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但在小學的英語課堂,“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方式仍占據主要地位,老師提問的主動權總是傾倒于教師一方,形成了“蹺蹺板”一邊倒的怪圈,學生習慣于被動的回答老師的問題,缺少提問的選擇權,結果是學生喪失提問的主動性。
其實,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只有學會問,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交際;只有學會問,才有可能轉變被動的學習狀態;只有學會問,創新能力才能得到不斷提升。因此,如何讓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學習中從“被動”到“主動”,由“應答”到“提問”的能力培養,還有待我們英語教師去深層挖掘研究。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語篇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提問意識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教師采用情境啟發方式。教師創設了一個與教材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又有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問題情境自己提出與所學內容有相聯系的問題。
1.圖片式的問題情境。在教學過程當中,圖片對學生的吸引遠遠超過老師干癟的口頭引導,因為直觀的視覺會給課堂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主題式的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新學的話題,對提出自己的疑問,作出猜測、想象、探討,也可以對學完的單元話題用問題形式做一個回顧,目的都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話語能力。
二、基于語篇文本,構建提問技能
教材的文本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素材,文本學習是學生知識能力不斷提升的主要途徑。充分利用好文本蘊含的豐富內容,引導學生逐步由會提問實現愿提問到愛提問的轉變,是我們要探索的目標。
1.立足文本,嘗試提問。高年級的語篇大都是以對話形式出現,有很多的問答內容。在學生習慣了老師問學生答的模式下,想要學生一下子主動的提問,學生會找不到提問的切入點。不如先立足語篇文本中現成的問題,讓學生找出文本中的問題,加以轉化,成為自己的問題。
2.探究文本,深入提問。如果語篇解決了以上問題就結束了,只能是走馬觀花。其實它和后面各版塊是有聯系的,如果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激情,會提出很有創意的問題,這說明學生已經走入文本。如6A On the farm 出現了兩句話:
Nancy: I watched a film with my parents on Wednesday?
Helen: I visited a farm with my family on Monday and Tuesday?
有學生提問S1: Did David watch a film ? Did Mike visit a farm? 語篇沒有涉及到這兩個人物,而他們也是這兩個家庭的成員,學生自然會聯想到。學生的回答是:David didnt watch the film,because Nancy watched the film with her parents,not with David.But Mike visited the farm.Because he is a member of Helens family.這兩個問題雖對parents和family有摳字眼之嫌,但表明學生的對文本不在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而是有了深層次的探究。
3.延伸文本,發散提問。語篇學完后,有時候學生會覺得意猶未盡,會對人物的發展有所期待,此時是引導學生自主提問的最好時機,他們有想知道的欲望,可以鼓勵學生提出他們想知道的問題,學生的立場不同,所提的問題也是各有千秋。
三、注重激勵評價,促成提問自覺
1.及時肯定。成功的教育,離不開評價的推動。特別是在嘗試提問之初,學生會有畏懼的心理,提出的問題會很簡單,有的直接是文本的句子,但這畢竟是學生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教師要給予極大的贊揚和鼓勵。受到肯定,學生的主動性才會得到的發揮,才會產生探究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筆者也發現,對學生的表揚和正面評價越多、越及時,激發學生提問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時機,對提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贊揚,使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
2.循循善誘。由于學生知識還不完備,有些學生表達出現錯誤在所難免,教師不要糾纏于語法和語言表達,只要不影響意義的表達,教師不要面對面地進行糾錯,否則會挫傷學生提問的勇氣。當學生的課堂提問出現表達困難時,教師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完善他想提出的問題。雖然有的問題與語篇內容聯系并不緊密,有些“跑題”,但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而要因勢利導,巧妙地把學生引入教學情景。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創新性思維的前提和基礎。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因此,教師應努力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會提問,愛提問,用“問”點燃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熱情。由此改變英語學習方式,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語言知識技能向主動積極探索學習語言知識技能的方向發展,從而為其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閔潔.圍繞教材話題,引導學生自主提問[J].江蘇教育. 2009(9).
[2]吳海燕.將“提問權”還給學生——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用英語提問的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