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按照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圍繞培訓轉移到人,進一步整合資源,統籌推進,堅持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加大補助力度,鼓勵“兩后生”繼續接受職業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雨露計劃”改革試點資助中高職貧困學生13130人次,爭取寧夏燕寶基金會資助區內高職貧困學生3000人。
一是明確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試點縣成立由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扶貧辦主任任副組長,教育、財政、民政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實施指導和監督檢查。二是加大試點政策宣傳力度。試點縣采取出動宣傳車、媒體宣傳和發放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宣傳政策,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試點工作,鼓勵和引導貧困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培訓,掌握務工技能帶動脫貧致富。三是規范操作程序,確保公開公正。縣扶貧辦認真摸底調查,由貧困家庭申報,審核公示后確定補助對象,建立補助對象電子檔案全覆蓋,在中南部10縣(區)推行“雨露計劃”信息化管理,不僅規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且減少了貧困家庭因申報程序較為繁瑣、申報時間較長帶來的不便和不必要的經濟開支。四是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資金管理。試點縣領導小組對補助對象申請、證明、審核、補助金進行全程監督檢查,確保資金以“一卡通”形式按時足額發放。同時,設置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201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中職教育免學費、助學金政策和對涉農專業、農村家庭經濟困難高職學生給予每生每年3000元資助政策,有力地調動了貧困群眾學習技能、轉移就業、脫貧致富的積極性。
同時,扶貧辦積極爭取與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簽署了《資助寧夏六盤山地區扶貧對象家庭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合作協議書》。基金會每年資助中南部9縣(區)扶貧對象家庭區內高職院校學生3000名,每人每年2000元生活費,連續資助2013級、2014級、2015級、2016級4屆,每屆3年。區內高職院校秋季入學貧困新生將享受扶貧部門“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項目和燕寶基金會助學項目的雙重補貼,即每人每年可獲得3500元的生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