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寧 宋初蕾 劉萬卿 劉大川
[摘 要] 旅游業在21世紀前20年的后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現在已涉及幾乎每一類型的群體。高校學生節假日旅游市場開發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其必將發展成為我國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組成員共同努力與實踐基礎之上,以遼寧師范大學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結合最新的旅游業理論知識,細致的剖析了高校旅游市場的現狀、潛力,仔細的分析了高校旅游開發的可行性.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具體可實施建議,旨在幫助旅游業充分認知這一新興市場。
[關鍵詞] 高校學生;旅游市場;分析;建議
[中圖分類號] F640 [文獻標識碼] B
一、高校旅游市場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逐漸成為一種休閑方式、一種時尚、一種精神需求。在校的大學生旅游也是越來越普遍。近年我國學生旅游發展迅速,在校大學生尤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旅游消費群體。他們是目前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投資為他們帶來的較為可觀的收入前景,必將使他們成為未來旅游市場的中堅力量。
(一)高校學生旅游特點
高校學生具有消費理性,大多數屬于低消費層次,不會在娛樂和購物方面消費過多。自主性強,不喜歡受到束縛,偏愛自由游或者結伴游。因經濟條件受到限制更多高校學生選擇短途旅游來放松和愉悅身心。
(二)高校學生旅游動機
高校學生希望通過旅游來探求求知,開拓視野;欣賞文化,了解他鄉風土人情;挑戰自我,豐富生活閱歷;擴大交往空間,結實新朋友;減輕學習的壓力,勞逸結合聲望;提升自身影響力。
(三)高校學生旅游出游方式
高校學生大多三五成群,或寢室朋友結伴游,或情侶游,或單獨一人旅游,所以大多以散客身份出現在旅行團中,而大團體旅游如班級游、學院游的情況則相對較少。
(四)高校學生旅游消費情況
高校學生自身經濟條件受到限制,大多沒有經濟來源,不是父母給予就是自己積攢,消費能力有限,所以在旅游過程中娛樂和購物方面并不特別感興趣,大多數時間都在游玩景區景點。
總體而言,高校旅游市場所呈現出比較復雜態勢。在許多領域,諸如在校學生的旅游心理、數據統計、市場開拓,法規校規等方面都處于空白或半空白的狀態。那么高校旅游市場到底有沒有潛力可挖呢?
二、高校旅游市場潛力分析
(一)大學生旅游市場數量龐大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2014年我國普通髙等教育本專科招生721.4萬人,在校生2547.7萬人,研究生招生62.1萬人,在校研究生184.8萬人,在校學生位居世界第一,已跨入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從近幾年數據上看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么龐大的人數對旅游業來說就像一座大金礦,開發勢頭強勁。
(二)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多
大學生出游的閑暇時間有寒暑假、節假日、雙休日等,全年合計約有173-177天左右,占一年總天數的47.4-48.5%,如下表。可見大學生有非常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來從事長短途旅游活動。在調研對象中,有69.9%的人表示喜歡旅游并且有強烈的旅游愿望。
(三)大學生旅游動機強烈
“90后”大學生絕大多數喜愛旅游,他們對旅游持肯定的態度,且具有強烈的旅游愿望。他們對外界的好奇心驅使他們走出校園,以拓寬眼界增長見識為目的,以旅游的形式去認識大千世界、結識新的朋友,這也成為大學生出游的內在驅動力。
(四)大學生對旅游態度的認可
旅游態度包括旅游者對旅游的認知、對旅游的情感以及旅游的意向,是旅游決策的關鍵心理。“90后”大學生普遍認為旅游是一項有利于國計民生的社會活動,非常喜歡外出旅游,也愿意節制一部分錢用于旅游消費。“90后”大學生旅游態度的知、情、意相當一致,其對旅游具有積極作用的認知度越高,越喜歡旅游,也越愿意進行旅游消費。
綜上所述,雖然高校旅游開發尚有其需要攻克的難關,然而巨大的開發潛力是各大旅行社、中小型投資業主、甚至于剛剛走出校門希望創業的大學生們難以忽視的新大陸。僅從利潤角度出發來看,越是充滿荊棘,越是飽含著回報空間。
三、高校旅游市場開發合理化建議
高校旅游市場潛力巨大,不代表開發容易,手到擒來。而筆者所在的調研小組,本著實踐出真知的原則,實際操刀組織了一個校內旅行社。諸多困難不復贅述,經過一段時間摸索,總結了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方法與經驗。
(一)分層次設計規劃旅游產品
根據大學四個年級學生的特點劃分,大一剛入學的新生,對學校周圍及學校所在的城市十分陌生,新同學之間互相又不太熟悉。因此,可以組織開展城市一日游或兩日游,這樣既可以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使他們了解當地風光和城市文化,又可以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情感,使他們相互了解。
經過一年的生活,大二的學生基本適應了現有的生活環境。新奇,有挑戰的旅游產品會吸引同學們。可以和一些企業聯合,組織開展一些素質拓展,露營等旅游產品。滿足同學們的冒險精神的同時,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自身素質。
大三是一個分水嶺,有的同學忙于找實習單位,有的忙于準備各種考試。課業較為輕松,應組織以交流為主的團隊游。此時,應該同其他學校或企業聯合,組織開展主題旅游產品。如考研團,以近郊山水休閑游為主,意在放松身心,交流考研經驗。就業團,以開拓眼界,了解就業環境為主。與企業聯合,組織開展某某企業一日游,使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所學專業,發展趨勢以及心儀單位或行業的工作環境、收入狀況等等盡早制定就業計劃,以免大四的時候措手不及。
大四的學生有的已有自己的生活來源或積蓄。可組織開展小型的畢業聚會或者遠途的畢業旅游。在有特色或有紀念意義的地方組織野營或者聚會,并且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為大學生生活增加色彩。
(二)利用價格優勢吸引游客
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來自于家長所給的生活費,因此,所能接受的價格非常有限。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價位較低的旅游產品,才能激發大學生購買旅游產品的欲望。由于大學生活動時間比較自由,可以在旅游淡季,加大價格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學生客源。同時也可以推出組合產品,將大學四年和旅游景區聯系起來,推出包價游產品。如:在校四年期間800元可參與10次省內游等。
(三)充分利用網絡營銷的優勢,擴寬宣傳渠道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已經悄無聲息的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大學生更是網絡世界的主力軍。他們從網上了解社會,獲取知識,咨詢事情,購買物品。由于大學生主要的信息來源是網絡,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開發自己的專業門戶網站,將最新的旅游產品發布到網上,使同學們可以在線咨詢,預定,支付。并開通相關的微博微信,盡可能的融入同學們的生活,更好的和同學們進行溝通。并且可以通過發郵件、朋友圈、微博等將最新的旅游咨詢進行推廣。通過網絡可以更方便的為大學生旅游服務.使更多的人參與到旅游當中來。
(四)創建品牌,營造良好口碑
大學生選擇這種方式出游除了是產品的特點吸引他們外,更多的是旅游產品的質量和口碑。大學生獲得消息的方式除了網絡更多的同學以及老師之間的口耳相傳。用心做好每一個旅游產品,從路線設定到后期反饋都要站在大學生購買者的角度。設計大學生專屬的旅游路線,并逐漸打造大學生自己設計并組織的旅游品牌產品。努力得到大學生的認可和信賴。為以后市場的擴張及宣傳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高校旅游市場可持續發展。
四、小結
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開發一片處女地,回報可能不會立竿見影。然而北美洲現如今的繁榮就是建立在先輩們的堅韌探索和無窮智慧之上的。哥倫布的船隊出航之前,水手們只是單純的相信那里遍地黃金,然則我們卻真的看到了高校旅游市場存在的誘人潛力。或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的勇氣和很多很多的智慧而已。而筆者不過小試牛刀,粗人妄議,我們既希望能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更愿意看到更多有志之士和精英階層加入進來,共同培育這個新興市場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