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柱鋒 高建民 潘健明 劉倩怡 溫少燕 吳小勇
佛山市順德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 佛山 528300
由于該區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衛生意識在人們的意識里也發生了質的改變,尤其是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狀況已被廣大群眾關注已久。水作為生命之源,與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為進一步了解該區水質衛生情況,確保飲用水安全,現將2014年順德區農村水水質衛生監測情況報道如下。
收集2014年順德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該區各農村集中式供水單位的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結果進行分析。
出廠水分別于豐枯水期開展監測,檢測項目為《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全部檢測指標。
末梢水分別于豐枯水期開展監測,檢測項目為《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常規檢測指標(αβ放射性指標除外)。
管網末梢水,按照全區各鎮街人口數設置監測點數,共設置77個監測點,每月監測一次,檢測項目為《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常規檢測指標(αβ放射性指標除外)。
水源水分別于豐枯水期開展監測,檢測項目為:pH、高錳酸鹽指數、氨氮、鐵、錳、銅、鋅、硒、硫酸鹽、氯化物、砷、鎘、鉻、氰化物、氟化物、鉛、汞、硝酸鹽、揮發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糞大腸菌群等21項。
按《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5750-2006)對水質進行監測,依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開展分析,若所檢項目有一項超標即為水樣不合格。
順德區總人口數2504254人,城鎮人口數970069人,農村人口數1534185人,農村人口數占總人口的61.26%,飲水水源為江河類型(珠江的北江河道和西江河道),集中式供水飲水人口比例為100%。全區16間集中式供水企業,100%為完全處理的集中式供水方式;按要求使用消毒設備的企業達100%,采用液氯消毒有
14間,占87.5%;采用二氧化氯消毒2間,占12.5%;供水人口在1萬以下的小型集中式供水企業3間,占18.75%;1萬以上的集中式供水企業13間,占81.25%。
2.2.1 水質情況 2014年共監測水樣1003份,合格份數958份,總體合格率為95.41%,監測項次數34990項次,合格項次數34927項次,合格率為99.83%,其中水源水為31份,合格率為45.16%;出廠水31份,合格率為93.55%;末梢水17份,合格率為82.35%;管網末梢水,924份,合格率為97.51%,詳見表1。

表1 2014年順德區農村水水質衛生監測
2.2.2 不合格項目情況 水源水主要的不合格項目為鐵(合格率36.54%)、錳(合格率98.08%)、氨氮(合格率90.38%)和糞大腸菌群(合格率75.96%);出廠水主要的不合格項目為鋁(合格率98.60%);末梢水主要的不合格項目為渾濁度(合格率98.28%)、鋁(合格率98.28%)、鐵(合格率98.28%)和肉眼可見物(合格率98.28%);管網末梢水主要的不合格項目為渾濁度(合格率99.48%)、鐵(合格率98.28%)、鋁(合格率98.28%)和細菌總數(合格率98.28%)。 詳見表2。

表2 順德區2014年農村水水質不合格項目情況表[n(%)]
從檢測結果分析,2014年水質監測總合格率為95.41%,反映順德區農村水水質總體良好,優于周邊地區[1-2]以及部分外省縣市[3-4],說明各相關部門對該區各水廠的監管力度很大,也說明該區各水廠的硬件設施合理,各項管理制度得到落實,在崗人員稱職,對飲用水衛生意識加強,積極參與“安全生產,優質供水,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但結果顯示仍然有個別水廠的出廠水和末梢水出現不合格現象,尤其是鋁指標的超標現象,鋁具有很大風險,在這方面首先要考慮源水污染的因素,還有制水工的藝,尤其是水質在混凝沉淀過程受到的影響[5],從而反映個別水廠硬件設施不足,制水工藝簡易落后,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項硬軟件設施,改進制水工藝;水源水合格率較低,只有45.16%,主要包括鐵、錳、氨氮和糞大腸菌群等指標,和眾多地區水源水的部分不合格項目相一致[6],農村水水質主要受糞便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應注意水源水吸水點的選擇,關鍵在于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衛生防護與水質消毒。
根據目前該區的農村水水質情況給出如下建議:①加強衛生法規宣傳力度,提高該區人民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意識以及水源保護意識;②加強該區農村水的衛生監測,對制水和檢驗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及健康檢查,相關部門充分監督,設計出有效的水源保護措施。優化產業結構,淘汰技術含量低、對環境傷害大的企業,從源頭保護珠江水系的水質,為國家提供優質水源。③相關制水單位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項硬軟件設施,改進制水工藝,建立水廠管理制度,配備專職人員,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制水管理,尤其要加強水源水主要不合格項目的強化處理;同時加快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建設,有條件的實驗室可增加在線監測設備,落實各項水質自檢制度,確保供水安全。
[1]黃展,陳子慧,曾明亮,等.江門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0,36(3):61-65.
[2]嚴宙寧,牟敬鋒.深圳市南山區2008—2010年市政管網末梢水水質監測結果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1,37(4):65-66.
[3]于桂梅,丁爾良,郭玉麟.2009—2010年煙臺市農村集中式生活飲用水細菌學指標檢測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0,16(9):810-812.
[4]徐明霞,劉銀鏢,鄭娜.2011—2013年中牟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監測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4,25(6):461-464.
[5]尤漢虎,龐智鋒,梁雅慧,等.佛山市某城區飲用水重金屬健康危害風險初步評估[J].華南預防醫學,2011,37(3):32-36.
[6]韓世麗,趙偉良,陳日暖,等.江門市新會區水源水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4,13(3):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