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寧文祥
救護車 也需有自己的品牌
本刊記者 寧文祥
第七十三屆中國醫療器械展春季展覽會(以下簡稱醫療器械展)在上海舉行,作為救護車生產企業,寧波凱福萊特種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凱福萊)參加了此屆展會。在展會上,寧波凱福萊總經理謝建浩表示他們將致力于打造中國救護車第一品牌。
救護車,是大家十分常見的一種專用車品種。不過提及其品牌,大家會想起哪幾個呢?你大概不會跟我說是“江鈴”、“上海大通”、“金杯”、抑或是“南京依維柯”吧?沒錯,救護車車頭上都是這些企業的標志,他們的品牌讓你印象更深刻,但他們畢竟是主機廠。如果讓大家回想自己所見的救護車是哪家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改裝的,大家也許并沒有特別留心改裝企業的名字。這大概就是我國目前救護車行業面臨的問題——過分依附于主機廠,缺乏自己的品牌意識。
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廣告詞來說就是“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更何況是隨時待命,服務于13億人口的救護車產品呢?在國外發達地區,主機廠和救護車生產企業是嚴格分開的,所以已經形成了多個國際知名的救護車品種如德國安普公司、美國的Leader、Hordon、AEV公司,等等。他們的品牌已經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并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無形資產。反觀國內的救護車產業,品牌建設的道路或許才剛開始。
如果將國內所有救護車生產商“擺”在一起,寧波凱福萊也許是他們當中的一個“異類”。2011年,在“互聯網+”概念提出來的四年前,寧波凱福萊就已經開發出了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救護車的技術,并堅定地認為這是未來中國救護車發展的方向。2013年,寧波凱福萊成為國內首家用烏尼莫克改裝成救護車的企業,在大多數人眼里,救護車并不需要這么高的配置和那么強的越野涉水能力。在2013年的一場余姚“菲特”臺風所引起的洪澇災害中,城市大部分道路內澇水高達一米,寧波、余姚市內所有救護車都無法運行,除了這臺涉水能力達1.2 m的用烏尼莫克底盤改裝的救護車,它成功挽救了28位報警求救患者,其中包括兩名待產孕婦。這款高端全地形救護車產品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當前,在救護車企業普遍缺乏品牌意識的時候,寧波凱福萊提出了打造中國救護車第一品牌的目標。謝建浩說:“專用車企業應該要把產品做專、做強,走品牌的道路。寧波凱福萊提出打造中國救護車第一品牌的目標也是在向這個行業傳遞正能量,希望能將市場推正。”
寧波凱福萊并不是在空喊口號,他們確實在踏實踐行這個目標。在醫療器械展上,記者遇到了一位負責醫療器械援非項目采購的客戶,他表示今后有援外的救護車采購項目便一定會找寧波凱福萊。為何?謝建浩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事情。2014年,埃博拉病毒開始在非洲流行。為了幫助非洲國家,我國派遣了大量的醫療團隊前往非洲,當然也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救護車。2014年年底,商務部根據國家援助非洲抗擊埃博拉要求突然接到任務急需80臺援非的負壓救護車,需要在20天內裝船。眾多周知,負壓救護車對于生產企業而言產品技術要求高;一般在兩三個月才能完成的項目現在需要在20天內完成,且項目時間十分緊迫,同時又是國家的重大項目,對救護車產品質量的要求相當苛刻。所以,在了解到相關的需求后,很多參與投標的汽車制造企業、救護車生產企業由于項目難度太大,時間要求特別緊而紛紛退出。寧波凱福萊毅然接受了這個項目。由于是第一次和寧波凱福萊接觸,采購項目負責人還特意派遣專人監督所有救護車生產的全過程。寧波凱福萊在接受項目后僅用10個晝夜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產品的按時交付,該項目負責人對寧波凱福萊交付的產品豎起了大拇指。他說:“在如此趕時間的生產過程中,80輛負壓救護車幾乎連每一顆螺絲釘都是一樣的,產品一致性控制得十分到位,生產效率和質量實在太驚人了,這樣的救護車生產企業我實在是第一次看到。”
所以在企業理念和作風上,無論是實際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還是產品的創新性,說寧波凱福萊是中國救護車生產企業中的“異類”一點也不過分。這種“異類”的存在意味著什么?
我認為這意味著進步。我們不要忽視這種“異類”的存在,從長遠的人類發展史看,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是由普通的大眾所支撐的,而推動人類進步的卻往往是那些與眾不同的“異類”,寧波凱福萊能成為推動中國救護車行業進步的那個“異類”嗎?
何謂品牌?根據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在《市場營銷學》中的定義,品牌是銷售者向購買者長期提供的一組特定的特點、利益和服務。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
在過去物資匱乏的時代,生產者只需要生產出人民群眾急需的產品就可以贏得市場。如今社會物資已經相當豐富,不僅僅是專用汽車行業,許多其他產業也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產能過剩的問題。那么在這個普遍產能過剩的時代,消費者是否對你的品牌有認同感或許能成為左右今后市場的推手。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深入,未來10年中國裝備制造技術升級換代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高端專用汽車在未來將越來越受到客戶的歡迎。以救護車為例,如今國內救護車每年的市場大約是1萬輛,而高端救護車僅占其中的20%左右。在“工業4.0”時代的德國,高端救護車已經占據他們救護車產品市場的90%。以德國“工業4.0”為追趕目標的“中國制造2025”將會引領中國裝備制造的騰飛,與此一同升級的還將有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