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經過了漫長的枯草期,絨山羊在春季體質最差。春季又是母羊懷胎、產羔、泌乳和絨山羊抓絨期,也是絨山羊引種的最佳時期。抓好絨山羊春季飼養管理,事關羔羊成活率、成年羊體質和產絨量等方面,這與生產效益及經濟效益息息相關。
一、舍飼設施
1.建舍地址及羊舍:羊舍宜建在地勢較高、寬敞、排水通風良好、向陽透光的地方。羊舍要求冬暖夏涼,一般建成半開放敞棚式塑料暖棚,跨度7米左右,后墻高1.8~2米,脊高2.5~2.9米,前墻高1.3~1.5米,面積以成年羊每只1.5~2平方米計算。
2.舍內設施:舍內用活動的鋼筋或木板柵欄將羊圈隔成公羊圈、母羊圈、羔羊圈、育肥圈等。圈內設草架,草料槽及飲水設備,飼槽可用永久性或可移動的,一般槽底離地20厘米左右,飼槽呈上寬下窄狀,上寬25厘米,下寬20厘米,深10~15厘米,長度以每只30厘米槽位計算。草架可沿墻而建,草架隔柵間距一般以15~20厘米為宜,長度以每只30~35厘米計算。飲水設備根據情況,可用飲水器、水槽等。
3.運動場與涼棚:為保證絨山羊有足夠的運動,應建網圍欄式運動場,面積是羊舍的3~4倍,同時,為了夏季防暑應在運動場內建與羊舍面積相等的涼棚。
4.藥浴池:養殖大戶單獨建或多個小規模養殖戶合建一個共浴池,深1米左右、長約10米、底寬30~60厘米、上口寬60~80厘米,入口端是陡坡,出口端建一斜坡滴流臺,以便于藥液回流。
二、飼草料準備
1.飼草:按每只每天1.5公斤準備,精料按每只每年60公斤準備。飼草為青干草、青貯或農作物秸稈等。精料為根據羊只不同生理階段以及粗飼料情況配制的混合料。牧草種植根據各養殖場的不同情況,一般15~20只絨山羊應至少種植1畝優質牧草,如紫花苜蓿、英紅玉米、大力士、甜高粱等。
2.青貯飼料:為保證冬春季節絨山羊的青綠多汁飼料供應,每只絨山羊應有0.3~0.5立方米的青貯飼料。
三、春季引種的技術要點
1.查看系譜和檢疫證明:選擇種羊時,除要了解種羊外貌特征外,還需充分了解種羊的生長性能,索取記載種羊生產性能、種羊質量等級等系譜資料。同時,還要了解種羊口蹄疫、傳染性胸膜肺炎和山羊痘等疫苗的接種與抗體檢測情況。運輸前,要求場方提供種羊合格證和畜牧獸醫部門開具的檢疫證明。切忌到集市上選購種羊,這是因為一方面不易選購到合格的種羊,另一方面集市上的羊容易傳播疾病。
2.查看種羊年齡結構:不引進大齡種羊,5歲以上的羊繁殖力開始下降,不宜再作種用。不引進未斷奶的羔羊,以免因環境不適應,抵抗力下降而導致患病。引進種羊的最佳年齡應在6月齡以上。懷孕羊的妊娠期以在兩個月內為宜。
3.飼喂和飲水:種羊經過長途運輸都很疲乏,下車后休息4~8小時方可讓其適量飲水,待其穩定后再飲水。第一次一定要控制飲水量,不能暴飲。不可給予與體溫相差懸殊的飲水,保持飲水干凈、新鮮。由于長時間空腹,第一次飼喂量不要太多,可給予優質青干草喂至六七成飽,使胃腸功能得到充分調理,然后逐漸給予和增加精飼料及自由采食草料。
4.清羊分群:盡快按計劃分群,對所有引進羊只進行清點、檢查,按性別、年齡、個體大小及體質狀況分群。對較瘦弱的羊只適當增加精飼料量和特殊護理,盡快恢復體況。
5.隔離觀察治療:剛引進的種羊,一定要給予專門的圈舍、飼草料、飲水,而且用具必須專一,不能與原有家畜混用。吃剩的草料和水等不能重復添加給其他家畜?;顒舆^的場地不能讓原有家畜再活動。實現完全隔離,隔離期要求45天。隔離期內,要注意觀察羊的精神狀態,采食、運動和飲水情況。剛引進的羊常發生咳嗽、流鼻涕、輕微拉稀或大塊糞便屬正?,F象,一般持續1~2天即可痊愈。時間長和較嚴重的,應及時治療。隔離觀察期滿后,若未發生任何病癥方可與當地羊只混養。
四、日常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1.繁殖母羊飼養:春季,繁殖母羊已產羔或進入妊娠后期,這時胎兒發育很快,體重的80%在這兩個月內生長。因此,應有充足、全價的營養,代謝水平應在妊娠前期的基礎上提高15%~20%,鈣、磷含量應增加40%~50%,并有足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天每只應補飼混合精料0.6~0.8公斤,并每天補飼骨粉3~5克,產前10天左右還應多喂一些多汁飼料。此外,還應加強管理,防擁擠、驚群,日?;顒右浴奥⒎€”為主,不能吃霉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對哺乳期母羊,產后2個月內,母乳是羔羊的重要營養物質,應保證母羊的營養供給。一般每只母羊每天補飼多汁飼料1~2公斤,混合精料0.6~1公斤。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用量,產后1~3天內,母羊不能喂過多的精料,不能飲冷水、冰水。羔羊斷奶前采食飼料增加,應逐漸減少母羊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經常打掃、消毒,胎衣和毛團等污物要及時清除,以防羔羊吞食發病。羔羊一般到2月齡左右斷乳。
2.羔羊的飼養:母羊產羔后,一定要對羔羊加強護理,防止壓死。初乳營養豐富,對羔羊的生長發育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讓羔羊盡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量越快,體質越強,發病越少,成活率越高。所以,要對羔羊加強初乳的飼養管理。
五、抓絨技術要點
一般在4—5月份進行抓絨。兩周歲前的羊最好采取剪絨,兩周歲后的羊采取抓絨。抓絨最好分兩次進行,兩次間隔20天左右,也可抓一次。抓絨前,羊應空腹12小時以上。抓絨時,一定要保定好羊只,一般是讓羊只側臥,用繩子將兩條前腿和一條后腿綁在一起。先用剪刀剪去浮毛,再用稀梳由前向后將毛叢中的雜物輕輕梳掉,然后用密梳從后向前反復梳,最后再從前向后梳,直至把脫落的絨纖維梳凈為止。梳絨時,動作要輕,以免梳齒劃破機體。對懷孕母羊要倍加小心,防止機械性損傷,引起流產。梳完后稱重,登記入庫。梳絨要選晴天進行,梳絨后幾天內羊不要淋雨,防止生病。
六、衛生防疫技術要點
堅持預防為主、有病早治的措施,要把飼養管理與防病治病結合起來。要做好飼養衛生和消毒工作。日常喂給的飼料、飲水必須保持清潔,不喂發霉、變質、有毒及夾雜異物的飼料,飼喂用具需經常保持干凈;羊舍飼后,活動范圍變小,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濕和環境不良,往往會引起寄生蟲病的發生,要做好羊疥癬等外寄生蟲病和消化道寄生蟲病的春季驅蟲工作,具體驅蟲藥物有左旋咪唑片、蟲克星片、苯硫咪唑片(5~15毫克/公斤體重)或清蟲佳(0.05~0.1毫克/公斤體重)。在抓絨后的5月份可用巴胺磷以200毫克/公斤濃度藥浴防治體外寄生蟲;定期進行預防注射,要注射口蹄疫、羊痘、羊三聯四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