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霞
我們家有八口人,從我記事起爸爸就在外地打工,養活我們這個龐大的家庭。媽媽在縣城給弟弟妹妹做飯,每到周末就去做臨時工,一天有50元的收入,這是他們三個人一星期的菜錢。爺爺奶奶常年有病,行動困難,因此家里的一切事務都由媽媽承擔。
記得我七歲那年的春節,村里家家戶戶都掛起了大紅燈籠,而爸爸因為被老板拖欠工錢,眼看著小伙伴的爸爸媽媽帶著他們去縣城買漂亮的新衣服,我們兄弟姐妹四個只有羨慕的份兒。大年初一一早,小伙伴們都穿著新衣服在村口玩耍,而我只能穿著已經洗得發白的舊棉衣。我哭了,哭得聲嘶力竭。當我哭累了走進家門時,媽媽正抱著四歲的弟弟在哭,我一把抱住了他們,爸爸則是在床邊偷偷抹淚,這是令我難忘的一個新年。
雖然很努力,但我并沒有考上高中,為了不讓爸爸那么勞累,我想輟學,以此減輕家里的負擔。就在這時,我得到了“雨露計劃”的幫助,得以重回校園,始料未及地幸福感彌漫身心。
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畢業后開家幼兒園,給像我一樣內心曾嘗受孤獨的孩子帶來溫暖,并用勤勞所得的收入,孝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照顧好弟弟妹妹,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