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班曉娜
[摘 要] 隨著空巢老齡化的加劇,空巢老齡化問題成為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社區養老服務方式作為新興的養老服務方式對于應對城市空巢老齡化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當前,影響城市空巢老年群體社區養老需求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空巢老人經濟承受能力、社區養老服務提供便捷程度、社區養老服務質量等。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的有效舉措主要包括大力引入民營資本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對空巢老人養老進行適度補貼,完善相應法律法規等方面內容。
[關鍵詞] 老齡化;空巢老人;社區養老服務;養老需求;影響因素;措施
[中圖分類號] C979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he aging aggravation of empty nest elders has been a concern of the society. Community services for nursing the aged, as a way of services for the aged, possess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Many factors now influencing the demand of empty nest elders for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s, including the affordability of empty nest elders and the convenience standard and the quality of community services. Many effective measures could be taken in developing the community services. Private capital could be introduced to develop the services. The government could provide subsidy to empty nest elders.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aging, empty nest elder, community service for the aged, demand for nursing elder, influence factor, measure
根據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研究》報告,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的比例已達49.7%,與2000年相比提高了7.7個百分點,空巢老齡化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與難題。為解決日益龐大的空巢老年群體養老問題,2011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在高層部署中,未來五年,我國將以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重點,加快社會化的老齡服務體系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是在政府的倡導下,以社區組織為依托,利用各種資源,向社區內老年人提供多方位的專業化養老服務,以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1],本文中社區養老服務包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泛指在社區中為空巢老年人群提供的服務。分析城市空巢老年群體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對有針對性地發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城市空巢老年群體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特征分析
(一)空巢老年人群對精神娛樂需求十分迫切
精神娛樂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空巢老年群體對于精神娛樂方面的需求更是突出。當前多數空巢老年群體的精神娛樂需求得不到滿足,主要原因集中在三點,一是多數社區的基礎設施落后,缺乏專門的精神娛樂場所,無法向老年人提供交流娛樂平臺。二是空巢老年人群的養老支付能力有限,空巢老年人群較之普通老年群體缺少子女養老支持,收入來源單一,這些客觀因素導致空巢老年人群對于社區提供的有償精神娛樂活動的承受能力有限,而目前多數有償社區養老娛樂活動的收費標準遠超過空巢老年人群承受上限,因此多數有償社區養老娛樂活動并不能滿足空巢老人的精神娛樂需求。三是缺乏專門的服務機構,目前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重點多是物質方面,對精神層面考慮的較少,同時目前私營企業對社區精神養老少有涉足,這些都造成市場上缺乏專門的社區精神養老服務機構。精神娛樂活動作為空巢老年人群養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要求十分迫切。
(二)空巢老年人群對家政服務需求比較集中
隨著老年階段的到來,老年人群各方面機能明顯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出現弱化,對家政服務需求也隨之增加。空巢老年人群因子女不在身邊,因此對于家政服務的需求更為突出與集中。在對家政服務的需求中,家政維修服務是目前空巢老年人群家政服務需求中普遍需要的,卻也是目前社區養老服務供給中最為混亂的服務方面,多數社區缺乏專門的養老家政維修服務供給平臺,在滿足空巢老人人群對家政服務需求量的方面難以達到標準,其次目前能夠提供家政維修服務的社區在養老服務質量方面也很難達到要求,存在服務人員技術水平不達標、工作不負責任等問題,使得社區中的空巢老年人對于社區提供的家政維修服務缺乏信心,空巢老年人群的家政養老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
(三)空巢老年人群對醫療護理需求比較強烈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的體質明顯下降,患病的概率有所上升,對于醫療護理方面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空巢老年群體往往獨自在家,對于康復護理的需求更為強烈,上門醫療服務、陪同看病服務這些看似簡單的醫療護理服務卻是空巢老年人群最需要的基本養老服務,尤其對于高齡、患病等行動不便的空巢老年人群,社區提供醫療護理服務更是非常必要。目前的社區醫療護理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多數社區不能提供相應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多數醫療機構也少有與社區進行合作,民營資本更是少有涉足這一養老服務領域,這些原因使得空巢老年人群醫療護理方面的缺口較大,空巢老年人群醫療護理方面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對于醫療護理方面的需求比較強烈。endprint
二、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空巢老人經濟承受能力
城市空巢老人對于社區養老服務的經濟承受能力是影響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的首要因素。城市空巢老人收入來源單一,收入來源多為基本養老金,理財投資等資本性收入較少,同時相對于普通的城市老年群體,城市空巢老年人群缺少子女的養老支持,這些因素使得城市空巢老人普遍養老支付能力不高,養老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城市空巢老人有限的養老經濟承受能力不僅削弱了社區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更阻礙了空巢老年人群對于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造成了社區養老服務少有人問津與空巢老人社區養老服務高需求并存的矛盾現狀。因此,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服務經濟承受能力的高低是影響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二)社區養老服務提供便捷程度
社區養老服務提供是否便捷是影響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因素。社區養老服務針對多是居家養老人群,養老服務提供的便捷程度是老年人群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應是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相對一般傳統養老模式的優勢所在。在生活中,城市空巢老年人群由于子女不在身邊,因此對社區養老服務的便捷程度要求更高。當前城市空巢老年人群對社區養老服務呈現出的較低需求,很大程度是由社區養老服務低便捷度造成的,這種低便捷程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聯系養老服務供給機構不便,二是供給服務到位周期較長,第一個方面多是技術原因造成,第二個方面則是養老服務供給方服務理念造成的。在一些具體的養老服務供給方面,便捷程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例如醫療護理與急救緊急救護,在這些養老服務供給方面對以上兩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對于提升空巢老年人群對于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信心,促進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社區養老服務的便捷程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三)社區養老服務質量
目前多數社區服務設施陳舊、落后,養老服務人員專業性不強,養老服務質量達不到老年人心目中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造成了空巢老年群體對于社區養老服務需求不高的假象。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社區養老服務呈現出服務需求多樣性、服務供給主體多元性和服務供給方式不確定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空巢老年人群更加關注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現有的社區養老服務質量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質量,特別是一些城市老居民小區,作為社區養老服務平臺的養老設施原先沒有列入社區規劃,與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相適應[2]。另一方面是社區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例如,社區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社區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等。只有不斷提高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才能增加空巢老年人群的消費信心,促進社區養老服務業的良性發展。
三、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的有效舉措
(一)大力引入民營資本發展社區養老服務
社區養老服務業具有服務廣、見效快等特點,在空巢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具有傳統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不可比擬的優勢,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相對于龐大的市場需求,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社會資本擁有實力較為雄厚、靈活多樣等特點,非常適合引入到社區養老服務業中,政府需要通過引導、財稅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社區養老服務業,這樣形成的政府、社會多方共同負擔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必將促使社區養老服務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對空巢老人養老進行適度補貼
養老服務屬于準公共產品,這決定了政府在養老服務發展中不能缺位[3],我國城市地區普遍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承辦或委托非政府實體承辦的方式來促進社區養老服務的開展,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但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現有的運作方式既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養老需求,也容易導致某一方面的養老服務被過度使用,不利于提高公共財政的使用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務的供給效果。我國空巢老年群體雖然養老支付能力不斷提高,未來預期收入結構不斷多元化與合理化,但當前經濟承受能力依然有限,多數空巢老年人無法承擔社區養老服務費用,因此,需要以政府為主體對不同類別的空巢老年人開展適度經濟補貼,這種補貼要依據空巢老年人的收入及物價的變動而定,遵照適度普惠型福利理論,將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與老年福利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結合起來,強調養老服務發展和完善中的公平性和適度性[4]。
(三)完善相應法律法規
規范的服務標準是社區養老服務業穩定發展的前提,對于社區養老服務行業,我國目前缺乏相應的法規文件。為促進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政府需要盡快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其中包括服務規范,統一的合同文本等方面內容,政府應制定《社區養老服務標準法》,其中要規定社區養老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標準,配合行業協會的標準,加以規范和引導,對于那些提供低質量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公司,要進行懲罰和改進,情節嚴重者要列入發展黑名單,也要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社區養老服務中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糾紛處理與理賠等內容,從立法和司法的角度將針對社區空巢老年群體的養老服務并入法治化的軌道。同時政府應從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從業人員素質和價格上加大規范和管理的力度,并通過規范職業許可審批、年檢等例行環節,保證服務質量。
[參 考 文 獻]
[1]劉藝容,彭宇.湖南省社區居家養老的需求分析——以對部分老年人口的調研數據為基礎[J].消費經濟,2012(2):63-66
[2]陳平.城市養老模式新探——以南京市鼓樓區為例[J].江蘇社會科學,2010(3):119-123
[3]高紅.城市老年人社區居家養老的社會支持體系研究——以青島市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42-47
[4]丁建定.居家養老服務:認識誤區、理性原則及完善對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2):20-26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