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蕾
【摘要】《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簡·愛》講述的是灰姑娘簡·愛和富家子弟羅切斯特結為連理的愛情故事。小說采用大量對話,是研究十九世紀西方女性語言的絕佳范本。本文以語用學為視角,以《簡·愛》為范例,通過禮貌理論和合理理論兩方面進行探討,從而證明語用學執導小說對話翻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語用學 女性語言 《簡愛》
小說原本是販夫走卒的飯后閑嗑,經過多年發展,它已經成為廣為人民喜愛的藝術品種。小說語言是人們的日常用語,雖然需要經過創作者的精心創作,依舊要尊重語用學的原則。畢竟,在小說創作中,小說家為了能夠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定要讓人物說出和現實生活中并不一致的對話。在語用學的原則下,文學創作都會采用婉約的方式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簡·愛》是一部廣受我國讀者歡迎的十九世紀女性文學作品。自從1847年出版以來,它就深受國內讀者和文學界的喜愛。小說里面有大量對白,也是對于十九世紀西方女性語言研究的最佳范本。以《簡·愛》為例,我們研究十九世紀西方女性語言研究,就需要考慮因為不同語言環境、風俗習慣中的文化環境也各有不同。比如說,陳年老友再聚首,中國人會說“別來無恙”,而西方人會說“Hello”,同樣是禮貌用語,中西之間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在翻譯過程中注重語用學的研究。在翻譯小說對話中合理運用語用學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抓住對話中的真實語義,從而方便讀者閱讀。
一、十九世紀西方女性語言語用學分析
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是語言學的核心內容。它基于語言哲學、認知心理學和交際學等多種學科建立起來的,將語言交際和心理學認知巧妙結合起來。我們針對十九世紀西方女性語言進行分析的時候,也要注重交際活動對于小說人物的重要影響,明白人物語言是以交流為目的的活動。這就要求在小說語言研究中,注重說話者的話語環境,推測人物真實意圖。在英美文學譯文中,語言形式和語法結構都有助于反映話語者的內心世界。具體來講,虛擬語氣在表達事實、命令、愿望、疑問等內容有很好的表達效果。祈使句常常出現在表達命令的句子中。比如在《簡·愛》中,簡·愛去了富二代羅切斯特家當家庭教師,羅切斯特屬于主人,在和簡·愛的對話中,常常采用表達命令的祈使句。這也從側面揭示了兩者之間的地位差別。反問句常常出現在表達不滿、質疑情緒的句子中。比如在簡·愛和羅切斯特初次相遇,簡·愛救助了當時被馬摔傷的羅切斯特。羅切斯特用了很多反問句來抒發自己的糟糕心情,也表達出對簡·愛出現的驚奇之情。
二、簡愛譯本中的語用分析
《簡·愛》是十九世紀西方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而成,小說出版之后,就深受中國讀者喜愛。接下來的內容,我們就以《簡·愛》為例,闡述語用學視角下的十九世紀西方女性語言。
1.《簡·愛》中禮貌理論的語用學分析。簡·愛從小就在舅母家生活,然而舅母里德夫人和表哥里德少爺并不是喜歡這位寄人籬下的女孩子。可以說,簡·愛在舅母家生活的并不幸福。這種惡劣的生活環境讓簡·愛養成了桀驁不馴的堅強性格。同時,在成長過程中,簡·愛也深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積極閱讀《創世紀》、《出埃及記》、《啟示錄》等內容,這些閱讀經歷也提高簡·愛的文學修養,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在舅母和表哥對簡·愛冷言冷語時,簡·愛依舊振振有詞地陳述自己的憤怒。即使內心對虐待自己的舅母恨之入骨,簡·愛也注重自己的措辭,用“壞人”、“你這個心腸毒辣的女人”這樣的言辭來表達她們對自己心靈的傷害。在面對表哥的蠻橫無理時,簡·愛依舊懂得用文雅的詞語進行反駁。可以說,她是一個懂得利益,富有教養的人。同時,簡·愛的舅母和表哥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公共場合,比如在洛伍德寄宿學校的先生交流時,里德夫人采用了“允許”、“責任”等一系列彬彬有禮的文雅詞匯。這也反映了里德夫人的社會階層。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羅切斯特是個上流社會的莊園主,風流成性又瀟灑不羈。他具有良好的教養,盡管在對于社會上的陳規表示不屑,但他畢竟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在和簡·愛的對話中大致上也保持著溫文爾雅的用語習慣。比如在羅切斯特第一次和簡·愛相遇,他使用大量形容詞和副詞,并且多是書面語如“頑強的”“堅韌的”“褻瀆宗教信仰”這樣的詞匯。羅切斯特在對話中,喜歡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句子結構相對復雜,也間接表示他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比如在對話中就巧妙的引用莎士比亞著作和荷馬史詩中的句子。在對話過渡中,還會說“對不起”“勞煩你”等禮貌用語。兩人的談話內容也并非雞毛蒜皮家長里短,而是從繪畫講到音樂,從數學談到地理,在各種學科中侃侃而談。從這些談話內容中,我們也能夠看出羅切斯特愛好文藝,而且具有良好的修養。與此同時,簡·愛也能平分秋色,運用正式文雅的詞匯進行交流。面對羅切斯特用命令的口吻和自己交流時,簡·愛就采用簡短的禮貌用語,借此表示自己對羅切斯特盛氣凌人態度的反抗。
2.《簡·愛》中合作理論的語用學分析。合作理論也是語用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隱喻雖然有違合作力量,但是對于角色的塑造有更加強大的力量。我們就以《簡·愛》中羅切斯特帶領未婚妻舉辦舞會的那場戲分析。羅切斯特早年喪偶,作為一名有錢有勢的上流人物,羅切斯特還是找來了未婚妻,并舉辦豪華舞會以示慶祝。他邀請簡·愛也去他家。在舞會上,簡·愛看到羅切斯特一直對他的未婚妻大獻殷勤,簡·愛還是從舞會上走出來。羅切斯特看到后,也借機出來,并在舞會開始之后第一次和簡·愛主動打招呼。而招呼非常簡單“您好”——就像是陌生人之間的友好表示,既陌生又本分。然而,我們可以感受一下,舞會中人來人往,熱鬧異常,羅切斯特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簡·愛離開舞會并迅速出來,就能理解他對于簡·愛的感情了。簡·愛用“我很好,先生”回答羅切斯特。事實上,這句簡單地讓人沒有辦法接話茬的話也是簡·愛對于羅切斯特在舞會上對未婚妻大獻殷勤的不滿。從這里,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感情。對于簡·愛而言,她始終維護著自己的自尊心,不希望自己的感情遭受別人的忽視。事實上,簡·愛對于羅切斯特歡迎未婚妻大開舞會的做法非常不開心,但是她不能說出來,因為她是一向自尊的簡·愛。為了這份自尊,簡·愛打碎牙齒也會咽進肚子里,依舊不卑不亢地對羅切斯特說“我很好,先生”。這大概出乎羅切斯特的意料,他繼續發問“那你為什么不來和我問好”。這句問話既有關切,也是挑釁。關切的事,這句話流露出羅切斯特對于簡·愛的期待,尤其是希望看到簡·愛在自己歡迎未婚妻的舞會中流露出傷心之情——他就是這樣一個壞男人。挑釁的是,這句話原本應該是簡·愛要問的話,卻被羅切斯特說了。對此,簡·愛依舊不卑不亢回答“像你希望的那樣,我不想去打擾你”。這話非常巧妙,將全部曖昧的尷尬和屬于禮貌的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羅切斯特無法找到更加巧妙地回答,只是用命令的口吻對簡·愛說“請你再回到舞會中去”。這句話表達了羅切斯特對簡·愛的尊重。我們從這段曲徑通幽的對話中,也能感受到男女情感的幽微美感,那種欲說還休的情感交鋒在這對對話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總而言之,以語用學的視角研究英美文學語言,以《簡·愛》的經典對話為例,能夠更好地理解語用學的理論和意義。同時,語用學也同樣適用于西方女性文學乃至英美文學名著譯本。針對西方女性文學作品中人物語言的理解,要貼合人物性格,通過語言表達出人物的內在精神世界。同時,在翻譯過程中,也要注重作品人物的話語習慣符合他們自身的文化環境。畢竟英美文學和漢語言文學并不是同一個語言系統,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能夠照顧到兩種不同語言系統的差別,盡可能地還原原著作品的精神氣質,對于客戶原著人物形象,方便讀者閱讀,這也是研究語用學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連潔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
[2]趙艷麗.《簡·愛》小說對話的語用分析[D].山東大學,2007.
[3]沈家煊.我國的語用學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l).
[4]高衛東.論合作原則的兩個基本概念[J].山東外語教學, 1997(4).
[5]周育萍.格氏會話含義理論在《簡·愛》會話語言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
【項目基金】本文系內蒙古民族大學科學研究項目,編號NMD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