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Stanley McChrystal)畢業于美國西點軍校,曾多次參與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特種作戰,其麾下部隊曾經活捉薩達姆,并協助推翻塔利班政權。麥克里斯特爾被認為擅長運用情報跟蹤并消滅叛亂分子,并且通過非傳統戰爭方式保護民眾。2009年12月,因其改變了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戰略,晉升四星上將,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之一。
從小,我聽著領導者的故事長大,羅伯特·李(Robert E. Lee)和約翰·巴福德(John Buford)的事跡充斥著我的整個童年,而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有一位領導者的典范相隨,那就是我的父親。我一直相信,士兵們堅強又聰明,勇敢又忠誠,不會撒謊、欺騙、偷竊或棄同袍不顧。我至今仍相信,真正的領導者就是這樣。但在職業生涯的前25年中,我有一大堆不同的經歷。
失敗教訓
我的第一位營區指揮官,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他的營地上任職18個月(擔任少尉),他與我唯一的談話是在某次拉練25英里行軍路程的18英里處——他訓了我大約40秒,我不確定這是否算真正的互動。但多年后,當我成為一名連長,前往國家訓練中心進行一項軍事行動的預演時,我的伙伴們發動了一次典型的黎明攻擊——我們前進,然后瞬間被殲滅。戰斗結束后,所有人聚在一起,進行所謂的“行動總檢討”,這對領導者而言多少有點羞辱。有人架起一個大熒幕,讓你從頭到尾觀賞一遍之前的行動,“……你沒做到這一點、還有這一點……”我走了出去,感到自己一無是處,然后我看著營長,因為我讓他失望了。我走上前向他道歉,他卻說:“Stanley,我認為你做得很好。”就這么一句話,他鼓舞了我,讓我振作起來,并讓我知道,領導者可以允許你失敗,但不會讓你成為一個失敗者。
靈活溝通 ? ?重建信任
當9·11來臨時,46歲的我(時任準將)看見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切事物的變化與發展都如此敏銳,以至于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抽出時間來進行反思。所有的一切,都要求我們做出快速反應——無論調查事件還是做出應對。更重要的是,我領導的軍隊散布在二十多個國家,我們無法將所有主要領導者聚集在同一個房間,正視他們的眼睛,樹立他們的信心,獲得他們的信任,最后做出決定。
我不得不使用各種科技手段,視訊電話會議、聊天室、電子郵件、電話……我采用我能用的一切,不僅是為了溝通,也是為了領導。一個22歲,僅依據我在千里之外所下指示而行動的人,必須以信任跟我溝通,反之亦然。
有一次,我們組織了一次行動,必須由多個地點互相配合完成。一個新的機會來臨,沒時間將大家聚集在一起。因此,我們建立起指揮鏈,說服士兵們這是正確的做法,整合復雜的情報,安排好行動計劃……一切都以電子媒介進行。最終,我們失敗了,任務沒有達成。
這時,我必須做的是,伸出手來,樹立他們的信心,重建軍隊的信任,重塑他們的信念。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新型的領導方式。
理解差異 ? ?迎接挑戰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你們可能認為我率領的軍隊帶著新型武器,都是有著大拳頭、目光堅毅的突擊隊員。事實上,我率領的大多軍隊看起來跟你們完全一樣(指普通人),有男的、女的、年輕的、年長的。他們不僅來自軍隊,也來自其各種他不同的組織,其中許多僅在握手時有過交談。因此,領導不再是簡單的發號施令,我們必須有一個共同目標意識,但在時代的影響下,如何理解世代差異,也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在一次阿富汗行動中,我跟一排游騎兵團員蹲在一起,沖突中一位中士失去了大約一半的手臂,他在塔利班的手榴彈落到武裝小隊后又將它扔回敵人陣營。我們談到這次行動,之后,我做了一件過去經常在部隊里做的事——我向他問道:“9·11時你在哪里?”當時我只是想拉近同他的距離,增強共鳴感。然而,那位年輕的游騎兵團員——因在阿富汗寒風吹拂中戰斗而頭發糾結、臉色泛紅——他說:“長官,我那時六年級。”這驚醒了我,除了作戰中所擁有的共同目標和意識,我們還有各自不同的成長經歷。
與此同時,在現代化的部隊中,有很多人能在多種情況下,在數位媒體領域使用多種完全不同的技能。在這些領域,他們比我和許多其他高層領導者所知更多。這也就產生了專業知識倒置的現象。
突然間,我有些茫然。過去我們一直在做的事,不再是軍隊唯一專注的重點了。那么,一位領導者要如何保有他的可信度和合理性,尤其是當他們從未做過所領導的人們正在做的事時。這是一種全新的領導權挑戰,它迫使我變得更加清醒、更加愿意聆聽、更加愿意反過來向下屬請益。當然,從另一方面看,這種影響也會出現在你和你的領導者身上,它將不斷沉淀積累,并伴隨你走向成熟。
彼此關懷 ? ?堅守承諾
有天晚上,我在伊拉克跟一位資深軍官一起站在熒幕前,勘察一支部隊與敵人的交火情況。我想起他的兒子就在軍隊中,于是我問:“約翰,你兒子在哪?他還好嗎?”他說:“長官,他很好,謝謝關心。”我又問:“他現在在哪兒?”他指著熒幕說:“他在這場戰斗中。”你目睹自己的兄弟、父親、子女、妻子在一場實況戰斗中,你一直對此心知肚明卻幫不上任何忙,這是許多指揮人員身上累積的一種壓力。身為領導者,你必須注意并學會關懷彼此。
我大部分職業生涯成長于游騎兵團。每天清晨,每一個游騎兵都得復誦六節游騎兵信條。你或許知道其中一條,內容是“我永遠不會讓一個倒下的戰友落入敵人手中”。這不是一個無意識的頌辭,也不是一首詩,這是一個承諾,每一位游騎兵對彼此的承諾。無論發生什么事,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如果你需要我,我會在你身邊。每一位游騎兵從其他人口中都得到相同的承諾,他們實踐著這句話,因而賦予它特殊的力量。
2007年,我身處阿富汗一個艱難的行動中。我的一位老朋友——我的職業生涯中,多年來在不同時刻跟他有交集,我是他一個孩子的教父——遞給我一張裝在信封里的紙條,上面引用了謝爾曼(Sherman)寫給格蘭特(Grant)的話:“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處于困境時,只要你活著,就一定會來”。這樣的關系,已經成為我職業生涯中許許多多的關鍵時刻。
我開始相信,一位好領導者并不是因為他們總是對的,而是因為他們愿意學習和信任,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可能被擊倒,會受傷,留下疤痕。但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你所倚靠的人會幫助你站起來;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倚靠你的人也需要你來頂天立地。
(本文據Stanley McChrystal于TED的演講整理而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