名駐村干部,他已連續在黔東南州天柱縣遠口村開展兩年駐村幫扶。這兩年,魏丕業帶著村民一起找脫貧致富門路,爭取協調了900余萬元項目資金,幫助遠口村發展了13家小農場,22家小企業。在駐村工作即將結束的時候,面對鄉親們的熱情挽留,魏丕業主動要求留下來再干一年?!斑@兩年,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切感受到了貧困村奔小康不容易,就是要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一塊過,才能干干出新變化,對得起鄉親們的信任。”魏丕業說。
貴州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同步小康任務艱巨。貴州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孫永春說,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同步小康工作隊員駐村蹲點,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幫助出主意、找項目、傳技術,千方百計幫助村民發展產業。2014年,同步小康工作組共幫助基層協調項目3.4萬個、資金52.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扶貧開發,成為推進同步小康的一支重要“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