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喻國強

在受災的伏山鄉大木廠村,搶修人員指揮挖掘機小心翼翼地過河轉運電桿
6時5分,接到通知冒雨趕到公司時,大院里已經擠滿了人員和車輛,大家進進出出,神情凝重、步履匆忙。我急忙拿起照相機跟著一組搶修人員去現場。現場指揮黃忠輝在車上一邊吃飯一邊告訴大家,昨夜商城縣普降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超過100mm,局部達到331mm。在暴雨、山洪、泥石流多重災害的沖擊下,全縣電網有200基高低桿塔倒桿斷線,5個鄉鎮13個行政村的53個供電臺區、5300戶居民斷電。
今天凌晨2時30分,商城縣供電公司根據雨情和災情啟動了一級應急響應,全體干部員工連夜集結應急指揮中心,就崗就位,投入抗洪搶險。
9時20分,汪崗鄉楊灣村山洪稍退,我們冒著隨時可能塌方的危險前往重災區。“活了這么大,第一次見這么大的洪水。”80多歲的張老漢坐在被洪水沖毀的圍墻前,像是提醒我們,又像是喃喃自語。他家位于河邊,被洪水浸泡的墻面痕跡足有3米高,地面淤泥達一尺。一樓門窗全部扭曲變形,家具、汽車、摩托被沖出房屋、院落,散落在河邊的泥沙中。
“他昨夜一夜沒睡,還救出一家三口。”汪崗供電所員工劉義指著電工梅永明告訴我們,凌晨兩點,楊灣河的洪水突然暴漲,沿河3基高壓、20基低壓電桿和線路全部被山洪沖進河道,3個供電臺區約300戶居民斷電。在暴雨中,負責看守變壓器、檢查臺區受災情況的梅永明,眼睜睜看著變壓器和電桿被暴漲的山洪沖倒、卷走。洪水巨大的毀壞力,讓梅永明忽然想起河邊住著張姓一家三口,有可能被洪水圍困,于是,急忙聯系正在疏散人員的村干部,會同前來營救的村民,扛著木梯,合力從二樓救出三人。
13時40分,由于道路損毀,我們繞道60公里,從余集趕到馮店鄉街道搶修現場。昨夜,暴漲的河水將整個街道淹沒,部分未清理的淤泥足有半尺厚,傾斜、折斷的電桿隨處可見。
一基重力桿旁,10名搶修人員、一臺20噸的吊車、一臺挖掘機、一臺路燈維修車正合力拆除變形的材料,清除線桿底部的板結混凝土。“全鄉都停電了,為了盡快恢復,我們兵分三路同步搶修。”現場負責人劉文告訴我們。施工難度最大的是馮店4號臺區,電桿基礎沖毀裸露,傾斜的電桿和變壓器隨時可能倒入河中,造成二次損毀。搶修人員冒險登上電桿,在吊車的牽引下加裝拉線固定,將其扶正,并用編織袋臨時加固基礎,確保主干線路恢復供電。18時40分,馮店南部6個村恢復供電;21時,除受居民阻擾搶修的2個臺區,馮店街道和西部恢復供電。23時30分,馮店東部恢復供電。
10時,我們由馮店鄉輾轉60公里趕往受災嚴重的伏山鄉。美麗的小潢河被山洪、泥石流洗劫,原本五六米寬的清淺小河變成了20多米寬濁浪翻滾的大河,沿河兩岸的樹木、電桿、線路悉數被沖倒、沖毀,橫七豎八地躺在退洪的河床上,河邊整棟的小樓被洪水夷為平地,水泥路路面被沖毀,路基被掏空。
“沿路看得到的(倒電桿、斷線)都是受災輕的!看不到的(被洪水沖走、被泥沙掩埋的)才是重的。”伏山供電所所長黃誠向我介紹受災情況。全鄉42個供電臺區、4200戶居民斷電。
“本周,必須無條件恢復供電!”12時,伏山搶修隊伍接到商城縣公司4天內恢復供電的命令。在道路不通、機械不通的情況下,用4天時間完成一個月的工作量,所有搶修人員都感到壓力空前巨大。“拼了!”面對艱巨重任,搶修人員用這個最簡單的詞匯做出了最堅定的回答。
14時30分,陽光熾烈,商城縣公司黨員服務隊來到被洪水圍困的楊灣村3號臺區。今天上午,水庫泄洪后水位下降,被淹沒的臺區露出水面,但仍有6基線桿被洪水淹沒。為恢復臺區附近40戶村民供電,搶修人員要過河解除被洪水淹沒的6基線桿上的400伏線路。
“下面原來是條河,表面水靜但渾濁,肯定有暗流。”聽說供電公司搶修,70多歲的楊灣村村民劉老漢主動劃來家里的木船,幫搶修人員過河。木船破舊漏水,且沒有救生衣,黨員服務隊挑選3名諳熟水性的隊員登船搶修線路。木船離岸不久,漏水就嚴重起來,他們不停地往外舀水,保持木船前行和登桿工具干燥。
中午時分,太陽毒辣、水汽熏蒸,熱得喘不過起來。還沒有完成線路解除任務,劉老漢就中暑了,被隊員扶到船中休息,并用渾濁的河水降溫。一個小時后,線路成功解除,臺區恢復供電,搶修人員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如同從水中撈出。
23時,大雨時斷時續,寫完新聞稿走出單位大門,遇上一輛返回的搶修車,司機唐輝告訴我,伏山鄉的搶修人員仍然在冒雨轉運電桿,明天搶修人員全部到伏山搶修。

搶修人員冒雨拆除被洪水沖倒的配變設備
6時,天仍下著大雨,伏山鄉大木廠村的搶修計劃并未因此停止,50名一線搶修人員、30名材料轉運人員,前往伏山支援。看著車窗外的大雨,大家都擔心河水暴漲,使施工無法進行。
到了大木廠村,看到河水沒有明顯上漲,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顧不上泥濘濕滑,顧不上大雨如注,搶修工作立即分組展開。或許是第一支進入災區的搶修隊伍,或許沒有想到電力搶修人員冒雨進行,施工現場的路邊站滿了圍觀群眾,眼神中充滿了希望,充滿了驚奇,更充滿了贊許和認同。
17時許,楊橋便橋修通,裝著變壓器和高低壓電桿的車輛立即開到施工現場。18時40分,經過整整10個小時的冒雨搶修,商城縣公司完成1臺變壓器吊裝、3基電桿組立、400米10千伏線路架設。伏山鄉搶修難度最大的大木廠村10千伏線路搶修初戰告捷。

在楊灣村3號臺區,3名搶修隊員在村民的幫助下劃船搶修線路
暴雨過后,天氣只要一轉晴,就又熱又悶。7時,搶修隊伍再次趕到10千伏伏渣線搶修。今天,在被洪水沖毀、雨水浸泡的河灘上,要推倒一基受損的18米等徑桿,移除一基倒在民房上的15米桿,組立7基12米高壓電桿,施放1200米線路。同時,要完成3號臺區的安裝,組立3基低壓桿,才能使該臺區恢復供電。
搶修的線路需要兩次跨越被沖毀的河道,現場道路泥濘松軟,大型車輛無法駛入,只能依靠履帶挖掘機組立、吊裝,施工緩慢而艱難。陽光直射在河道上,水汽迅速蒸發,整個河道仿佛是一個又悶又熱的巨大桑拿房,讓人渾身上下好似糊了一層粘稠的熱糨糊。
11時,搶修人員推倒拉線移位、桿身受損的18米電桿,掃除施工最危險的障礙。17時,7基高壓電桿組立完成,線路架設、連接完成,10千伏伏渣線初步具備送電條件。天黑后,施工人員打開車燈照明,繼續搶修。21時43分,伏山鄉受災最嚴重的10千伏伏渣線和大木廠村恢復供電。
根據多個搶修地點同步搶修的需求,昨夜11點,商城縣公司在原有搶修隊伍的基礎上,緊急通知受災較輕、技術力量較強的河鳳橋、吳河、鲇魚山、長竹園4個供電所40名施工人員馳援伏山、達權店、汪崗3個鄉鎮的救災搶修。
“這是最后的決戰,今天必須完成所有送電任務。”7時,在汪崗鄉楊灣4號變搶修現場,長竹園鄉支援搶修負責人顧明站水中一邊指揮施工人員立桿一邊告訴我。
“能參加這種高強度的搶修,既是光榮又是考驗。”11時,在伏山鄉大木廠村石門組低壓搶修現場,一名渾身汗濕的河鳳橋供電所搶修人員,從電桿下來一口氣喝完了一瓶礦泉水,又立即背上腳扣,登上了另一根電桿。
21時30分,伏山鄉全境恢復供電,商城縣除個別因房屋倒塌不具備送電條件的客戶,所有客戶全部恢復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